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GDP能源强度上升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自1980到2000年,GDP的能源强度下降了66%,能源消费弹性仅为0.41,节能取得巨大成效。但本世纪以来.已经持续三年能源弹性大于1.0,GDP的能源强度呈急剧增长的势头.其原因究竟何在?这是未来相当长时期的发展趋势还是特定发展阶段的短暂现象,本文定量分析了近几年产业结构变化对GDP能源温度提高的影响,认为近几年GDP能源强度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迅速增加的变化过程中所引起能源消费增长阶越式变化所致,并与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GDP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这种急剧的结构性变化会导致一定时期较高的重化工业比例,但在其稳定后相应GDP的能源强度也不会再持续上升,其后随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技术升级以及节能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GDP的能源消费强度仍会继续像前20年一样呈现持续稳定下降的趋势,只要政府得力,这种过渡的时间不会持续太久,“十一五”末期GDP能源强度比“十五”末期下降20%左右的目标是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胜  张希良 《环境保护》2004,(10):48-51
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前景,在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缓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就业机会,促进边远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常规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着市场、经济、技术、社会多方面障碍。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建立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体系,为激励措施的选择和激励强度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22年10月,中国发布了《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其中减缓气候变化部分首先阐述了国际气候治理新机制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现阶段碳减排成效以及经济转型对碳减排的影响,然后对能源部门碳减排、能源需求部门(工业、建筑、交通)碳减排、碳汇和非二氧化碳减排、CCUS和地球工程进行了评估,最后分析了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愿景。这些评估分析结论为中国更好地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全球能源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CGE)模型是研究低碳政策对能源经济系统影响的主要工具,在国际低碳经济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全球能源经济CGE模型发展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拓展已经形成了一批发展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模型平台。我国能源经济CGE模型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领域主要聚焦在中国本土与国内区域,而在全球尺度上的模型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伴随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当中的重要性凸显,中国能源环境问题的研究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本文对当前全球能源经济CGE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全球CGE模型的主要作用与特点做出评价,并对典型模型进行比较,在介绍了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全球能源经济CGE模型的发展趋势与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中国未来发展全球模型给出具体建议。全球能源经济CGE模型政策评估的主要优点是评估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可以根据相关理论判断模型结果是否合理并对政策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结果做出基于经济规律的解释;以及能源与经济系统整体协调一致的相互作用机制。能源经济CGE模型主要争议性问题包括结果依赖大量参数且参数取值不稳健,以及模型假设过于理想且技术表达抽象。当前能源经济CGE模型研究的关键问题与主要趋向包括:关键参数的实证研究与准确校核、经济系统异质化与细节化描述、技术细节表述与内生化变革以及非理想与不均衡市场条件建模。建议中国开发全球模型应充分借鉴全球先进模型开发的基础与经验,在当前全球模型主流框架下重点研究发展中国家在非理想与不均衡市场环境下经济行为表述的改进,同时注重模型基础数据的整理与重要参数的校核。  相似文献   
15.
走可持续城市交通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可持续城市交通的特征,分析了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介绍了国外一些城市发展可持续交通的成功经验和我国一些城市的实践,最后给出了我国发展可持续交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与限控CO2排放有关的若干指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美国政府近来提出的未来10年问使其GDP的CO2排放强度下降18%的承诺,就与限控CO2排放相关的若干指标,包括GDP的CO2排放强度、CO2排放对GDP的弹性、能源消费弹性、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强度、GDP的能源消费强度等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其年变化率与GDP年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数学推导,并以确定的数学关系式为工具,对美国承诺所涉及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光伏市场拉动研发创新的国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的高成本仍然阻碍着它的大规模应用,由于技术创新是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市场对创新的拉动作用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问题.本研究从市场发展态势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市场对创新的拉动作用.首先结合光伏产业特点和技术创新学中的相关理论,提出关于不同阶段的市场态势对市场拉动创新的影响的理论假说.然后建立市场发展态势指标和市场动力检验模型,从而利用20个国家的市场与专利历史数据进行跨国比较分析,根据计量结果识别出市场发展态势对市场发挥拉动创新作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个国家中70%的市场发挥了拉动研发创新的作用;在市场培育初期持续过小的市场拉动创新不显著,该发展态势可用技术扩散模型中p指标进行判断;在市场发展加速期急剧扩大的市场拉动创新不显著,该发展态势用技术扩散模型中q指标进行判断.因此,为了促进成本降低,光伏市场政策应主导市场规模实现平稳持续型增长.  相似文献   
18.
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设计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主要的情景设计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初期的部分基本工作尚未完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供给潜力及其经济可开发性评价.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成本曲线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情景仿真模型.动态成本曲线生成的基本原理是在静态成本曲线基础上,考虑技术进步、可再生能源外部价值对静态成本曲线的影响,从而生成不同时期的可再生能源成本曲线,进而构成可再生能源动态成本曲线.考虑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水平、外部环境价值的变化,设计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基于可再生能源动态成本曲线,并对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下的投资成本、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分四种情景,即不考虑技术进步,低环境方案情景;不考虑技术进步,高环境方案情景;考虑技术进步,低环境方案情景;考虑技术进步,高环境方案情景;分别给出了四种情景下的装机总量、投资总额、创造就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50年低碳能源经济转型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前夕发布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承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要履行这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承诺,中国的能源经济系统需要深刻的低碳转型.本文借助于中国一全球能源模型(China in Global Energy Model,C-GEM),利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未来低碳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政策进行了量化分析,并评估了转型对中国社会福利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和生产国.车用能源问题已成为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涉及能源、环境、技术、经济、社会、政策、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认识中国车用能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需要开展系统和深入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