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鄱阳湖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通过背景值调查与污染源解析,显示农村生活和种植业是鄱阳湖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采取集成式BMPs模式,将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合理搭配植物缓冲带、沟渠湿地、人工湿地,兼性塘等,实现氮、磷流失的有效拦截,达到有效控制示范区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目的,从而为鄱阳湖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借鉴。结果表明: BMPs系统污染物去除能力高,运行成本低。系统单位面积削减总量分别为CODcr 71017 kg、SS 11491 kg、TP 408 kg、TN 3593 kg、NO-3 N 474 kg、NH+4 N 1918 kg,而运行成本不到01元/t。整个系统中尤以表面流人工湿地减污效果最好,耐负荷冲击能力最强。沟渠湿地整体去污能力不低,但耐冲击负荷能力弱,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为加强减污效果,可通过完善生态系统尤其是挺水性植物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活动大众化、散客化、常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将更加强烈.基于传播学和公共产品等理论,通过对厦门市自助旅游者信息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从服务过程、服务内容两个方面构建和完善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理论框架,并对厦门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Biolog方法、最大或然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某采油区污染场地及周围土壤的污染特征、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均一定程度受到石油污染,污染场地土壤呈现以萜类、姥鲛烷及植烷等难降解物质为主的污染特征,其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总活菌数为1.73×1010个/g,石油烃降解菌数为...  相似文献   
14.
ZnO催化剂对苯胺光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以太阳光,氙灯为光源,ZnO为光催化剂,对苯胺光降解行为进行研究,考察了溶液的初始浓度催化剂量,溶液pH值对苯胺光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苯胺光降解符合准 级动力学规律,氧不足的条件下苯胺降妥的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15.
金属氧化物直接分解CO2成C的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各种类型的简简单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在H2还原活性化前后分解CO2成C活的性试验的结果,决定金属氧化物分解CO2活性的因素是氧缺位程度石结构及其含铁相。  相似文献   
16.
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超滤膜法研究了澳门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特性 .结果显示 :1)澳门水源水中总有机碳 (TOC)的主体有机物分子量在 10 0 0以下 ,传统工艺对这类水体的有机物去除效率较低 .2 )澳门水源水中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主要与分子量小于 10 ,0 0 0的有机物相关 .3)三种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BDOC TOC比率的变化也非常大 ,表明能有效控制TOC的水处理工艺未必能够导致相同的BDOC处理效果 ,所以不一定可以有效保证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4 )澳门水源水中有机物含量很低 ,不必增加其它工艺来控制水中有机物 ;如果在水源水质恶化的突发事件情况下 ,可以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方法加以控制 .  相似文献   
17.
为了便于低成本、快速地检测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本研究以前期构建的UV敏感菌株为监测菌,对多种已知化合物的遗传毒性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菌株对遗传毒性化合物可快速产生响应,与化合物孵育0.5 h后裸眼即可观察到菌液浊度发生变化,且受试菌菌液浊度呈现剂量依赖的特点.剂量效应曲线计算表明,该菌株对两性霉素B、氯化苄、克菌丹和萘啶酮酸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32 mmol·L~(-1)、0.11 mmol·L~(-1)、0.07μmol·L~(-1)和2.14μmol·L~(-1),均低于欧盟标准遗传毒性测试方法——SOS/umu方法.进一步建立了Cr(VI)的剂量-效应标准曲线,为评价复杂样品的遗传毒性强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选择.利用该方法对3个环境水样进行了测试,其中一个水样在浓缩200倍后可诱使测试菌发生SOS响应,其Cr(VI)等效剂量浓度为0.08μmol·L~(-1) Cr(VI).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应用于环境样品遗传毒性定性与半定量初筛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马会强  吴束  李爽 《环境工程》2016,34(8):182-186
研究了柴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中3种典型多环芳烃污染物萘、1-甲基萘、2-甲基萘在改性泥炭上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结果表明:10℃低温条件下,Freundlich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萘、1-甲基萘、2-甲基萘在改性泥炭上吸附与解吸行为,并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萘系物Koc、Kf大小顺序为2-甲基萘>1-甲基萘>萘,且均随着污染物Kow增大而增大;萘系物在改性泥炭上均存在明显解吸滞后现象(HI>0.21),解吸滞后程度大小顺序为2-甲基萘>1-甲基萘>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萘环上甲基数量增加或α、β碳位序变化,萘系物在泥炭上分配及吸附能力变大,相应,解吸速率降低,解吸滞后程度变大。  相似文献   
19.
沐浴着初春的阳光,我们走进历史悠久的辽西北地区。走过悠悠岁月,辽西北这个在辽宁经济版图上长期被边缘化的地区,一度成为经济发展落后的代名词,如今在“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推动下开启了新的纪元,古老的辽西北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社区发展关系紧密,如何统筹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总结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基础上,从建立社区沟通与参与机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改善社区社会服务水平、弘扬传统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五个方面为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本研究旨在推动自然保护区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