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可持续消费评价模型,并对2 0 0 0年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行为的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消费行为对生态影响的贡献。结果发现,2 0 0 0年中国城市家庭消费的生态影响主要来自与交通相关的消费行为,其次是食品和居住消费  相似文献   
52.
任景明  ;王如松 《绿叶》2007,(12):16-17
进行政策层面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国家动议和政府决策。《环境影响评价法》(草案)提交人大审议时是包括政策的,但经过反复研究协调,删去了关于对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目前在决策层的认识方面有没有进展呢?现在开展政策层面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具备可行性呢?任何具有政治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的计划和  相似文献   
53.
应用生态系统演替原理,选取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白栎(Quercus fabri)、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小叶栎(Quercus chenii)、榔榆(Ulmus parvifolia)、紫楠(Phoebe sheareri)和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8种乡土树种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南山铁矿排土场进行定植试验.定植后3 a小叶栎高度达(194.89±2.71) cm(平均值±标准误,下同),比移栽时增加119.89 cm,平均年增高39.96 cm,高度最小的紫楠也达(72.67±2.91) cm,比移栽时增加了62.67 cm,平均年增高20.89 cm;地径最大的榔榆已达(3.87±0.11) cm,最小的紫楠也达(1.27±0.15) cm,说明在人工管理条件下,这些植物生长良好.观测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树种比常绿阔叶树种定植成活率高,株高和地径增长速度也较快,是该地自然群落恢复的重要候选树种.  相似文献   
54.
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及生态产业方法在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城市是一类具有经济高产生态高效的产业、系统负责社会和谐的文化、结构健康生命力强的景观的行政单元.其建设目标是通过规划、设计、管理和建设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来实现结构耦合的合理、代谢过程的平衡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消费行为和决策手段,实现在当地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可持续的、健康的人类生态过程.体制整合、科技孵化、企业投资、公众参与和政府引导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方法.清洁生产和生态产业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在搞好技术和管理的同时,怎样在局地和区域生态系统尺度上整合生产、消费和还原功能,建设一类和谐的生态景观,企业的空间和城市尺度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55.
产业转型的生态系统工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必须从观念、管理和技术3个层次上,加快传统产业改造、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生态转型和建立生态产业。结合大量案例,论述了发展生态产业的原则和策略,主要有:以市场为导向,生态与整体最优,竞争、共生、自生、再生相结合,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3原则,发挥区域优势,加强结构与功能的弹性和自我调节,硬件、软件和心件的耦合,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56.
能源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负效应,依据各种能源产生的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不同影响,采用效应当量法进行测度,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该地区能源消费给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7.
日照阳光生态市建设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辨识、系统模拟、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找出了日照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导因子、限制因子和存在问题,弄清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过程,提出了日照市人口、资源、环境与产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8.
扬州生态市建设中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扬州根据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通过对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分析,形成市域范围内的生态敏感地区分布图,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在沿江地带,根据自然演变和经济发展,提出扬州沿江地带保护自然发展动力轴线、强化经济轴线的总体布局;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廊道建设情况,提出在中心城区沿润扬大桥北接线建设1km的环城绿色廊道,建设城市东西方向的3条绿色廊道和南北方向的两个楔形开放空间,同时沿主要的水网建设沿岸防护廊道,形成作为城市冷桥的绿色网络结构,把城市和郊区联系在一起,加强空气的流通并减轻、预防热岛效应和其他城市弊端。  相似文献   
59.
中国家庭消费的生态影响——以家庭生活用电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生活部门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2%,以电能消费为例,用生命周期方法计算了中国家庭1985年和1998年因生活用电而间接产生的CO2、SOx和烟尘的排放。结果发现,与1985年相比,1998年3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对全国的贡献率分别增加了5.06%,5.16%和3.57%。说明在中国开展家庭消费生态影响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日照市生态产业园发展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日照市的产业现状,提出了日照市建设生态产业园的初步设想和生态产业园孵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