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引言 防护装备在核、生、化环境下起着防放射性灰尘、防生物细菌和防化学毒剂的作用。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能检测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防护装备产品的质量乃至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能受湿度的影响很大,以前,在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能检测过程中是利用干、湿球温度计来检测测试管路中的湿度。  相似文献   
32.
本文提出了校准湿度计的一种新方法一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校准法,以利用5121湿度发生器校准可输出(0-5)V的湿度传感器的基本误差为例,介绍了其校准方法确定了该方法校准湿度计的置信度和准确葭:  相似文献   
33.
常用的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技术主要通过竖直井实现,但竖直井修复技术存在单井接触范围小、精准度低、难以在地表设施较多的场地实施等问题。污染场地水平修复井技术通过水平定向钻进手段协同化学氧化/还原、气相抽提、地下水抽出处理等修复方式靶向去除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区域的污染物,克服了竖直井修复技术的不足,适用于在产设施和构筑物下方的土壤/地下水修复。针对该技术的应用原理、技术优势及局限性、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该技术在J省N市某石油烃污染场地进行了工程示范,并结合软件模拟论证,采用水平修复井技术协同碱活化的过硫酸钠药剂注入。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实施不受修复区域地表市政设施的限制,对场地及周边环境扰动小,单井接触范围大,修复精度更高,工期100 d内石油烃浓度降低了96.47%,达到修复目标值。该技术的成功示范可为我国原位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参考,其推广和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4.
以驯化成功的含有一定磷酸盐还原菌的活性污泥为实验污泥,通过添加不同磷源(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六偏磷酸钠、亚磷酸钠、次磷酸钠),调节系统的反应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ORP),考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TP去除率及磷化氢累积产气量。结果表明,所选5种无机磷酸盐均可被还原产生磷化氢气体,是磷酸盐还原菌的可用磷源,其中磷酸二氢钾TP去除率最高,次磷酸钠产气量最大;磷酸盐还原反应最佳温度为31℃、最佳pH为8.0、最佳ORP为-200~-100mV。缺氧环境最适合磷酸盐还原菌的生长,而好氧环境会阻碍磷酸盐还原反应的正向进行。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紫外吸收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BP-4)的最大生物降解能力,采用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生物降解测试标准方法——303A模拟试验-污水好氧处理:活性污泥单元法,建立并进行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环境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一新鲜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条件下,BP-4在第47天达到降解稳定期,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平均值为36.90%±5.68%(n=18)。在以10种不同来源混合接种物条件下,BP-4在第41天达到降解稳定期,去除率平均值为33.11%±4.87%(n=17)。研究结果表明BP-4在环境中的降解能力有限,在本模拟方法试验条件下只能部分降解。  相似文献   
36.
我国虽然提出了减排目标,但缺乏对建筑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目标效率水平的对比分析。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建筑业碳排放投入指标影响的基础上,以2005年建筑业碳排放强度降低45%为减排目标单元,构建建筑业碳排放效率评价的广义DEA模型,从八大区域分析我国建筑业碳排放效率水平。以2003—2014年我国建筑业碳排放为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碳排放效率逐年提升,投入指标冗余逐年降低;建筑业碳排放技术效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为高效区,大西北为低效区,其他区域为中效区;建筑业投入指标冗余现状表现为资本存量和碳排放冗余较高,机械设备冗余居中,劳动力冗余较低。从提升区域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和降低区域建筑业投入指标冗余两方面提出减排策略,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化建筑业减排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氯、二氧化氯、紫外线等常见消毒工艺以及去除已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种消毒工艺的消毒性能和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效果以及各种深度处理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去除性能,为实际水处理中消毒以及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
施用氮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广施氮肥易引起包气带土层和地下水中的氮素污染,开展有关包气带土层中的氮素转化、消散以及脱氮防护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河北山前平原较典型的包气带土层,依托野外试验田区构建的原状渗透土层系统和室内构建的一系列移位原状土柱系统,探索采用向这些土层中施入一定的硝态氮溶液,及配合同步测定土壤的...  相似文献   
39.
从炼油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5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菌株,依次编号为SHD-1至SHD-5.将任意2株复合培养后,发现SHD-1和SHD-5构建的复合菌对炼化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复合菌的最优培养条件:培养时间为48 h,初始pH为7,摇床转速为160 r/min、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NH4)2SO...  相似文献   
40.
2010年的最后一个周末,我组织厦门的一群作家朋友驱车前往漳平九鹏溪。这是一个阵容豪华的群体,有著名作家、地方史专家萧春雷,著名作家、畅销书作家高和,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何况,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文学奖得主李秋沅,作家、经济学家洪本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