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32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解读及其评估指标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10年以来,全球开展了讨论和咨询,确定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线图。2010年10月在日本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2011—2020年)。该战略计划确立了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简称2020年目标),设计了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制定国家目标提供了灵活的框架。该文剖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对2020年目标的谈判立场,解读了2020年目标的内涵,论述了2020年目标评估指标研究的最新进展,在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研究、建设生物多样性监测标准和网络、开展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02.
秸秆还田对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9—2010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小麦季和水稻季分别以扬麦16和运2645为供试材料,两季均设置常规处理(A)、秸秆还田(B)、秸秆还田减肥(C)、肥料运筹(D)和少免耕(E)5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麦两季农田共发生地表径流20次,总地表径流水量为6.4×106kg·hm-2;(2)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量,不同处理周年地表径流总氮和钾的流失量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少免耕、常规处理、肥料运筹、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减肥,不同处理周年地表径流总磷流失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少免耕、肥料运筹、常规处理、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减肥,秸秆还田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量分别比常规处理下降7.7%、8.0%、6.8%;(3)水稻季农田地表径流总氮、总磷、钾流失量分别占稻麦两熟制周年总氮、总磷、钾流失量的61.5%、44.0%、73.3%;(4)秸秆还田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率显著降低;(5)秸秆还田使水稻成熟期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显著提高;(6)秸秆还田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作物产量比常规处理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303.
气候变化对我国丹顶鹤繁殖地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大熵模型,结合大气环流模型和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发布的A2和B2气候情景,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地区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繁殖地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在A2和B2气候情景下,气候变化将导致丹顶鹤的繁殖适生区域不断缩减,核心分布区域向西和向北移动,其中东北3省的栖息地变化明显,内蒙古东部地区未来将成为丹顶鹤的主要栖息地。认为我国急需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丹顶鹤分布监测系统,进一步加强湿地的人工补水和湿地恢复等工作,以利于丹顶鹤繁殖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304.
麦秸还田与土壤耕作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麦秸还田旋耕、麦秸不还田旋耕、麦秸还田翻耕、麦秸不还田翻耕4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田间原位观测稻麦两熟制农田水稻生长季CH_4和N_2O排放通量,研究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与土壤耕作两项技术措施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温室效应,以期为稻麦两熟制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对策.结果表明:麦秸还田对稻季CH_4排放总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麦秸还田与耕作方式的互作效应对CH_4排放总量有显著影响,麦秸还田和耕作方式对N_2O排放总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麦秸还田与土壤耕作处理稻季OH4排放总量为:麦秸还田旋耕>麦秸还田翻耕>麦秸不还田翻耕>麦秸不还田旋耕,N_2O的排放总量为:麦秸不还田翻耕>麦秸不还田旋耕>麦秸还田翻耕>麦秸还田旋耕;与麦秸不还田相比,相同耕作措施下麦秸还用排放CH_44和N_2O所产生的全球增温潜势(GWP)明显提高.麦秸还田条件下旋耕处理的GWP高于翻耕处理,而"单位产量的GWP"无明显差异,麦秸不还田条件下采用旋耕措施较翻耕可减轻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305.
稻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系统构建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集约化农田化肥投入超量、稻区水体N、P、K富集度超高,农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现状,该文系统研究了农田流失养分从农田到水体,再由水体回到农田的循环利用过程,并构建农田养分流失循环利用系统工程,为我国农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健康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域农田面积为18.6 hm2,水稻季农田化肥N、P、K投入量分别为305.7、44.9、150.8 kg·hm-2;整个水稻季本区域农田地表径流量为4 518.0 kg·hm-2,其中N、P、K流失量分别为16.6、0.5、9.6 kg·hm-2,占水稻季N、P、K肥投入量的5.45%、1.07%和6.37%;农田周围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的N、P、K拦截量分别为67.8、8.1、99.7 kg,分别占本研究区域N、P、K流入量的21.84%、90.31%和55.73%。将水生植物还田,晒干水葫芦(Halerpestes cymbalaria)按4 500 kg·hm-2农田施用,可分别减少农田化肥N、P、K的投入量106.2、9.5、105.8 kg·hm-2。该研究成果对于减轻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推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06.
将生物物种资源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利用价值、研究与开发价值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价值,以江苏省为例,对保护和利用生物物种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3次产业中,所有生物物种资源行业的总产值为9 829.89亿元.a-1,增加值为2 548.15亿元.a-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43%。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和利用为3次产业共新增总产值125.44亿元.a-1,生物物种资源持有人、研发机构、种子经销商、农民的收入之比为1.0∶5.3∶455.9∶6 265.4。基于生物物种资源的专利权保护和利用为农业和医药制造业新增总产值8.88亿元.a-1。全省野生生物物种资源的潜在经济利用价值为1 646.49亿元,生物物种资源对生态系统发挥服务功能产生的价值为1 613.54亿元.a-1。  相似文献   
307.
本文叙述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酸雨中的钙,详细地研究了影响灵敏度的各种因素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该法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为96.4~99.8%,相对标准偏差为1.1%。该法曾和火焰光度法作了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08.
人体总暴露研究是针对目前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中期,人们已发现空气污染物的人体暴露(人体接触污染物的实际浓度)与大气监测站的浓度监测值有显著差异。70年代后期研制出的个人暴露监测器推动了污染物人体暴露的研究工作。80年代初国外形成了人体总暴露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把人作为环境污染物的接受者,它不但考虑某一空间的污染物浓度,而且还考虑人在这一空间度过的时间,因此人及其活动就成为这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总暴露研究考虑污染物可能到达人体的所有暴露途径(空气、食品、饮用水、皮肤等),提供经这些途径的暴露人数、暴露程度及与之有关的污染源方面的定量数据。人体总暴露研究将为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提供新的数据库。本文介绍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包括个人暴露监测器的研制状况,人群抽样设计方法,暴露评价方法,人体暴露计算机模拟方法,国外今后的研究重点,并就我国开展这方面研究作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309.
3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