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7-氨基头孢烷酸是合成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利用头孢菌素C酰化酶直接催化头孢菌素C获得7-氨基头孢烷酸的一步酶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更加经济和环保,其关键是获得高活性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本文以来源于Pseudomonas sp.KAC-1的Ⅰ类头孢菌素C酰化酶(CPCase-kac)蛋白序列为模版,对其基因进行全局优化设计,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28b,实现了CPCase-kac的高效表达.但是重组蛋白CPCase-kac表达活性较低,且自剪切不彻底,表达蛋白中存在前体形式的CPCase-kac,而头孢菌素C酰化酶的自剪切和活性往往相关.对CPCase-kac分子中影响活性的Y150、Q220、F347氨基酸位点进行饱和突变发现,活力提高的突变体Q220W、Q220G其第二次自剪切明显降低,而活力提高的突变体Y150R、Y150N、Y150H、Y150W及F347H、F347Y,自剪切却没有显著影响.将这些突变进行组合,最终得到了比活力提高了8.3倍的突变体Y150W/Q220G/F347Y.虽然Y150W/Q220G/F347Y突变体活性显著提高,但是其也具有Q220G较差的第二次剪切的特性.同时发现,外部条件改变可以影响CPCase前体或α’亚基的继续自剪切.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提高CPCase-kac活性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2.
我国主要地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组成及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关于我国表层土壤多环芳烃的含量、组成及来源分析的报道很多,但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地点或地区的研究,关于我国主要地区总体分布情况的研究很少.为全面了解我国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组成及含量特征,本文基于文献报道结果,较系统地分析了全国土壤多环芳烃的总体污染状况及规律.对140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表层土壤∑PAHs的含量中位值为580μg·kg-1.从PAHs的组成来看,4~6环PAHs的相对比例较高,占68.53%.我国表层土壤中∑PAHs平均含量的分布趋势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地区表层土壤中∑PAHs的含量显著高于除华北地区以外的其它3个地区(p<0.05).东北地区土壤中∑PAHs的含量约是华中地区的6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和气候条件的地理性差异以及产业结构的区域性分布有关.不同的污染源类型对土壤中PAHs的含量影响很大,点源污染表层土壤多环芳烃的含量显著高于面源污染的土壤(p<0.01),面源与点源污染表层土壤中∑PAH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7.3μg·kg-1和1812.95μg·kg-1.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全国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3.
以剩余污泥和厨余垃圾混合进行共发酵,评估其厌氧发酵协同效果,基于挥发性固体悬浮物(VSS)设置剩余污泥和厨余垃圾比例为1∶0,4∶1,2∶1,1∶1,1∶2,1∶4,0∶1的生化甲烷潜势(BMP)实验,通过厌氧发酵前后pH值、COD、总氮、氨氮、硝酸盐氮等参数的变化,甲烷产量,碳的迁移、转化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评价协同...  相似文献   
134.
提出在采用浸入物体法(IOM)对膜结构和空气流体建模时,可以采用带有预定条件的无矩阵Newton-Krylov迭代算法求解浸入物体法,并引入了预定条件矩阵。将提出的无矩阵迭代方法应用于一双坡型膜结构的风振耦合分析中,得出了结构的风压和风速分布,并对带有预定条件和不带预定条件的无矩阵迭代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将带有预定条件的无矩阵迭代算法应用于膜结构风振的耦合分析中,可以得到准确结果,并使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5.
张大仁 《环境科学》1995,(2):4-6,10
计算了带7种不同取代基的29种酚取代衍生物的分子表面积。用分子表面积,OH基表面积,代基当量作为描述变量,对上述化合物的MicrotoxR毒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有一定意义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为0.90。如果氰取代酚作为局外化合物,则相关系数达0.94。说明这些参数在预言毒性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对莲花湖的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莲花湖水质污染原因提出了对莲花湖冶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7.
为探究江西省市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重金属元素蓄积水平及食用安全性,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了草鱼肌肉中的Mg、Ca、Cr、Mn、Fe、Ni、Cu、Zn、As、Cd、Hg和Pb共12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营养质量指数法、单项污染指数法、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目标危害系数法及每周可耐受摄入量对其营养价值、污染程度、健康风险与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样品中Mg、Ca、Cr、Mn、Fe、Ni、Cu、Zn、As、Cd、Hg和Pb的含量均低于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的标准.营养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草鱼是人体必需元素Mg和Cu的良好食物源.污染程度分析表明,有小部分样品中Zn(3.17%)和As (4.76%)处于微污染水平,As(1.59%)处于轻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均处于无污染水平.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江西省市售草鱼中重金属对当地居民无明显的健康风险;但As、Zn和Cu对复合重金属目标危害系数的贡献率达到60.85%,是草鱼重金属污染中主要的风险因子; As、Cd和Cr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Pb无致癌风险;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每周实际摄入重金属的量(EWI)占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比值小于10%,表明江西省草鱼食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8.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降低NOx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已经进行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治理NOx有关的理论和实验室研究,但未见工程应用的报道。本文介绍了国外某水泥厂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降低NOx排放的应用实例。该工厂使用尿素作为还原剂,向分解炉内连续加入,有效地降低了废气中的NOx排放。介绍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降低NOx排放设备的工艺流程、设备规格及运行参数。该厂应用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NOx的排放量呈线性减少;增加尿素添加量,可以将NOx的排放量减少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9.
根据国内外发展,生物性污染将会成为我国主要室内微污染源。本文从室内空气生物性污染的类型、污染源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对室内环境生物性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0.
应用HPLC-MSn方法,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在小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并对尿中推测的代谢物和标准品分别进行HPLC-UV和二级全扫描质谱(MS2)分析,结果在尿中发现了6个代谢产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马脲酸、邻苯二甲酸单丁酯、邻苯二甲酸苄酯、邻苯二甲酸单丁酯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及邻苯二甲酸苄酯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推断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在小鼠体内的代谢途径为原形首先水解生成邻苯二甲酸单丁酯、邻苯二甲酸苄酯、邻苯二甲酸,部分邻苯二甲酸发生脱羧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再与内源性物质甘氨酸结合成马脲酸,邻苯二甲酸单丁酯、邻苯二甲酸苄酯和内源性β-D-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邻苯二甲酸单丁酯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和邻苯二甲酸苄酯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