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03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1.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对对硝基氯苯的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蒸发氧化法制备纳米ZnO。当炉温为1100℃、空气流量为0.6m^3/h、锌粒加入量为5g时,得到高纯度类四锥体和柱形纳米ZnO。以该ZnO为光催化剂,对对硝基氯苯进行光催化氧化,考察了ZnO的加入量、对硝基氯苯的初始浓度、溶液pH等对对硝基氯苯降解率的影响。在ZnO质量浓度为0.5g/L、对硝基氯苯质量浓度为30mg/L、pH为7、光照时间为100min的条件下,对硝基氯苯降解率为98%。  相似文献   
312.
对沈阳市一个关闭2年左右的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稳定化状态进行了研究。对填埋场达到稳定化状态的时间进行预测以及不同时期的稳定化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填埋土地的再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313.
为了研究安全激励对具有从众动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干预作用,识别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及干预因素,分别对具有从众动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安全奖励和安全惩罚的干预机理进行假定。基于调研数据,采用SPSS和AMOS工具展开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激励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奖励对从众动机建筑工人的安全动机的端正产生0.108的正向影响、对安全能力的提升产生0.121的正向影响;惩罚对从众动机的建筑工人的安全心理健康产生0.140的正向影响、对安全知识的学习产生0.250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预防具有从众动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14.
张云  巩在武 《灾害学》2012,27(3):64-68
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短时间序列中的改变点搜索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短时间序列改变点寻找的缺陷.首次将灰关联度算法应用到气象灾害时间序列改变点的搜索中,利用华东地区农业受灾面积时间序列实例来验证灰关联度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用灰关联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得改变点,并以此对时间序列的发展规律进行趋势与规律分析.  相似文献   
315.
三峡蓄水后的支流回水区平均流速在001m/s以下,因此将其近似视为静止水体,通过构筑光照对蓝藻种群垂直迁移影响理论模型,分别以1 a和1 d为研究期限,对蓝藻种群的垂直迁移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蓝藻垂直迁移过程具有明显季节特征,每年冬季,蓝藻处于休眠期,并停留在水底;4月蓝藻开始复苏,11月处于休眠期的过渡阶段,这两个月具有微弱浮力;5和10月蓝藻开始接近水表,易发生垂直迁移;6~9月蓝藻垂直迁移速率增加,易发生水华。计算表明:6和9月蓝藻上升/下沉速率较大,易发生快速的上浮/下沉垂直迁移运动,宏观上表现为水华的急剧暴发/消退;6月易暴发水华的时间为早上8点到10点,9月易暴发水华的时间为早上10点到11点,预测结果和实测资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相似文献   
316.
317.
采用生物淋滤法处理电子垃圾焚烧迹地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壤。所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是从矿坑废水中通过一系列培养、分离和纯化得到。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淋滤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土壤中重金属Cu、Ph和Zn,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Zn〉Cu〉Pb;采用五步连续提取法分析处理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处理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促使易移动的重金属结合态的溶解(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并使难移动的重金属结合态向易移动的重金属结合态转变。  相似文献   
318.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B-6-1,使用紫外线进行原生质体诱变育种获得一株絮凝率为98.5%的菌株P33,经生理生化试验检测其属于肠杆菌属.传代稳定性实验表明,P33所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较好.菌株P33最优发酵条件和絮凝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为每升发酵培养基中(蔗糖20 g,尿素0.7...  相似文献   
319.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地区农村居民点建设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散、乱、差是其基本特点,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在对连南瑶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并且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20.
原位注入化学修复地下水时将修复药剂通过注入井注入污染地下水,它具有典型的渗流-应力-化学(MHC)耦合特征。论文建立了耦合的平衡微分方程、渗流连续性方程和反应溶质运移方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模型参数敏感性及某场地污染地下水原位注入化学修复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系数、水动力弥散系数和注入压力对污染地下水修复效果影响显著,其值越大,达到修复目标的时间越短;土体中孔隙水压力消散滞后于注入井注入压力的消失,这种滞后消散特性有助于修复药剂在地下水中进一步扩散,提高地下水修复效果;药剂注入压力使土层产生明显位移,尤其是垂直方向的位移,弹性模量对土体位移的影响显著。整个场地在80 d时可达到污染物浓度小于0.6 mg/L的修复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