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微气泡及其产生方式对活性污泥混合液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春  马锦  张磊  张静  张明  吴根 《环境科学》2013,34(1):198-203
微气泡曝气有助于强化氧传质过程,在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优势;同时,微气泡及其产生方式可能对污泥混合液性质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SPG膜微气泡发生系统研究了微气泡及其产生方式对污泥混合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曝气中,微气泡附着于污泥絮体导致污泥上浮聚集,从而造成反应器中污泥浓度(MLSS)下降,以及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微气泡产生过程中,液体循环泵(离心型)产生的强水力剪切力作用于污泥混合液,造成污泥絮体破碎、污泥粒径减小以及污泥絮体EPS释放,进而使得上清液浊度和有机碳(特别是胶体有机碳)浓度升高,污泥絮体的再絮凝能力丧失.微气泡产生过程中,污泥破碎导致的污泥有机物的释放使得污泥混合液的黏度增加,但混合液表面张力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12.
基于微气泡曝气的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废水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张磊  刘平  马锦  张静  张明  吴根 《环境科学》2013,34(6):2277-2282
微气泡曝气有助于强化氧传质过程,在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优势;生物膜反应器是应用微气泡曝气的可行工艺形式.本研究在生物膜反应器中采用SPG膜微气泡曝气处理模拟生活废水,探讨反应器连续运行过程中,SPG膜空气通透性、溶解氧变化、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氧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基于SPG膜微气泡曝气的生物膜反应器能够实现长期连续稳定运行,是微气泡曝气与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结合的可行方式.SPG膜表面性质及膜孔径影响其空气通透性,疏水性膜的空气通透性优于亲水性膜;膜孔径越大,空气通透性越好.一定的SPG膜空气通量下,反应器内的溶解氧浓度主要受有机负荷影响.SPG膜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较优的COD处理负荷(以SPG膜面积计算)为6.88 kg·(m2.d)-1.氨氮的去除主要受溶解氧浓度及生物膜内氧扩散传质的影响,在高有机负荷下生物膜内出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微气泡曝气的氧利用率显著高于传统曝气方式,在优化的运行条件下,氧利用率可以接近100%.  相似文献   
213.
以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为目标,建立了输油管道失效的故障树,通过三角线性模糊数来表达管道失效的模糊概率,计算得到了各底事件的临界重要度,并分析得出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为第三方破坏(自然外力和人为破坏)、管道的承压能力低及管道本身的缺陷。以某段输油管道为例,针对埋地输油管道工程的特点,结合管道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依据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对管段进行事故状态下污染物的运移预测。结果表明:若管道发生事故,原油污染晕约在2.2 a运移到预测点;污染中心约在4.1 a到达预测点,而此时石油类浓度达到0.37 mg/L,超标1.23倍,将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针对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和防控措施,为其他段输油管道的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4.
肥料对延胡索品质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肥料中氮磷和有机质对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品质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文章以延胡索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和有机质对延胡索块茎药性品质、产量及积累重金属Cd、Cr、Pb、Cu、Zn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宜浓度的氮肥,能促使延胡索块茎生长旺盛,与对照CK(不施用氮磷和有机质)相比可显著增加延胡索产量和(药性)品质(显著增加块茎中延胡索乙素含量46.34%),显著增加延胡索块茎的产量50.64%。而磷和有机质对延胡索药性品质和产量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施用适宜浓度氮磷和有机质时,随着延胡索块茎生长,重金属Cd、Cr、Pb、Cu和Zn含量呈下降趋势,到了收获期重金属含量达到最低,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在收获期,与对照CK相比,施用适宜浓度的氮肥显著增加延胡索块茎中Cd、Pb含量23.40%和30.43%,施用适宜浓度有机肥显著降低延胡索块茎Cd、Cr和Zn含量41.67%、54.17%和10.36%。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权衡药用植物经济产量和药性品质与药用植物重金属积累之间的平衡,并通过减量施氮和施用适宜浓度有机质的施肥措施既增产和提高其品质,又能减少药用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从而保障中药材的安全。  相似文献   
215.
将区域宏观视角融入品牌价值评价中,创建旅游区域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实证分析黄河流域旅游联盟9省区的旅游区域品牌价值,并借助引力模型构建旅游区域品牌价值网络,通过网络分析法解构黄河流域旅游联盟9省区内部的关联关系,为寻求联盟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旅游联盟的旅游区域品牌价值整体偏低,发展极不均衡,品牌价值高值区聚集在南部区域的川陕晋鲁豫,低值区为北部区域的蒙甘青宁。②川陕晋鲁豫的旅游联系多且强,协调关系好;蒙甘青宁的联系少且弱,协调发展差。③晋陕川作为联盟的核心和桥梁发挥主导作用。④晋鲁豫的旅游关联最充分,在联盟内结成旅游金三角,并以高净值向其他省份溢出影响;陕川是联结东西尤其是进入联盟西北地区的重要桥梁通道;蒙甘青宁是旅游价值低洼地,需要加大投入和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216.
