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腐蚀电池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利用铁屑和瓦斯灰组成腐蚀电池,对头孢类抗生素废水进行预处理,可生化性提高到0郾32以上,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2.
pH及络合剂对亚铁活化S2 O82-氧化去除活性艳蓝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pH及不同pH条件下络合剂对于络合的亚铁活化过硫酸钠氧化去除KN-R的影响,并对络合体系与未络合体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PS在酸性条件下降解速度最快及酸性条件下主导自由基SO4-.氧化还原电位大于碱性条件下的.OH,所以酸性条件下KN-R的去除率远大于中性及碱性条件.pH=3时,EDTA体系KN-R 3 h剩余率仅为17.0%,PS的消耗率最低为32.3%,EDTA是酸性条件下的最佳络合剂选择;pH=7时,EDTA、柠檬酸体系3 d后KN-R的剩余率分别为11.3%、12.4%,PS消耗率仅为28.9%、28.0%,是中性条件的最佳络合剂选择;pH=10时,葡萄糖酸、柠檬酸、EDTA、酒石酸体系对KN-R的去除率及PS的消耗率基本相同,均能充当亚铁离子的络合剂.微量的亚铁存在时,络合剂的加入能很好地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3 d后从52.5%提高到79.3%,说明PS适合于污染物的原位化学氧化降解(ISCO).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土法炼汞过程中汞蒸汽暴露对炼汞工人健康的影响,测定了贵州省务川土法炼汞区和对照区(贵州省长顺县)人群的尿汞、尿常规参数(pH、葡萄糖、尿胆红素原、潜血、尿蛋白)、尿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并对两地区人群进行了详细的健康检查.测定结果显示,土法炼汞区人群尿汞和尿β2微球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779μg·g-1 Cr 和208.5μg·g-1 Cr,远远高于对照区人群的尿汞1.24μg·g-1 Cr和尿β2微球蛋白75.4μg·g-1 Cr.分析表明,务川地区土法炼汞人群遭受了较严重的汞蒸汽暴露,部分暴露人群已经表现出轻度慢性汞中毒的症状,其肾脏已经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64.
为了解重庆市南部某历史遗留铁矿区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污染来源,在铁矿渣场周边采集了34个耕地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重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的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铁矿渣场周边耕地土壤污染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识别铁矿区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除Cr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超过重庆市土壤背景值,且有20.6%的土壤点位Cd以及2.94%的土壤点位Hg、Cu和Ni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风险筛选值;地累积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主要受Cd和Hg污染,呈现无污染到中度污染等级,并且Cd与Hg对潜在生态污染指数(RI)贡献率分别达到24.47%和60.33%.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绝对主成分(PCA/APCS)受体模型分析结果表明,Cr、Cu、Ni和Zn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Hg和Pb来源主要为化石燃料燃烧及交通运输,Cd和As主要来源于采矿冶炼、施用化肥等采矿工业活动及农业活动...  相似文献   
65.
建筑火灾发生频繁且对钢结构危害严重,但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火灾并未造成钢结构的根本性破坏,尽快鉴定其火灾后安全性并进行加固修复,对于减小灾后间接经济损失意义重大。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是钢结构最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其火灾后受力性能对整个结构灾后承载的安全至关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对高强度螺栓连接高温过火冷却后的受力性能研究极少。本文对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进行了火灾后抗剪试验研究,得到了连接的抗滑移承载力、极限承载力以及荷载—变形曲线,研究了过火温度、冷却方式对连接受力性能的影响。为模拟火灾中的可能情况,试验考虑了自然冷却、泼水冷却两种冷却方式。试验表明,当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过火温度不超过400°C时,连接的抗滑移承载力、极限承载力下降小,可判定连接仍能承受外部设计荷载,不需要对连接进行加固或替换螺栓;当过火温度超过400°C时,连接的抗滑移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开始显著下降,需连接更进一步的检测并进行仔细的结构分析,以确定连接能否继续承受外部设计荷载,以及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66.
