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1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453篇
安全科学   404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261篇
综合类   1520篇
基础理论   248篇
污染及防治   256篇
评价与监测   112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10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餐厨垃圾和绿化废弃物混合堆肥的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餐厨垃圾和绿化废弃物堆肥作为种植基质,研究了其不同堆肥比例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不同基质组分别施用后,黑麦草各项生长指标(植株高度、盖度、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干重))均良好,其中2#基质(80%土壤+20%堆肥)施用效果优于1#(90%土壤+10%堆肥)和3#(70%土壤+30%堆肥)基质。对比不同堆肥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发现,(80%+20%)堆肥6处理的黑麦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大,分别约为40 g和28 g,第三茬草地上生物量(干重)与对照组相比增幅为164.3%,盖度达到了98%。本研究确定了堆肥和土壤的最佳配比以及最佳堆肥类型,不但可以解决其资源化再利用的问题,而且植物生长良好,表明该技术在城市绿化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2.
采用臭氧/活性炭联合工艺对焦化废水A2/O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臭氧投加量、活性炭投加量及使用次数、反应时间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的使用可显著提高臭氧对焦化废水COD的去除率,在溶液初始pH值为10.25、臭氧投加量为7.5 mg/min、活性炭投加量50 g/L、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73.51%。同时,在活性炭重复使用10次时,COD去除率为70.85%,仅降低了2.66%。  相似文献   
983.
流化床中污泥干燥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污泥为原料在气固流动流化床干燥器内进行了污泥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考察流化风速、送风温度、联合干燥热量配比的变化对干燥强度、干燥热效率及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化床污泥干燥最佳流化风速为1.48 m/s左右;随着流化风温的升高,干燥强度和干燥热效率逐渐增大,但增幅减小;单独的加热管干燥和流化风干燥的干燥热效率均较低,分别为33%和45%左右。在相同总输入热量下,随着内置加热管输入热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干燥热效率、干燥强度和平均传热系数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984.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制定科学的总量分配方案,是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本文从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分配的定义出发,对总量分配原则和环境容量的最新概念做了介绍,把河流和海洋领域的总量分配方法作了概述和比较。最后提出了开展总量分配分级体系研究,加强重点河段和海域环境容量季节变化研究的建议。本文对深入开展水环境领域污染物总量分配的研究,推动陆海统筹的总量控制制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85.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模拟苯酚废水,考察了废水pH以及HCO3-、CO32-、HPO42-、H2PO4-和叔丁醇等·OH抑制剂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酚降解率随废水pH的增大而增大;当废水pH=11时,降解25 min后苯酚降解率达到99.55%,比废水pH=5时提高了50.12百分点;CO32-和H2PO4-对·OH的抑制作用分别强于HCO3-和HPO42-;当叔丁醇质量浓度由0增至50 mg/L时,苯酚降解率由99.55%降至69.19%。  相似文献   
986.
以古运河镇江段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时空变化以及3种酶活性与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氮磷阴离子浓度及上覆水水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镇江古运河表层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时间和区域性差异,枯水期(12月)各酶活性较高,分别介于0.29~0.32 mg/(g·24 h)、0.13~0.19 mg/(g·24 h)、3.05~5.21 mg/(g·24 h);丰水期(5月)各酶活性较低,变化范围分别为0.18~0.29 mg/(g·24 h)、0.08~0.14 mg/(g·24 h)、2.95~3.64 mg/(g·24 h)。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古运河表层沉积物酶活性在枯水期差异较大,丰水期差异较小,各酶活性与其相关离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与上覆水的水质呈正相关。3种酶活性可被作为判断古运河镇江段沉积物富营养化负荷的参考性指标,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还可作为评价古运河镇江段水质的参考性指标。  相似文献   
987.
蒙自矿冶重金属冶炼废水深度处理工程主要对含重金属污酸和酸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针对原有中和处理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工程在石灰中和处理的基础上新增电絮凝处理系统、化学沉淀微滤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工程实践表明,该深度处理工程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废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经过处理后的水可全部用于生产系统,实现零排放,同时为冶炼行业重金属废水治理和污染控制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88.
区域贫困是世界各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在我国农村贫困现象主要表现在连片特困区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边疆地区农村贫困在地理和人口的分布上更加突出,就其产生的维度而言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落后与地理条件恶劣两大方面,边疆地区特别是与外界接壤区域社会、经济、人口等背景尤其复杂,使得边疆农村社会发展、地理条件与贫困发生的理论研究和我国当前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时代特征密切相连。当前中外研究区域农村贫困的文献较多,从内容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割裂区域社会发展与地理条件之间的联系,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偏重于整体定量分析,本文通过2006-2012年新疆边境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面板数据,采取面板分位数条件回归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因素如何影响边境县市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贫困发生,研究结果显示:1模型整体分析表明,一线居民守边、农业产值比重等社会发展因素对农民增收和减贫都有显著作用,教育年限、扶贫资金因素显著减缓农村的贫困。平均海拔、人均林地和矿产资源等地理条件因素显著影响农民收入和农村贫困,但作用方向不完全一致。2不同分位数点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分位数点各因素作用的力度不同,譬如扶贫资金在0.75,0.9高分位点对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对贫困减少的作用更大,以及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减贫效应更显著。3从社会发展和地理条件两大维度结合上分析,社会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消除区域不利地理条件的贫困效应。为此本文提出边疆农村的脱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和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和一刀切,从而跳出"扶贫陷阱"的怪圈。  相似文献   
989.
建立生态站图库的第一步是数字化地图。GenaMap的硬件平台是Sun20工作站和Cal34480数字化仪,软件平台是Sun的操作系统Solaris2.5主要介绍Cal34480数字化仪与GenaMap在Sun操作系统Solaris2.5的软件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990.
海南昌江石碌钴铜矿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环境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钴铜矿尾矿库环境特点,分别采集了矿砂、背景土壤、废水、纳污水体和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钴铜矿尾矿库的土壤受As和Cu污染严重,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废水经过尾矿库沉淀处理后,SS、As、Cu、Co、Fe等监测指标均有所降低,尾矿库起到沉淀吸附处理作用;纳污河流石碌河水质良好;尾矿库内自然生长的菖蒲和水竹均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污染,尾矿库内的甘蔗中Cr、Pb含量均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表明尾矿库内不宜种植可食用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