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特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生态灾害类型,对生态灾害的减免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2.
23.
陕西西部地区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珂珊 《灾害学》1991,6(1):60-64
  相似文献   
24.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最佳配置问题调控研究(续)彭珂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咸阳7121000)4库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4.1强化“惜土”意识,造福子孙后代库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十分珍惜的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25.
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生态系统中主要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珂珊  张彬 《灾害学》1993,8(3):31-35
农林牧业在黄土高原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根据全区的生态特点,对农业系统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几种主要形式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农林牧业整体建设的综合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26.
跨世纪中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问题与对策分析彭珂珊(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建国初期,我国森林覆盖率为8.6%,经过40多年的努力,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由1976年的12.7%上升1993年13.8%,但人均不足0.13hm...  相似文献   
27.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致灾与改良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局限,社会生产活动中许多有害于环境的成份不断增大失控,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促使自然灾害增多,以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者紧密结合西北地区环境恶化的现状,如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在追寻生态环境恶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的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28.
中国城市化与地质灾害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中城市快速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地质灾害,采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方法,分析了城市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根据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2000年国民经济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城市地质灾害的基本对策与管理措施,为国家制定城市发展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9.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坡地所占比例大,水土流失严重,调查和试验表明,在坡耕地上,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对改变坡面微地貌,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抗蚀、蓄水、保土性能,培肥能力和提高作物产量,都具有显著作用。该文着重分析了效果明显的8种耕作技术及其特征,供决策部门在制订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中国耕地资源严重失衡与摆脱困境之途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渍)化,环境污染加重和耕地数量减少等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根据中国耕地严重失衡的现状,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