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应用新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中的研究传统理论分析了环境科学形成和发展,论述了环境科学研究传统的建立和进化;并对理论环境学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2.
锂离子电池过充爆炸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充是导致电池爆炸的一种常见原因,分析过充与电池爆炸的关系及过充所导致的电池爆炸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极其重要.以10 Ah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倍率过充方式刺激锂离子电池,利用高速摄影仪、红外热像仪和压力传感器来记录该锂离子电池爆炸、燃烧的图像、温度和压力.结果表明:电池在过充的过程中,其温度变化分为3个阶段;发生爆炸后,电池的能量主要以燃烧的形式释放,燃烧的火球面积高达770.64 cm2;距电池爆炸15 cm处,最大压强为0.03 MPa,可见电池爆炸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相似文献   
63.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科学中实用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其核心内容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三项环境管理制度之一,在中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它对控制环境污染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定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科学系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主干课程,《环境质量评价》教学内容应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环境问题、评价环境质量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教学中多以讲授方法为主,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  相似文献   
64.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也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特大型城市。2005年,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2804.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50958元,接近上海51474元的人均水平,已经成为了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力量。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无锡市也面临着土地和能源紧张、人口压力增大、环境污染等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力图通过研究分析无锡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揭示无锡市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变迁规律,为可持续发展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65.
平原区交叉口安全分析与改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平原区公路交叉口事故多发的现状,笔者对平原区公路交叉口与山区公路交叉口进行对比,指出平原区公路交叉口具有数量多、范围大、车速高的特点;同时分析平原区公路事故情况,指出平原区公路交叉口事故多发的主要致因是缺乏渠化、路权不清,车速过高和视距不足;提出了交叉口安全保障的一般措施,并具体介绍了明确路权、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和增加交叉口行车视距的方法。除介绍了平原区公路交叉口的一般处置措施外,笔者还将平原区公路交叉口分为大型交叉口、村镇交叉口和小型交叉口,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交叉口的特点,从标志、标线、减速丘、薄层铺装、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6.
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条件估值法及应用原则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军  杨凯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834-843
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是当前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条件估值法C(VM)在国外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较为完善并已成为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评估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但由于缺少一套完备的原则框架加以指导,国内具体实证研究存在不同的问题和困惑。论文系统回顾了条件价值法的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基于国际上已建立的CVM原则并结合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的实际情形,提出了当前国内CVM研究可供遵循的9条建议性原则,涉及问卷设计与预调查、调查实施、数据分析和费用效益分析等各步骤。以此为基础对国内CVM价值评估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最后指出,环境资源价值评估CVM研究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可能还不止于所建原则,具体操作过程可能需要适时适地地调整并需要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67.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上海市1991~2000年间完成的36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用环境影响评价(EIA)启动时间、替代方案分析、累积影响分析、公众参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清洁生产分析6个指标构建EIA有效性评估体系,评估了过去10年来的上海市EIA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EIA政策体系存在一定缺陷,对一些EIA法规条例的执行不够严格;EIA导则中的一些技术方法的规范性不强,应用中的差别性较大;EIA中各行为主体的协调性不高,EIA工作的管理运作过程不够通畅.最后提出了改进EIA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
近10年来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组分中,以塑料为代表的包装废物的组分份额上升趋势尤为显著;上海GDP持续高速增长,但单位GDP城市废弃物清运量的下降率却显著低于GDP的年均增长率,一定程度上说明环卫行业的投资渠道较为单一,缺乏竞争和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上海各类废弃塑料主要流向江浙一带,进行小规模低技术层次的加工处理,容易形成隐蔽的废品交易暗流;造成“白色污染”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基于生产者责任的市场调控机制,社会化的回收体系薄弱;上海从2000年10月起,对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回收处置建立了基于生产者责任的市场机制,由于一次性塑料饭盒的区域回收网络建设滞后,实施的效果有效但仍有限.  相似文献   
69.
镀铜废水中由于存在酒石酸钾钠可与Cu2+形成酒石酸钾钠铜配合物使Cu2+的处理变得困难,为提高镀铜废水中Cu2+的处理效果,文章以聚丙烯酰胺(PAM)、甲醛、氢氧化钠、巯基乙酸(TGA)为原料,经羟甲基化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制备出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化羟甲基聚丙烯酰胺(MAMPAM).分别以单一含Cu2+水样以及含Cu2+、酒石酸钾钠的混合水样为考察对象,研究MAMPAM对水样中Cu2+的去除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絮凝最优水力条件:快搅时间1.0 min,快搅速度160 r/rmin,慢搅时间20 min,慢搅速度30 r/min.MAMPAM对Cu2+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于单一含Cu2+水样中,当水样pH值为3.0~6.0时,Cu2+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增加而升高,Cu2+的最高去除率为92.12%.酒石酸钾钠的存在对MAMPAM除Cu2+具有促进作用,当混合水样初始pH值为4.0~6.0时,随着pH值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MAMPAM对混合水样中Cu2+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8.84%.絮体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单一水样和混合水样中螯合絮体MAMPAM-Cu的分形维数与Cu2+的去除率之间均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大气CO2浓度逐渐增加和稳定高浓度处理对水稻秸秆在后茬冬小麦田土壤中分解特性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设置3个浓度水平——背景大气CO2浓度(CK)、每个生长季CO2浓度比CK逐渐增加40 μmol/mol(T1)、每个生长季CO2浓度均比CK高200 μmol/mol(T2),处于上述3个浓度水平下连续3个生长季的水稻秸秆处理编号分别用CK-OTC、T1-OTC、T2-OTC表示,第3个生长季T1-OTC的CO2浓度为120 μmol/mol,3个生长季中前两个生长季处于开顶箱(OTC)外且第3个生长季处于OTC内的处理分别表示为CK、T1、T2.将不同处理下的水稻秸秆埋入麦田土壤中,于填埋后30、60、84、119、149 d测定剩余秸秆的质量以及总碳(TC)、总氮(TN)含量.结果表明:填埋后30 d不同处理下秸秆的分解率为33.2%~38.2%,至149 d填埋结束,不同处理下秸秆的分解率为57.3%~60.3%.填埋试验后期(填埋后84、119、149 d)的秸秆分解率与粗纤维含量之间存在显著(P < 0.05)或极显著(P < 0.01)相关关系.T1、T2处理下水稻秸秆在分解过程中的TC含量与CK无显著(P>0.05)差异,而OTC-T1处理下水稻秸秆在整个分解阶段的TC含量显著(P < 0.05)高于CK,且在填埋后60~119 d这一阶段T2处理下TC含量与OTC-CK处理之间存在边缘显著(0.05 < P < 0.10)差异.所有处理下的TC含量在填埋后比填埋前均明显降低,特别是对于TN含量而言,大部分处理下TN含量均随时间的线性增加程度达到极显著(P < 0.01)水平,C/N均在分解过程中随时间呈线性降低趋势(P < 0.05).研究显示,一个生长季尺度上CO2浓度的升高会提高秸秆分解率,秸秆分解过程中TC分解速率比TN快,从而造成C/N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