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01.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更好地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为生存环境带来新的发展之路.我们应该充分结合计算机技术优势,创造更优质的生存环境,提高环境保护质量,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2.
高效絮凝菌的细胞融合及产絮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含油废水处理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到具有絮凝特性的絮凝菌株F2、F6,絮凝率在80%以上.对絮凝菌F2、F6的絮凝基因进行基因定位.首先对菌株F2、F6进行药物抗性遗传标记选择,然后提取质粒,其中F6无质粒,则絮凝基因在染色体上;F2有质粒,将具有絮凝特性的菌株F2的质粒转化到无絮凝特性的受体菌DH5α细胞中,最后对转化菌进行絮凝特性检测.结果表明,转化菌株的絮凝效果明显低于原始亲株F2.初步判断F2、F6絮凝基因定位于染色体DNA上,不在质粒上.因此,为了提高絮凝菌的絮凝效果,利用高效产絮菌株F2、F6作为亲本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对融合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融合子进行絮凝测定.实验结果确定了青霉素GK的最适浓度,F2为0.6 u·mL-1、F6为0.1u·mL-1,得到了相应的原生质体及融合子;经絮凝试验对融合子的验证,结果表明,数株融合子表现出产絮特性,融合子絮凝效果与亲本菌株F2、F6相当.  相似文献   
103.
兼氧、好氧污泥对对苯二甲酸的生物吸附及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连续试验方法培养的未驯化兼氧、好氧污泥对TA的吸附、解吸规律。结果表明,TA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解吸规律符合Freudlich等温方程,该方程能较好的预测好氧反应器污泥对TA的吸附量;活性污泥的Freudlich吸附常数和解吸常数不同,表明污泥的生物吸附是一部分不可逆过程;好氧污泥对TA的吸附量大于兼氧污泥。连续试验过程中,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对TA的去除机制主要是生物降解作用,而不是生物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LCA中清单分析数据的获得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清单分析是LCA继目标界定后的一步重要操作,工业量极大,本文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开发了一套获取产品LCA清单数据的方法,介绍了通过行业污染系数获取产品的社会数据以及借助企业生产的质量流程图收集和检验企业数据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05.
近地层氮氧化物和臭氧的区域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地层氮氧化物和臭氧的区域分布研究方法,使用简化的区域尺度大气污染物传输模型和光化学反应模型,模拟计算了1990年中国主要城市排放氮氧化物的情景下,夏季(7月)主要城市的氮氧化物和相应的臭氧在近地层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106.
席德立 《环境科学》1990,11(4):75-80,74
本文根据工业本身的功能从工业生产和环境关系的角度考察了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指出采用无废工艺乃是工业发展的最新模式,是谋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介绍了无废工艺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举例论述了其实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7.
观察新型五孔PVDF共混改性纤维膜SEM形貌特征,采用逐级通量法测定PVDF/PMMA和PVDF/TPU共混改性膜的临界通量,研究在次临界和超临界通量下A(PVDF/PMMA)与B(PVDF/TPU)2种管式膜组件的过滤和抗污染性能,并在次临界通量下处理地表水。结果表明,PVDF共混改性膜具有优良的微观结构,且膜B性能较好;膜A、B的临界通量分别为12 L/(m2.h)和10 L/(m2.h);膜组件B比膜组件A抗污染性能好。次临界通量下膜组件的运行比超临界通量下的稳定。与采用单独超滤处理某市地表水相比,2种膜组件采用混凝+超滤工艺的运行处理效果更好,且膜组件B比膜组件A处理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8.
新型五孔超滤膜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五孔中空纤维膜与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集成处理城市污水.结果表明:COD、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66%、99.02%和81.08%,出水UV254<0.2 cm,BOD5<2 mg/L,平均浊度为0.10 NTU,未检测出粪大肠杆菌和SS;出水水质可达到回用水要求,可省略后续的深度处理工艺,彻底消...  相似文献   
109.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对城市承受地震灾害的能力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薄弱环节,是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设定多层次指标体系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AHP)用于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体系中,其中考虑了信息不全的AHP和不确定的AHP,该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层次上逐步分析,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研究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生长阶段(林龄3.5—5.5 a)所处小流域的降水产流特征,有助于了解桉树生长过程的生态水文效应,对修订桉树人工林经营方案中注重提高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有重要参考意义.以广西南宁桉树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南宁桉树生态站)的闭合尾巨桉林小流域为试验区,在小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