新疆油田公司供热公司为提高除尘效率,减少SO_2排放量,将多管除尘器改造为湿式除尘器,介绍了湿式除尘器的结构和除尘原理。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溢流箱结构解决了水位控制问题,烟气含尘量和SO_2排放量均达到GB 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介绍了利用纯碱、电石渣、锅炉的冲渣水与除尘器流出的冲灰水混合这三种烟气脱硫方法,其中,锅炉的冲渣水与除尘器流出的冲灰水混合的烟气脱硫方法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以中国各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碳生产率增长率进行了七重因素分解,分解时不仅考虑了能源结构变动的影响,还充分利用了全要素框架下的生产率信息,重点探讨资本、劳动和能源三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对碳生产率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碳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主要受技术进步(正效应)、资本能源替代效应(正效应)和劳动能源替代效应(负效应)三个分解变量的影响,而技术效率(负效应)、随机偏差(负效应)、规模效率(正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正效应)的影响较为有限;2资本能源替代效应和劳动能源替代效应在样本期间的波动幅度最为明显,且两者在影响力度上呈现了此消彼长的角力格局,但两者在影响效果的变化方向上趋于一致;3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存在着区域负相关和年份正相关的共存现象,即从省份角度来看,技术进步较快的省份往往导致趋于恶化的技术效率;但从时间角度来看,省份内部的技术进步率趋于降低,而相应的技术效率亦趋于恶化。因此,要想有效提升我国的碳生产率水平,应当重点关注技术进步、资本能源替代效应和劳动能源替代效应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均衡生产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应叫停当前能源过度深化的格局,不仅要注重发展低能源倾向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扭断资本和能源高度相关的倾向,还应该适度提升低能源倾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68.
硝酸根对水体中甲基汞光化学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雯  孙荣国  王定勇  马明  张成 《环境科学》2013,34(6):2218-2224
为研究硝酸根(NO3-)对水体中甲基汞(MMHg)光化学降解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了不同波长光照条件下,NO3-在MMHg光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探讨了NO3-浓度对MMHg光解速率及产物的影响,并根据溶液中Hg2+的浓度分析了MMHg光解反应的进行程度.结果表明,在自然光(NL)和紫外光(UV)条件下,只加入了NO3-的处理MMHg光降解速率分别为0.10、0.046 L.(ng·h)-1,Hg0的释放通量分别为1.05、1.27 ng,Hg2+的最终浓度分别为16.97、28.92 ng·L-1;在未加入NO3-和加入了C6H5COOH的条件下,MMHg的剩余浓度相差不大,其光降解速率也分别在0.052、0.015 L.(ng·h)-1左右,Hg0的释放通量分别为23.81、15.38 ng,Hg2+的浓度均小于10 ng·L-1,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可见光(VL)照射下,各处理下MMHg的光降解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56),为0.003 L.(ng·h)-1左右,Hg0的释放通量均为5 ng左右,Hg2+的浓度未超过3 ng·L-1,也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NL条件下,随浓度NO3-的增加,MMHg的光降解速率也增加,且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g0的生成量随NO3-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而Hg2+的浓度也随N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见在有紫外光的条件下,NO3-对MMHg光降解反应历程、反应速率以及产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9.
土壤湿度和浇水对紫色土土/气界面汞释放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潇  张成  朱金山  王定勇 《环境化学》2011,30(8):1509-1513
以重庆市的主要耕作土壤——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用动力通量箱与RA-915+汞分析仪联用技术,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土壤湿度和浇水对紫色土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外源硝酸汞的土壤汞交换通量大于加入硝酸亚汞的土壤汞交换通量,对照土壤的汞释放通量最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气界面汞交换通量有增加的趋势,在土...  相似文献   
70.
低分子有机酸对汞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植被根系分泌物的主要成分低分子有机酸对汞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酒石酸、柠檬酸及琥珀酸对汞的还原、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相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酒石酸对汞还原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柠檬酸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琥珀酸对汞还原反应有促进作用,高浓度为抑制作用.酒石酸还原Hg2+的反应为二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0.0014~0.0056 L·(ng·min)-1.3种有机酸在反应初期对Hg0表现出一定的氧化作用,但随后被氧化的Hg0又被重新还原.3种有机酸对Hg0的氧化能力顺序为: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