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三峡水库建设期秭归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水库建设期秭归县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后三峡管理运行期土地资源保护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用1992、2007年两期1∶50 000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和10 m DEM数据等,基于GIS栅格运算,研究秭归县15 a来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旱地、园地是变化面积最大的地类,而园地、人工表面是面积增长率最高的地类。旱地、园地变化在地形的分异呈现互补性,主要发生在海拔<800 m、坡度<25°、非阳坡地区;灌木林在海拔>1 100 m、坡度范围15~45°及阳坡、半阳坡面积增加较多,乔木林向灌木林转换主要发生在海拔>1 100 m、坡度25~35°、阳坡及半阳坡地区;乔木林减少面积最多在35~45°、阳坡地区;草地减少主要发生在低海拔、15~35°、阴坡地区。建设时期下的各种政策是这些变化发生的主因。在未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条件下,缓解人地关系压力必须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保障土地利用集约化  相似文献   
232.
于桥水库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于桥水库秋季藻类大量爆发引发的富营养化所导致的供水安全问题,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因子和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结果显示,2009年秋季于桥水库共有浮游植物110种,隶属于7门52属,平均丰度为3.46×105个/L,优势种为弯形尖头藻、圆柱鱼腥藻、双头针杆藻、尖针杆...  相似文献   
233.
英语电影教学是走在前端的一项多媒体教学尝试。语言学习轻松、直观,内容生动、丰富,在减轻学生语言学习焦虑及培养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了解西方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4.
为了解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居民的汞暴露情况,在青岛市城阳区、李沧区、崂山区和即墨市收集223名居民的头发样品,发汞含量用冷蒸气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表明,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居民的发汞质量比范围为0.02~28.75 mg/kg,均值为0.06 mg/kg.在223份样品中,有23份发汞质量比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1 mg/kg的限值,占总数的10.31%,说明青岛市存在人群发生汞暴露的健康风险.即墨市和李沧区居民的发汞质量比高于城阳区和崂山区居民的发汞质量比.在各影响因素中,发汞质量比与性别、食鱼频率没有相关关系,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有饮酒习惯的居民的发汞质量比明显高于没有饮酒习惯居民的发汞质量比.  相似文献   
235.
基于沿江开发建设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九江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长江沿江开发的不断深入,区域生态安全与开发建设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以九江市沿江开发建设活动与区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生态服务功能相互作用为理念,通过遥感、GIS技术手段,划分小流域单元。并将这些单元作为空间分析与评价的基础,选择工业集中区、城镇居民地、路网布局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子或施压因子,以河流级别、湖泊数量和面积、地貌类型、坡度、植被覆盖程度、重要生态功能区类别等作为承压因子,综合叠加形成生态环境压力区划。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由5个生态源区和9条生态隔离、缓冲、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组成的生态空间安全体系,用以减缓生态环境压力、消纳水气及土壤污染、稳定区域生态、推进沿江开发建设,实现生态保护空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有序融合,并对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提出管制的要求与措施。  相似文献   
236.
三峡库区支流回水区水体分层与藻类生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库区支流形成了长短不一的回水河段,缓慢的水流和蓄积的营养盐导致回水河段由库区蓄水之初在短时间内出现水华,逐步发展到一年内水华可维持数月。为了研究回水区水环境与水华发生的关系,从2013年4月—12月,对库区北岸最大支流澎溪河的长年回水区——高阳平湖进行了定点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季节性变化及三峡库区特殊的调度方式,导致高阳平湖水体在春、夏和秋季有明显分层。春季水华期间藻类群落结构单一,只出现4门9属,以蓝藻门的微囊藻(Microcystis)、绿藻门的实球藻(Pandorina)和空球藻(Eudorina)为主,秋季藻类结构组成增至7门52属,优势属逐渐被硅藻门的小环藻(Cyclotella)和针杆藻(Synedra)取代,水体各层藻类细胞密度差异消失。研究结果说明高阳平湖水体分层状况影响藻类生长和分布。  相似文献   
237.
硝酸氧化和负载铁氧化物改性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酸氧化与硝酸铁负载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活性炭样品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分析了活性炭样品对酸性大红3R吸附和催化臭氧化能力,探讨了p H值与·OH捕获剂对催化臭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改性后活性炭表面羧基、内酯基、酚羟基以及总官能团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羧基增幅最大;负载铁氧化物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数量有所降低。活性炭样品化学吸附性能随官能团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催化臭氧化对酸性大红3R的氧化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臭氧化。增加表面官能团含量可以加速催化臭氧化反应,但反应速率随着表面官能团消耗而降低;负载金属组分具有更为稳定和有效的催化臭氧化活性。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性能在碱性条件下明显优于酸性条件,且随着p H值升高而提高。投加·OH捕获剂(Na2CO3)后,其对·OH的消耗使得催化臭氧化效果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38.
红阳猕猴桃和葛根配方的解酒保肝与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红阳猕猴桃、葛根及其配方组合物的解酒保肝与抗氧化作用。采用乙醇所致小鼠自主活动减少和小鼠共济失调实验评价解酒作用;采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评价保肝作用,采用ELISA测定大鼠尿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和乙酰—赖氨酸加合物(hexanoyl-lysine adduct,HEL),以了解配方组合物对DNA过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葛根配方可减轻酒精所致小鼠行为抑制和共济失调,提示具有解酒作用;对酒精所致小鼠肝脏MDA、TG水平升高和GSH水平降低有明显改善,提示具有保护化学性肝损伤作用;降低正常和酒精损伤大鼠尿液中过氧化生物标志物水平,提示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红阳猕猴桃—葛根配方具有快速解酒作用,且可持续2—4h;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39.
ABR-生物滴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BR-生物滴滤池组合工艺,研究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 d、滴滤池水力负荷为5 m3/(m2·d)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滴滤池内部污染物浓度变化和微生物的沿程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COD、TN、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3%、32%、58%和30%;滴滤池内各层污染物浓度除TP在中层略有升高外,其余均沿程逐渐降低。滴滤池底层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均较强,原因是果壳活性炭填料较强的截留吸附能力以及底层微生物优势菌属较好的降解作用。总氮的去除依靠滴滤池内填料的物理化学作用和微生物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其中微生物作用约占60%,成为脱氮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40.
农村水环境的生态治理模式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分析了农村水污染源的资源性特点,指出了农村水污染的实质是富余肥料资源大量流失到水体,而不是被农作物等吸收利用,从而建立了源头控制、过程生态处理利用、终端生态修复的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并分析了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