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12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97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21.
铜绿假单胞菌对铜和铅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Cu和Pb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该菌株对Cu~(2+)的吸附率低于Pb~(2+).对于单一重金属体系,吸附率均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平稳变化,2 h达到稳定.吸附率随投菌量的增加先迅速增加,之后趋于平稳.对于Cu~(2+),投菌量为1 g·L~(-1)时吸附率达到稳定,而Pb~(2+)的吸附效果达到平稳时的投菌量为0.5 g·L~(-1).单位质量菌体对Cu~(2+)、Pb~(2+)的吸附量随投菌量的增加而下降.pH为3时,菌体的吸附效果较差,当pH为5~8时,2种重金属的吸附效果较高.对于活菌,Pb~(2+)对菌体吸附Cu~(2+)有抑制作用,而Cu~(2+)对菌体吸附Pb~(2+)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对于失活菌,P.aeruginosa吸附Pb~(2+)和Cu~(2+)的效果均随共存重金属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但Cu~(2+)对Pb~(2+)的影响比Pb~(2+)对Cu~(2+)的影响更显著.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吸附后的菌体较吸附前聚集性更好.总体而言,P.aeruginosa能对水体中共存的Cu~(2+)和Pb~(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22.
针对银川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分析了银川配电网历史负荷特性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借助专业软件,对银川地区“十二五”期间配电网负荷、电量进行了预测,并对未来电力市场发展方向做出判断。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银川地区电力负荷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峰谷差逐年增加,最大负荷出现在冬季的特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23.
生产烯丙基正丁基醚时,产生含正丁醇、烯丙醇的废水。烯丙醇半致死量(LD_(50))为50—99毫克/公斤,属于“中毒”物质,但已接近“高毒”范围,水中最大允许量为3ppm,空气中含0.012毫克/升时即可对人眼睛引起刺激。正丁醇虽属“低毒”物质,但其对排放废水中的COD值有影响。因此,为了对正丁醇、烯丙醇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测定了8种活性炭对正丁醇、烯丙醇废水的静态吸附等温线,作为处理工业废水时的设计参考数据。 1.吸附等温方程式对于废水中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一  相似文献   
124.
蚯蚓土壤填料生态滤池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级蚯蚓土壤填料生态滤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其对污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连续运行90d,试验结果表明:滤池运行稳定,对COD、TP、NH3-N、TN和SS的去除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7%、93.4%、74.9%、60.4%和87.5%,出水满足GB 189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滤池二级串联结构设计系统稳定,改善了出水水质。蚯蚓在试验初期对滤池环境可较好较快的适应,维持了滤池的稳定运行。土壤生态处理技术工艺简单,兼具经济实用和规模灵活的优点,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25.
126.
目前,警务情报的运作主要依靠侦查员在犯罪调查中对信息的搜集、理解和加工,这项工作往往漫长而又耗费精力。本文提出了一种警务情报分析框架(PLAF)的实现方式,该框架能够自动处理从目击者陈述中提取的信息,以识别事件中的实体,为警察勤务提供一个完整、准确的情境图,进而提高态势感知并支持决策过程。本文概述了处理情报信息所面对的困难,着重研究了处理这些困难所应用的方法,总结了用于案发后警务分析系统方面的理论综述。最后,本文运用一个实际的警务调查案例来演示该系统的运用过程。  相似文献   
127.
利用高层建筑本身高度设置与房间相连的竖井,热烟气在浮力驱动下进入竖井产生烟囱效应,使房间内产生负压,通过自然补风可以有效抑制烟气溢出补风口,将烟气控制在着火房间内部。通过全尺寸试验,验证了高层建筑利用竖井进行烟气控制的可行性。基于烟囱效应理论得到竖井控烟的临界条件,结合排烟速度、补风速度、补风温度、室内温度以及CO体积分数等试验数据,分析了火源功率、补风口、排烟口面积对负压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火源功率条件下,排烟口与补风口的设置对室内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存在合理的竖井排烟口与补风口设置范围,可以达到烟气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对沱江流域绵远河地表水系中化学成分分析,考察了铀及其他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地表水系中U的迁移形式,及水体中不同U络合物的活度及比例.结果表明,地表水中铀主要以UO2(CO3)2-2形式迁移和存在,其次为UO2(CO3)0、UO2(CO3)4-3和UO2(OH)2.沱江流域绵远河水系自上游至下游各样品中U络合物活度百分比组成基本相同,U的溶解和迁移形式类似,物化性质(温度、压力、pH值、Eh等)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对影响U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的热力学计算,分析了铀在表生水体中的沉淀条件,较高的pH、Eh值将有利于U络合物在水系中稳定存在和迁移,而较低的pH、Eh值将会使水系中的U发生沉淀.  相似文献   
129.
污泥干化芦苇床是人工湿地和传统污泥干化床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技术。将湿地植物芦苇种植于人工湿地的填料层中,周期性地将污泥布向芦苇床表面,污泥中的水分经填料层以及后形成的污泥层渗透后,通过集水管排出;污泥中的固体物质被截留在床体表面,通过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和水面蒸发作用进一步脱水和稳定。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其使用周期可达810年,其后可清空稳定化污泥并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经芦苇床稳定之后,污泥的脱水效果明显,含固率可达到20%10年,其后可清空稳定化污泥并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经芦苇床稳定之后,污泥的脱水效果明显,含固率可达到20%65.7%,综合性能优于离心脱水和压滤脱水;污泥中有机质和营养成分氮磷等指标受污泥来源、运行方式和运行时间的影响,去除效率差异较大。污泥经稳定后,有机质去除率最高可达66.8%,氮去除从负去除到最高去除65.5%,磷去除从负去除到最高去除81%。经芦苇床稳定后,污泥中的有机有害物质多环芳烃可被有效去除,其去除率高出传统污泥干化床29.86%。在对相关文献的主要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0.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规定,结合某石化焦化扩建案例实践,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布点原则与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在环评中执行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