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采用温室盆栽法考察施入不同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以及砷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种类生物炭均可提高土壤pH,同时生物炭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改良土壤性能.4种生物炭对pH影响大小依次为KOH改性生物炭(BC4)>零价铁改性生物炭(BC3)>玉米秸秆生物炭(BC1...  相似文献   
132.
采用自主设计的污泥生物干化实验装置,研究了造纸污泥生物干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物料配比和评价参数(温度、pH值、含水率、挥发性固体、ATP含量和淀粉分解菌数量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实验获得生物干化的最优物料配比为:淀粉(25g/500g)、锯末(40g/500g)、接种量(15mL/500g)和磷酸二氢钾(5g/500g)。造纸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物料温度、pH值、含水率、挥发性固体、ATP含量和淀粉分解菌数量等指标变化规律性强,效果指示性明显,均可作为污泥干化效果的表征参数。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污泥温度达到47.8℃,经过7d生物反应后,含水率降低到50.3%,挥发性固体降低到49.5%,生物干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3.
对新型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详细的燃烧调整措施,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不能安全经济运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4.
剩余污泥处理与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新的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建立,剩余污泥的排出量越来越大,这些污泥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重金属、病原菌等,污泥的资源化主要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合成PHAs、生化纤维板、可燃气体等,实现变废为宝,这也是剩余污泥处理和资源化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5.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众多大气环境问题。城市化不仅造成了如热岛效应等城市周边气候的变化,还带来了酸雨频发、空气颗粒物污染加重和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等城市环境问题。对此,应当从科学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环境管理与污染治理,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等方面入手,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36.
根据2004—2009年春季(5月)、夏季(8月)对长江口的监测调查,比较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该海域硅酸盐(DSi)、无机氮(DIN)、无机磷(DIP)浓度变化趋势,营养盐结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后,DSi、DIN的浓度分别呈现出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DSi在6年间下降了约63.37%,DIN增加了约3倍多,DIP的浓度则呈微弱波动.蓄水后营养盐结构N∶P值呈上升的趋势,而Si∶P值和Si∶N值则呈下降的趋势,根据化学计量营养盐限制的标准,营养盐结构趋于不平衡,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为P,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并可能引起长江口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7.
雨水径流中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影响城市水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揭示城市不透水路面雨水径流(pavement runoff,PR)和绿地雨水径流(greenland runoff,GR)中DOM组分特征及其来源上的区别,应用具有超高分辨率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er,FT-ICR-MS)对两者的DOM分子化学多样性进行表征,并从DOM分子化学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分子累计到达饱和状态下,PR-DOM的分子累计数量(12498种)远大于GR-DOM(7015种),其分子分布(150~750)比GR-DOM(150~850)更为集中,且相对分子质量普遍小于GR-DOM;②根据分子组成及其相关性分析,PR-DOM和GR-DOM的组分及来源存在明显差异.PR-DOM组成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其主要成分(CHOS)中含有大量可能来源于人为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的磺酸类物质,且显著存在的脂肪族成分的主要来源应为交通污染.而GR-DOM组成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其主要成分(CHO)以NOM为主,且大部分高度不饱和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降雨对土壤表层植物残体降解所形成的腐殖质的冲刷.  相似文献   
138.
建筑物影响下大气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辉  张宁  李磊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7):1824-183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3.26提供的大涡模式和国标推荐的AERMOD模式分别对方形建筑物影响下的大气污染物扩散进行了模拟,通过与风洞实验结果的比较,对各模式的模拟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涡模式对污染物散布特征的模拟与风洞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对建筑物顶部、空腔区和尾流区等区域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模拟效果均处于可接受水平;AERMOD模式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偏离较远,尤其是对空腔区污染物散布的模拟能力较差,误差较大.与大涡模式Y/H =0平面流场模拟结果对比(H为建筑物高度),AERMOD模式对风场的假设未能客观地反映建筑物附近气流变化的基本特征,是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建议结合大涡模式订正,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9.
利用机械生物反应器(JSR)处理后产生的高浓度水解酸化相浆液对厌氧反应器进行调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垃圾浆液酸化程度较高,pH和VFA分别为4.9和15 720 mg/L。对这种浆液,采用0.5 kg COD/(m.3d)的启动负荷较合理,每3天增加0.5 kg COD/(m.3d),15 d后,系统运行稳定。厌氧出水sCOD平均值为870 mg/L,VFA从527 mg/L降低到407 mg/L,pH从6.8升高到7.3,而沼气中CH4百分含量从20.9%升高到77.3%。另外,氨氮和碱度在调试阶段出现累积效应,氨氮从58.1 mg/L升高到134 mg/L,碱度从780 CaCO3mg/L升高到1250 CaCO3mg/L。因此,启动负荷的选择以及整个调试过程中pH、VFA、碱度和CH4含量的监测对厌氧调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0.
结合储罐灭火应急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对火灾扑救过程中消防水的合理使用和平衡控制,特别是事故罐、相邻罐的冷却隔离提出了建议措施,为常压储罐火灾的控制和扑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