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308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01.
发酵产氢已经建立和应用了一些动力学模型.对描述批次发酵产氢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描述各种因子对其影响的动力学模型,以及探讨基质降解速率、产氢细菌(HPB)生长速率和产物形成速率关系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综述分析.分析表明,改进的Gompertz模型被广泛用于描述批次发酵产氢过程;Monod模型则广泛应用于描述基质浓度对基质降解...  相似文献   
502.
苯乙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标准实验动物大型蚤(Daphina magna)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探讨苯乙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苯乙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大型蚤和斑马鱼随增加在含苯乙烯溶液中的暴露时间,半致死浓度呈下降趋势,反映大型蚤和斑马鱼对苯乙烯毒性的耐受程度随时间降低。苯乙烯对大型蚤和斑马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11.35mg/L和121.04 mg/L。本试验分别通过每6h和每4h换水一次获得各时间段的大型蚤和斑马鱼的LC50值,由于在6h和4h内各浓度组中苯乙烯还存在较强的挥发,因此实际的致死浓度小于试验获得的大型蚤和斑马鱼LC50值。根据苯乙烯的毒性和遵循最敏感的原则,苯乙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浓度应低于0.11 mg/L。  相似文献   
503.
生态补偿机制是十九大确立的重要制度选择和政策措施,然而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是否有效却缺乏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本文立足于长三角地区,利用IPAT系列模型作为构建模型变量的理论基础,应用合成控制法和断点回归相结合的方法检验了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以及效果的持续性。合成控制法从基于反事实的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用断点回归分析确认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引起的断点的存在,而断点回归的分析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了因果推断。为了使得分析结果更为稳健,本文进一步借助安慰剂检验以及Bootstrap安慰剂检验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模型结论表明,长三角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是有效的。相对于上海市,浙江和江苏两个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做因果推断,结果显示,经济包括隐性经济的发展、工业占比的提高、能源使用的增加以及人口密度的提升会加剧环境污染,依靠研发水平降低环境污染水平的途径仍需进一步探索,而适度的环境管制可以降低环境污染。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其他地方进一步推行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04.
随着城镇化进展的快速推进,城市的商场、地铁、图书馆,机场等公共场所都大量运用了自动扶梯.特别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铁、机场等场所更为广泛和频繁,自动扶梯的安全重要性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分析自动扶梯非操纵逆转发生的主要故障原因;其次分析检规和标准对于非操纵逆转的要求;再次分析了目前主流的几种保护方法并阐述了其优缺点,最后从加强制动器和主驱动装置的维护保养、定期检验加入有载制动实验和增设附加制动器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05.
城市污泥农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污抛连续农用情况下土壤环境质量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对河南省1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样本中的重金属(Pb、Zn、Cu、cd、Cr、Ni)质量比进行分析,利用重金属积累率推算污泥农用数年后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其单项和内梅罗污染指数.结粜在明,在每a施用当地城市污泥30t/hm2的条件下,保证土壤污染等级在安全和警戒限内时,有10个点的污泥可以连续施用5 a,6个点的污泥可以连续施用10a,20 a后可能造成所有地市土壤被污染.研究表明,污泥连续农用土壤存在很大的Cd、Zn污染风险;要保持土壤环境二级质量标准,土壤污泥的使用年限要远小于设定的年限.  相似文献   
506.
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2种沉积物标样SRM 1944和SRM 1941b为研究对象,建立并优化了QuEChERS结合HPLC测定沉积物中14种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方法,并与传统索氏提取进行比较。优化后的QuEChERS方法:样品经乙腈浸泡后,超声15 min,漩涡振荡3 min,以NaCl和无水MgSO_4盐析,提取液经PSA净化后经HPLC-FLD测定。该条件下14种PAHs的方法检出限为0.5~5.0μg/kg,SRM 1944和SRM 1941b中PAHs回收率分别为73.4%~104.9%和71.9%~96.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7%~3.45%和0.87%~3.05%。索氏提取SRM 1944与1941b回收率分别为78.9%~109.3%和80.9%~108.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6%~10.3%和1.27%~10.8%。优化后的QuEChERS回收率与索氏提取较为接近,但具有更高的精密度。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海洋沉积物提取,PAHs测定值与索氏提取较为接近。优化后的QuEChERS方法满足批量沉积物样品中PAHs的快速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507.
为了解某再生铅企业厂区土壤和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96个土壤样品和4个地下水样品,定量分析了其Pb,Cd,As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Cd、As、Pb超标率分别为67.0%,35.1%,11.7%,在厂区呈现局部富集现象,最大值是土壤背景值的几十倍乃至数千倍;在垂直方向上由于Pb,Cd,As在土壤中迁移率较低,其值随深度增加呈总体下降趋势;该区域地下水中Pb,Cd,As值远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值。  相似文献   
508.
DMPP对氮素垂直迁移转化及淋溶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自制模拟原状土柱装置,进行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4-dimethyl pyrazole phosphate ,DMPP)对氮素淋溶效应试验,探讨其对氮素垂直迁移转化及降低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添加1%的DMPP后,与不添加DMPP尿素相比,在60 d内能有效抑制土壤铵氧化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20 cm以上耕作层土壤水铵态氮的浓度,降低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浓度;20 cm以下深层土壤水铵态氮的浓度与未加DMPP的处理无显著差异,并没有明显导致铵态氮的垂直迁移;深层土壤水硝态氮的浓度显著低于未加DMPP的处理,明显降低硝态氮垂直迁移的淋溶损失;随施氮量增加,添加DMPP尿素的处理,60 d内土壤水中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浓度在40 cm以下深层剖面并没有明显增加,其垂直迁移的淋溶损失差别不大.常规尿素添加1%的DMPP,可以调控土壤氮素的迁移转化,有利于土水环境的保护,降低对地下水氮素污染的潜在风险,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09.
本文对介绍硅线石选矿废水的处理工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10.
南京地区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采集了南京市5县4郊5个环境单元(矿冶区、交通干线、工厂周边、污灌地、农产品基地)共100个样点的农田土壤及部分蔬菜样品,测定了重金属(Pb、Cu、Zn、Cd)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土壤Pb、Cu、Zn、Cd 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6.1~4 138.8、16.5 ~3 375.1、46.0~3 587.6、0.09~17.61 mg/kg。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以矿区周边农田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污灌地和公路沿线农田, 部分农产品基地存在轻度Cd污染,工厂周边农田土壤污染相对较小。19个样点的青菜地上部重金属Pb、Cu、Zn、Cd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1~7.11、5.04~76.42、36.8~364.3、0.04~2.96 mg/kg,同样以矿区周边污染农田的青菜样本重金属含量最高。青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含量和总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不合理的矿业开采和冶炼是导致南京地区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