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6篇 |
综合类 | 86篇 |
基础理论 | 13篇 |
污染及防治 | 11篇 |
评价与监测 | 1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由于氮、磷肥料过量施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和富营养化现象,而且这种污染问题在稻田区域更加明显.因此,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通过对2018年和2019年田间实地监测,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成都平原区不同施肥量以及秸秆覆盖对湿沉降和地表径流氮和磷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沉降氮养分主要以铵态氮存在,磷养分主要以可溶性总磷存在,氮和磷沉降主要发生在6~8月这3个月.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正比,而地表径流氮养分浓度与降雨量呈反比.在2018年和2019年,增氮处理TR3总氮流失量分别为4.75 kg·hm-2和2.68 kg·hm-2,比常规处理TR1流失量增加26.73%和43.32%,是流失量最高的处理;减氮处理TR4总氮流失量分别为2.91 kg·hm-2和1.37 kg·hm-2,比常规处理TR1流失量降低了36.33%和26.74%,是流失量最小的处理.优化施肥处理TR2和减氮处理TR4能够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磷素的流失,集中高强度降雨会降低地表径流总磷中颗粒态磷的含量.氮养分的流失主要集中于7~... 相似文献
42.
流域综合水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小流域的水文特点和实际要求,建立了流域综合水质模型,即河流水质模型、水库水质统计模型、输入响应模型、富营养化模型和非点源污染模型5个子模型。并对河流水质模型加以改进,增加了模拟COD和底泥泛起功能。完成了保护水源地的决策性水质模型。模拟和计算了流域内农业生产和污灌等造成的非点源污染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43.
离岸堤等海岸防护工程会引起波浪的绕射和折射,改变海岸区域的水动力情况。针对XBeach模型进行扩展以提高波浪绕射作用下波浪场、流场和岸滩演变的预测精度,并利用双突堤绕射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开展了坡度为1∶50的理想平直海滩(含离岸堤)的演化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岸滩演变更加合理。基于拓展的XBeach模型建立了考虑工程量的离岸堤群防护效果评价体系,同时在特定条件下对口门宽度及离岸堤高度对平直沙质海岸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并给出了该条件下的最优方案。所提出的指标区别于以往学者对离岸堤后沙质海滩的形态演变研究,具有较高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暴雨径流固态污染物旋流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流分离技术在暴雨径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是一项新兴的污染控制技术。本文结合滇池流域暴雨径流中固态污染物构成的特征,利用传统的旋流分离技术和复合流场旋流分离技术来实现暴雨径流中固态污染物的去除。通过现场试验,探讨了旋流分离技术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5.
我国美丽的宝岛台湾,山川多姿,海域广阔,气候宜人,名胜古迹遍布全岛,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和祖国大陆山川同名的下列几处景点。 台湾阿房宫 台北县板桥市有一林家花园,占地57200多平方米。该园建筑时用重金聘请岛内名手参加设计,仿苏州狮子林样式,建筑风格又注意体现八闽情调,为台湾首屈一指的园林代表,人们称为台湾的“阿房宫”。 台湾西湖 在高雄市东北约六公里处的澄清湖,是一个面积为340多公顷的大型园林风景区,因 相似文献
46.
为理清福建省天气形势对PM2.5与O3演变的影响,识别二者的不同趋势与特点,揭示双高过程的气象场特征,利用2015-2021年PM2.5与O3连续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合成、天气学诊断等方法,探究PM2.5与O3变化趋势、污染状况及其与主导天气形势的关系,阐明气象因素对PM2.5与O3(简称“PM2.5-O3”)双高过程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2015-2021年福建省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呈明显下降趋势,超标天数从5.6 d(2015年)下降到0.3 d(2021年)。O3日最大8 h平均(简写为O3-8h)质量浓度的年均值呈先上升后略下降的趋势,2018年O3超标天数为2016年的8倍以上。天气形势对PM2.5与O3的影响存在一致性特征,也... 相似文献
47.
48.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产生的超前支撑压力,会对上区段回采过程中在联络巷构筑的密闭造成破坏,使之产生裂隙出现漏风,向采空区供氧。为解决目前密闭出现裂隙后只能采取措施减少漏风而不能将漏风中氧气消耗、除去的弊端,利用具有耗氧功能的脱氧剂,设计了主动脱氧型密闭,并通过数值模拟将普通密闭与该密闭漏风时氧浓度分布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相同漏风情况下,普通密闭中添加脱氧剂成为主动脱氧型密闭后,使漏出密闭风流的氧浓度大幅降低,有效减少了进入采空区的氧气量;另外,经过脱氧的密闭漏风,剩余高浓度的N2,对采空区起到了惰化效果,降低了采空区附近的氧浓度。 相似文献
49.
一、前言 纵向弥散是污染物在河流中混合迁移的一个重要物理过程,特别是在河口水质数学模式的研究中,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参数.自1953年、1954年Taylor首先提出了弥散的概念,许多人已经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并在流体动力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尽管如此,弥散的概念和定义在目前的文献中仍没有统一.有许多作者仍把混合过程中的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等同起来,不加严格区别,这样在概念上容易引起误解.本文就是从混合过程的几个定义推导出发,严格定义了流体混合中的弥散过程,并讨论了河口纵向弥散的影响因素以及河口纵向弥散系数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50.
文章对污染废水中PH值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该方法对酸性废水及碱性废水进行等标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使人们在了解除PH值外其它法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同时,明确了废水酸碱度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影响,为全面掌握污染源排污状况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