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蒋婷  鲍玥  李威  方荣业  史惠祥 《环境科学》2017,38(11):4632-4640
利用液相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零价铁/活性炭(nZVI/AC)复合材料,通过XRD、XPS、SEM、BET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理化特征等进行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反应体系、nZVI负载量、初始pH、投加量等对除锑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去除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液相化学沉淀法可成功制备nZVI/AC复合材料;在N_2氛围下,15%nZVI/AC投加量为0.2 g·L~(-1),初始pH为7.5(原水pH),反应2 h后,Sb(Ⅴ)的去除率达到76.2%,出水浓度仅为23.8μg·L~(-1);去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Fe~(2+)在该体系去除Sb(Ⅴ)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是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结合反应前后nZVI/AC表面Sb元素分析,去除过程主要依靠Fe(0)和Fe~(2+)的还原作用,将Sb(Ⅴ)还原成Sb(Ⅲ),并通过吸附作用去除.  相似文献   
32.
克拉霉素用量大、检出频率高、生态风险大,已被欧盟列为优先监测污染物.针对传统污水处理厂难以完全去除克拉霉素的问题,主要研究了UV/H_2O_2降解克拉霉素的效果和反应动力学,探讨了pH、天然有机质(NOM)和水中共存阴、阳离子对UV/H_2O_2降解克拉霉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UV对克拉霉素的光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0016 min~(-1).UV/H_2O_2对克拉霉素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克拉霉素的降解速率随H_2O_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H_2O_2浓度为40 mmol·L~(-1)时,克拉霉素降解的反应速率常数为0.0284min~(-1).克拉霉素与·OH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2.36±0.20)×10~(10)L·mol~(-1)·s~(-1).碱性条件有利于克拉霉素的降解;NOM(2~10 mg·L~(-1))会抑制克拉霉素的降解,且随NOM浓度增大而增大;共存阴离子CO_3~(2-)对克拉霉素降解无影响,HCO_3~-、NO_3~-、Cl~-会抑制克拉霉素的降解,抑制程度的大小顺序为NO_3~-HCO_3~-Cl~-;共存阳离子Ca~(2+)、Mg2+、Cu~(2+)、Fe~(3+)会抑制克拉霉素的降解,抑制程度的大小顺序为Fe~(3+)Cu~(2+)Mg2+Ca~(2+).  相似文献   
33.
医疗、工业、农业、科研、军事需要应用和发展核与辐射技术。应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们增长核与辐射的科学知识,正视它的作用。在科学应用的同时,合理有效地采取防护措施,保障人与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34.
多点进水A/O组合工艺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点进水A/O工艺+砂滤+活性炭过滤"联合工艺处理某高速公路新建服务区污水,处理能力500 m3/d,沉淀池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8978-1996)中一级标准,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要求。实践证明,采用多点进水A/O组合工艺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是完全可行的,污水经处理后完全达标,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5.
脱水红霉素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生态毒性效应尚不明确。因此,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lidos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脱水红霉素对绿藻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 h比生长率半数抑制浓度(E_rC_(50))和生长量半数抑制浓度(E_yC_(50))分别为0.267和0.117 mmol·L~(-1),属于中-低毒物质。脱水红霉素暴露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MDA含量具有重要影响。叶绿素a含量随脱水红霉素浓度升高而降低; SOD酶活性升高,但与脱水红霉素浓度之间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CAT酶活性和MDA含量随脱水红霉素升高而升高,说明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具有氧化胁迫效应。暴露96 h后,藻液中脱水红霉素的去除率随其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在脱水红霉素初始浓度为0.87 mmol·L~(-1)时,其去除率可达到43%。研究结果可为脱水红霉素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P是湖泊生态系统中很重要的生命元素,水生植物对于湖泊中P的生物化学循环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不同季节下洱海7种常见的沉水植物地上部分w(P),研究了洱海常见沉水植物地上部分w(P)的种间差异及季节性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洱海沉水植物地上部分w(P)总体呈正态分布,平均值为2.64 mg/g,范围为0.90~6.79 mg/g. 沉水植物地上部分w(P)的种间差异和季节差异显著,其中7种沉水植物地上部分w(P)平均值为苦草(3.32 mg/g)>轮叶黑藻(2.88 mg/g)>金鱼藻(2.72 mg/g)>微齿眼子菜(2.53 mg/g)>穗花狐尾藻(2.39 mg/g)>篦齿眼子菜(2.34 mg/g)>马来眼子菜(2.27 mg/g);季节间表现为春季(3.46 mg/g)>夏季(3.05 mg/g)>冬季(2.20 mg/g)>秋季(1.98 mg/g). 环境中w(P)、叶与茎生物量比值和生活史特征可能是决定植物地上部分w(P)的重要因素. 此外,由于环境中有效P含量较低,洱海沉水植物地上部分w(P)低于长江中下游湖泊.   相似文献   
37.
为确定轿车-电动两轮车事故再现系统对各参数的敏感性,根据一起实例,确定影响参数,设计并开展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分别获得影响轿车、电动两轮车和骑车人停止位置的参数敏感性排序;按是否使用敏感性排序结论,利用PC-Crash对另一起实例进行2次过程重建,以验证试验结果的可信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影响轿车最终位置的敏感性参数仅为轿车的减速度;影响电动两轮车、骑车人最终位置的敏感参数排序分别为:2车碰撞时的纵向夹角碰撞点驾驶员反应时间轿车车速碰撞时电动两轮车的质心高度轿车方向盘转角、轿车车速电动两轮车的速度2车碰撞时的纵向夹角碰撞点;根据敏感性排序指导此类事故仿真重建,能明显减小车速误差及各参与方的最终位置误差。  相似文献   
38.
39.
复合生物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投资、运营成本低、处理效果较好的组合处理系统。采用该工艺处理农村污水,出水各项指标达到排放标准要求。通过运行数据统计,吨水处理费约为0.31元,运行管理简单,适合农村污水处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微齿眼子菜与马来眼子菜对水深变化的适应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深与水位波动是影响湖泊中沉水植被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子。在洱海开展为期2个多月的原位实验,从大型浮台上悬挂吊盆模拟不同的水位梯度(2、4和6 m)和水位变化模式(水位上升、水位下降和水位波动)对微齿眼子菜和马来眼子菜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深梯度和水位变化模式对两种植物的生物量、株高、节数和叶片数具有显著影响,推测微齿眼子菜在洱海的临界生长水深约为5 m,马来眼子菜的临界生长水深为35 m;超过临界水深后两种植物生物量和叶片数下降、株高和节数不增长。在2 m初始水深处光照相对充足,生物量随时间稳定增长,水深增加(20 cm/6 d×60 d)对两种植物的生物量均未造成显著影响,株高和节数随水深显著增加,具有响应空间增长的潜力。在初始水深为4 m时,进一步增加水深(20 cm/6 d×30 d)会抑制微齿眼子菜生长,继后减少(-10 cm/6 d×30 d)水深仍无法使其恢复生长;但先减少水深后增加水深可以小幅促进其生长。在初始水深为4 m时,3种水位变化模式对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影响不大,但减少水深后增加水深可以小幅促进其生长。初始水深6 m抑制两种植物的生长,并导致马来眼子菜死亡。实验结果表明,微齿眼子菜比马来眼子菜对弱光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