固氮细菌在土壤氮素转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认识攀枝花地区农田土壤固氮细菌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联性,以攀枝花米易县不同海拔高度(1 600 m、1 800 m、2 000 m)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对nifH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固氮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结果显示,固氮酶活性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并与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固氮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海拔1 800 m处达到最大值.3个海拔土壤共获得高质量序列1 159 980条,所检测到的固氮细菌分属于4个门、11个纲、19个目、29个科、40个属.基于门分类水平分析结果,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所有海拔土壤中均为优势固氮菌群,相对丰度达64.69%-78.36%;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仅在海拔高度2 000 m时为优势类群.在属水平上,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相对丰度分别为海拔高度1 800 m与2 000 m土壤优势菌属,而类伯克霍尔德氏菌属(Paraburkholderia)是所有海拔土壤中的主要菌属.采用随机森林分析评估和筛选标志物种,确认Azohydromonas对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存在重要影响.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冗余分析结果,土壤含水量、硝态氮、碱解氮与有效磷是造成不同海拔土壤固氮细菌群落特征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表明海拔梯度及响应其变化的土壤理化因子,对调控固氮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有较大影响.(图8表3参41)  相似文献   
217.
刘春  陈蕊  张静  杨旭  陈晓轩  郭延凯  武明泽  庞勃 《环境科学》2022,43(9):4608-4615
采用臭氧微气泡预处理实际制药废水,并与氮气微气泡、臭氧普通气泡和氮气普通气泡处理过程比较,考察悬浮固体(SS)和有机物去除过程和性能.结果表明,臭氧微气泡存在强吸附-气浮-氧化作用,显著增强SS去除能力,60 min时SS去除率可达到81.67%,同时SS粒径减小,SS表面负电荷转变为正电荷.微气泡臭氧化具有强·OH氧化作用,显著增强有机物降解去除能力,60 min时溶解性COD (SCOD)去除率可达到36.60%,且SS去除可加速SCOD去除,UV254去除率可达到36.91%,同时可生化性改善和生物毒性消除作用明显.三维荧光和GC-MS分析表明,微气泡臭氧化可有效氧化破坏废水中复杂结构大分子有机物,显著降低废水中有机物芳香性.微气泡臭氧化可为高浓度难降解实际制药废水提供高效可行的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218.
我国环保投入的逐年增加为强化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但环保投入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在2007年国家42部门投入产出表基础上,编制了环境-经济投入产出表,并构建了环保投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模型,将环保运行费和环保投资作为研究对象,测算其对宏观经济各指标各行业的经济影响,并分解到省级层面。结果显示:1"十一五"期间环保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就业等经济社会贡献作用,五年期间对国民经济总产出、GDP、居民收入、就业等方面影响分别为102 043亿元、29 457亿元、12 563亿元、1 324万人次,且以间接影响和诱发影响占较大比重,表明环保投入具有较强产业波及效应。2经济影响存在明显行业差异,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环境服务业、建筑业等与环保投入直接相关的行业受益较大。但与此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表明环保治理活动自身带来的资源环境负担在中国现有产业结构情况下仍不可避免。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需要寻求更加清洁的治理技术。3经济影响区域差异明显,受益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于广东、山东、江苏、河北、辽宁等东部沿海及中部发展较好地区,而受益较小的省份大多位于西部及边远地区。总体来看,鉴于当前我国环境治理投入仍不能满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适当加大环保投入不但能够取得环境效应,同时也可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19.
散货物料风蚀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堆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目前堆场常采用湿法、干法等抑尘方法,其中防风网抑尘法使用居多,其抑尘效果较好且具有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特点。然而防风网形状、开孔率、开孔孔径、防风网高度、堆垛距等影响防风网抑尘效果。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终给出了较适宜的防风网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20.
张静  刘平  刘春  陈晓轩  张磊 《环境科学》2015,36(12):4676-4681
基因工程菌在土壤中的迁移是影响污染土壤生物强化修复的重要因素.在华北平原饱和耕作土壤中,考察了1株阿特拉津降解基因工程菌迁移留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饱和耕作土壤中,平流渗透是基因工程菌迁移的主要机制,其过程可用过滤模型拟合.土壤性质对孔隙水流和基因工程菌迁移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土壤粒径、孔隙率和土壤砂粒组分增加,土壤水力传导率常数增大,基因工程菌过滤系数减小,土壤对基因工程菌过滤留存作用降低.土壤条件不变时,增加入渗流量也会增大土壤水力传导率常数,减小基因工程菌过滤系数.饱和土壤中,水力传导率常数为5.02~6.70 m·d-1时,基因工程菌在土壤中的过滤系数为0.105~0.274,二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