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03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大寨沟污水净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寨沟水质特色,选用化学处理方法,设计了处理工艺流程.通过实验确定了絮凝剂,探讨了絮凝剂的制备要点,在最佳的投药量下,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0%和90%以上.实验最终出水可以达到综合回用标准,表明化学处理方法对大寨沟污水有很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2.
鲜水河断裂带虾拉沱盆地断面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鲜水河断裂带内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在采集虾拉沱盆地内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温泉水样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离子比值、相关性分析、Gibbs图、Piper三线图和饱和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特征,并结合氢氧同位素信息分析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结果表明,虾拉沱盆地地下水均为弱碱性,阳离子以Ca~(2+)、Mg~(2+)和Na~+为主,Ca~(2+)占总离子2. 6%~53. 6%,平均为28. 84%,Mg~(2+)占总离子2. 7%~57%,平均为40. 6%,Na~+占总离子6. 2%~93. 1%,平均为28. 6%;阴离子以HCO_3~-为主,占总离子82. 4%~98%,平均为89. 6%,而章谷温泉主要以HCO_3~-和Na~+为主,分别占阴阳离子的93. 1%和98%,TDS介于116. 11~372. 75 mg·L~(-1),均值281. 91 mg·L~(-1);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Mg·Ca和HCO_3~-Ca·Mg型,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温泉受断裂带控制明显,主要发育在鲜水河主断层附近,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型,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受硅酸盐岩溶解控制.  相似文献   
133.
蒸汽机车与内燃机车是当前我国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蒸汽机车 具有结构简单,售价低廉,车身短,动轮直径小,便于通过道岔及半径小的曲线,以及牵引力大等特点。在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它仍将作为主要机车之一。但是,由于蒸汽机车的乘务作业劳动条件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设法解决,将影响乘务人员的健康。 蒸汽机车的劳动条件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乘务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机车乘务都是轮乘制,调车机车乘务都是昼夜轮换制。这样,司机与副司机在进行区间劳动中得不到休息。人体在整个劳动中处于紧张状态,当机体过度疲劳时,还会出现强迫休息,不…  相似文献   
134.
文章通过对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历史运用分析、现实分析和发展趋势的展望,提出了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完善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并通过典型个案的调查研究,找出了现有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弊端,提出改进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具体建议,使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能更有效地存储和处理环境监测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且以图表和图形的形式反映区域环境状况的变化,为环境监测管理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网络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5.
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黄海冷水团海域的细菌群落组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敏  朱开玲  李洪波  张涛  肖天 《环境科学》2008,29(4):1082-1091
利用PCR-DGGE技术对2个季节(2006-04和2006-10)的黄海冷水团海域的细菌群落组成和优势菌群进行了分析.通过软件Glyko Bandscan分析DGGE图谱,4月份所有站位的条带数相近(约17条),多样性丰富;10月份,在冷水团范围以内站位的条带约16条,其多样性也较丰富;而在冷水团范围以外站位的条带少(约12条),其多样性较低.细菌16S rDNAV3区特征片段经DGGE分离、条带切割,共得到24条条带,克隆、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24条带分别归属于2个细菌类群: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s).在24条序列中有16条分别与变形细菌亚群的γ和δ-Proteobacteria相似,有5条与拟杆菌门相似.时空分析发现,4月份所有站位水体(海水温度为7-12℃)的细菌群落组成和10月份(冷水团存在期)冷水团内部水体(海水温度低于10℃)的细菌群落组成相同(都包括γ-Proteobacteria、δ-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s),与10月份冷水团外部水体(海水温度大于19℃)的(包括γ-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s)不同.优势菌群也存在同样的分布特点,4月份所有站位水体的优势菌群与10月份冷水团内部水体的优势菌群也相同(都是γ-Proteobacteria),而10月份冷水团外部水体不同的站位优势菌群不同.该海域细菌群落组成和优势菌群的分布特点,可能与冷水团的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6.
基于IPAT模型的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情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聂锐  张涛  王迪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9):1557-1564
利用环境负荷模型与"脱钩"理论,对江苏未来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与CO2排放进行了情景分析,并结合当前的环境政策,对三种情景下主要指标的参数和结果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研究表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低碳情景是江苏能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合适、也是最现实的方案;通过不同情景的比较,认为低碳情景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是以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低碳情景下能源需求与CO2排放也将明显快速增加,与2007年相比,203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增加1.431倍,碳排放总量将达到15 655×104t,未来20 a能源资源的有效供应与合理利用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最后给出了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7.
冬夏季广州城区碳气溶胶特征及其与O_3和气象条件的关联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2008年1月1日~31日和7月1日~31日在广州城区每天采集1个PM2.5样品,对样品进行碳成分分析,得到有机碳(OC)、元素碳(EC)浓度.同步观测了气象因子以及SO2、NO2、O3气态污染物浓度.结果发现,冬季和夏季PM2.5日均值质量浓度分别为(81.2±61.4)μg.m-3和(53.7±23.2)μg.m-3,OC质量浓度分别为(24.6±19.3)μg.m-3和(14.0±5.6)μg.m-3,EC质量浓度分别为(7.9±5.4)μg.m-3和(4.7±2.2)μg.m-3,OC/EC比值分别为2.9±0.6和3.2±1.0.冬夏季非降雨的稳定天气条件下二次有机碳气溶胶(SOC)浓度分别为(6.1±6.6)μg.m-3和(5.8±5.2)μg.m-3.冬夏季SOC和O3浓度显著相关(p0.01).东南风和西南风条件下,OC、EC浓度普遍较高,表明东莞、江门和佛山地区的工业污染源对广州地区污染物累积和霾天气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8.
环境监测科研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动力。为做好环境监测科研管理工作,促进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认识,提出了创新环境监测科技管理机制,强化前瞻意识,抓好科研课题的立项,组织好科研成果的申报和转化,重视科研信息收集,建造平台,扩大科研集群效应,培养环境监测科技人才队伍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9.
水动力过程是湿地净化功能发挥的重要机制之一.根据脉冲示踪试验,获得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布曲线.针对其"多峰"现象,利用数学软件MATLAB7.0分别将对数正态分布、对流扩散模型以及考虑延迟的连续完全混合反应器模型时脉冲示踪试验数据进行叠加模拟,同时利用多流弥散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叠加模型和多流弥散模型均能较...  相似文献   
140.
连芸  张涛  洪雪花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2):223-224,227
由美国Agilent 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化学工作站构成的检测系统,人机监控介面良好,可以准确测量未知样浓度[1]。在某次检测过程中,化学工作站主机意外故障,维护后恢复正常使用。文章叙述并总结了维护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