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85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21.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是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交换和混合的区域,在河流、地下水生态和水质的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对河水及交互带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EC)进行自动监测,结合对水样离子浓度和交互带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马鞍溪侧向交互带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型.监测期间交互带受河水入渗影响为主,交互带的缓冲作用使其温度、DO、pH值、EC等指标变异系数较河水低.随距河岸距离的增加,马鞍溪侧向交互带在物理、化学、生物综合作用下形成了迅速进入缺氧状态的氧化还原环境,以及pH值先降低后升高的酸碱环境.在其影响下,K~+、NH_4~+-N、NO_3~-、SO_4~(2-)呈下降趋势,全Mn、EC、Na~+、Ca~(2+)、Mg~(2+)、Sr~(2+)等先上升后下降,全Fe、Al~(3+)等呈上升趋势.受河水、地下水长期交互影响,在距河岸约30 cm处的交互带沉积物中元素含量较高,形成独特的水化学梯度.据此可推断出马鞍溪侧向交互带边界可能在距河岸30~50 cm处,其中浅层交互带的边界可能在距河岸10 cm左右的位置.在河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对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2.
随着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的逐年递增,我国酸性降水已由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复合型转变。本文根据钢铁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在分析钢铁企业NOx产生环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消减NOx排放总量的途径和措施,并针对目前钢铁行业脱硝措施尚不完备,指出现阶段钢铁企业NOx减排不宜追求过高的脱硝效率,应将减排的重点放在落实脱硝政策、鼓励低氮燃烧和脱硫脱氮一体化技术的研发等方面,并进一步严格控制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223.
2009年4月22日,第三届SEE·TNC生态奖评选结果揭晓.今年生态奖的主题是"合作共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中国水污染地图'等30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奖金80000元;二等奖3名,每个项目奖金60000元;三等奖6名,每个项目奖金40000元;优秀奖20名,每个项目奖金5000元.  相似文献   
224.
将高炉炼铁及炼钢时产生的含铁尘泥作为配料回用于烧结生产是目前较常使用的方法,但是这些尘泥之中的重金属Zn和Pb可能会对烧结和后续的高炉炼铁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对直接还原铁的工艺和设备进行综合对比,确定以转底炉为主要设备的煤基直接还原工艺较为适合处理炼铁及炼钢的含铁尘泥,并对转底炉工艺的原理及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该工艺和钢铁联合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相似文献   
22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期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目标12.7.1指标:可持续公共采购指数方法学》,用以指导各国测量可持续公共采购政策和行动计划的进展和水平。本文介绍了该方法学的产生背景、术语、采购指数构成及相关细则,分析了该方法学的主要特点,并从完善制度保障、技术体系、绩效评价方面提出了对我国深化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26.
基于可变模糊数学模型的大河口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大河口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对大河口水库布设的18个水质监测点位进行了23个月的水质分析检测工作,并选取COD、Chl-a、TP、TN共4项水质指标,运用模糊可变集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用于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的模糊可变模型,结合等权法、熵值法和单纯阈值法3种主客观赋权法,对大河口水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可变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应用于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具有合理性和客观性,3种权重下取得评价结果一致,大河口水库各监测点水质呈现富营养化状态,B_1、B_2和L监测点水质属于重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227.
为了深入了解农户能源利用状况与农村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一个贫困山村进行了为期15天的实地考察。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收集了50余份问卷和大量原始数据、图片资料,发现当地农户在利用薪材能源作为燃料直接燃烧时并不会带来对当地森林资源的破坏,但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而在用薪材能源作为香菇培养基原料时显著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却也严重影响了当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此可见,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为了保证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们需要同时考虑农村环境的承载能力,这就决定了改善农户能源利用状况不能单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结合当地客观条件,综合当地政府、当地农户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地能源利用的最佳方向应该是:在不增加农民支出前提下,鼓励农民改善薪材能源的利用方式,力图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228.
微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工艺中生物膜的形态和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发现微污染原水生物流化床预处理工艺中生物膜均匀覆盖于载体颗粒表面,厚度约为60—80μm,远小于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生物膜厚度;膜内微生物保持一定活性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以S0UR法测定的该条体下的生物膜活性远小于接种污泥的活性。  相似文献   
229.
旋转式滗水器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旋转式滗水器的工作特点和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其水力学计算公式和运动学计算公式,可供设计计算和运行管理旋转式滗水器时参考。  相似文献   
230.
近年来 ,治理“白色污染”、消灭“白色公害”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从废旧塑料的最终处置、直接再生利用、改性再生利用、热分解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废旧塑料的综合利用途径 ,其中废旧塑料和其他材料复合的再生利用技术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将成为今后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