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秀措  王尘辰  吕永龙  陆轶峰  王聪  张梦  曹祥会 《环境科学》2020,41(10):4514-4524
为了解南海海岸带地区河流及其生物体中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风险,本研究采用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了潮汕地区7条河流水样及生物样品中的20种PPCPs.结果表明,高达16和18种PPCPs分别能在潮汕入海河流和生物体中检测出,河流和生物体中目标物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30~2223 ng ·L-1和0.143~80.3ng ·g-1,且多种污染物检出率较高.PPCPs在潮汕各河流和生物中的含量差异较大,PPCPs浓度最高的河流为黄冈河、练江和黄江,磺胺甲(口恶)唑和咖啡因是主要的污染物;黄冈河、韩江、练江和螺河生物体中的PPCPs总浓度较高于龙江和溶江生物中PPCPs的含量,甲氧苄氨嘧啶、磺胺噻唑和咖啡因是生物中主要的污染物,鱼类的PPCPs含量总量明显高于蟹类和贝类.计算所得河流生物浓缩系数(BCF)值显示多种目标物在潮汕生物体内具有累积性,其中鱼类中的BCF值较高,比蟹类和贝类更易形成生物累积.运用风险商值模型(RQ)评价12种PPCPs在潮汕地区河流生态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发现蚤类和藻类遭受的风险明显高于鱼类,若以二者为保护对象,磺胺甲(口恶)唑、红霉素和磺胺嘧啶的RQ值均大于1,分别对黄冈河藻类生物、练江藻类生物以及黄江蚤类生物具有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张梦 《环境与发展》2020,(2):78-78,80
为提升土壤质量,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应时刻关注土壤的污染情况并做好一定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对此,本文立足于新形势,分析了土壤污染的危害与来源,认为土壤污染不仅能导致农作物产量、质量下降,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土壤污染多为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及放射性污染物等。在新形势下,既要重视新形势下土壤污染的预防,也要重视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在土壤污染的防治上,应谨慎处理农药问题、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病害虫、加大对土壤保护的宣传力度;在土壤污染治理上,应借助于生物修复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换土和翻土技术等,并合理应用有机肥料,才能在新形势下做好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上海市排水系统雨天出流及地表径流沉降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SS沉降特性是雨水池、沉淀池设计及优化运行的重要参数.采用累积曲线法测定了上海市典型排水系统雨天出流和地表径流的SS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中SS的2 h沉降去除率为58%~88%,且SS沉降去除率随SS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类排水系统雨天出流中SS沉降速率和沉降去除率在合流制中相对较大,分流制相对较小,混接的分流制介于前两者之间,SS沉降去除率均在50%以上;合流制中COD的2 h沉降去除率为50%~80%.  相似文献   
15.
16.
光热催化氧化VOC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加重大气复合污染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催化氧化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VOCs氧化分解为无毒的CO2和H2O,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理手段之一。综述了国内外VOCs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传统的热催化氧化技术的高能耗和光催化净化技术的低效率等问题,重点总结了光热催化剂的设计理念和对其作用机制的认知,展望了VOCs光热催化氧化技术未来的发展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7.
保增长、扩内需、促就业,在金融危机影响日渐深入的背景下,这几个关键词成为2009年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九寨沟钙华是距今约3万年(特别是1万年)以来逐渐形成的。大规模的钙华沉积是湖泊、滩流、瀑布、泉及台地景观形成的基础,覆盖核心景区2.4 km2的面积。钙华景观是九寨沟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自然美学价值"的核心,是景区的关键吸引力。为九寨沟的持续保护和为未来研究提供支持,本文从钙华沉积物、钙华景观成因、钙华景观变化及其原因、钙华景观保护恢复的角度,总结了公开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针对目前钙华景观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钙华退化、藻类生物量增加、沼泽化),本文归纳了相关的自然与人为因素,包括气候变暖、大气沉降、水化学变化、旅游活动、森林采伐、地质灾害等;归纳了地震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钙华景观形成与重塑的双重作用;总结了钙华景观保护恢复的管理工作及其成效。本文提出未来可重点研究:(1)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背景下多圈层(大气、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基岩系统)对水体氮、磷、溶解性有机物、绿藻生物量、钙华沉积与溶蚀的影响机制及程度;(2)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后,自然与人为干预下钙华微地貌的长期稳定性,水土流失加剧对湖泊透明度、钙华、沼泽化及美学价值的长期影响,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钙华景观的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