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硝酸盐是大气中主要的酸性离子,也是大气活性氮沉降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目前对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及其来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陆地区域,对海洋气溶胶的硝酸盐的形成机制及其来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于2013年春季(3—5月),在中国南海东沙岛共计采集了86个总悬浮颗粒(TSP)气溶胶样本,分析了TSP样品中NO3浓度、δ15N-NO3δ18O-NO3值。结果表明:东沙岛春季TSP中浓度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基于浓度估算东沙岛春季NO3-N干沉降通量范围为(1.0±0.5)—(3.4±1.7) mg·d−1·m−2(以N计,余同)。δ18O-NO3值在3月和4月(76.1‰±3.8‰和79.1‰±5.6‰)明显高于5月(67.0‰±7.5‰),表明东沙岛3月和4月硝酸盐的形成路径不同于5月。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结果显示:N2O5参与的路径(N2O5+H2O/Cl和NO3+VOCs)在3月和4月生成了37.2%和43.3%的硝酸盐,5月NO2+OH路径是硝酸盐的主要形成路径,形成了80.2%的硝酸盐。δ15N-NO3值和气团后向轨迹表明,东沙岛春季不同月份TSP中NO3的来源不同,3月和4月以陆地源为主,5月主要受海洋源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外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用之于交际的语言又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文化干扰是教学的难题之一.因而,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导入.  相似文献   
103.
消防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安全检查是做好消防工作重要手段之一,消防安全检查是否到位,关系到隐患能否及时清除,能否保护好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学校整体的安全稳定。当前高校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中仍然面临检查制度不完善、组织体系不健全、查找隐患不规范、隐患整改不及时,特别是监督检查人员对校园空间检查内容不了解、指标不明确、专业知识匮乏、检查技能不强等诸多问题。针对高等学校特点,建立健全高校消防安全检查运行体制机制,研究制定适合高校的消防安全检查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对做好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史红星  王庚  王晨宇  李艳丽  白云 《环境科学》2011,32(10):2916-2919
通过培养实验考察了微囊藻生长过程中磷素的吸收利用情况,研究了可溶解性正磷酸盐对产毒微囊藻生长状况及几种不同磷形态在不同浓度下对微囊毒素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反应磷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微囊藻生长,磷浓度为0.55mg.L-1更适宜微囊藻生长,不超过0.55 mg.L-1的磷对微囊藻产毒有促进作用,无磷时产毒率最低,而...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高放废物处置库北山预选区深部地下水是否会通过断裂流入河西走廊地区,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安全,本文以北山预选区及其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当地大气降水线方程和同位素高程效应方程,通过对比两个系统地下水δD、δ~(18)O值和氘盈余特征的差异,确定北山地区与走廊地区的深部地下水具有不同的起源,即北山预选区深部地下水起源于地质历史时期受到过强烈蒸发的大气降水,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地区地下水呈现出典型的现代大气降水补给特征,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蒸发特征,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表明北山预选区深部地下水并未进入走廊地区,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选址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北京市凉水河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累积和形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野外定点连续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Cu、Zn、Cr、Pb、Ni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及其化学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北京地区的土壤背景值,特别是Cu和Pb分别达到北京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3.47倍和4.53倍,凉水河污灌区土壤已经发生明显的重金属累积.②土壤重金属元素之间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地区存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显著相关表明污灌可能是导致土壤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原因;土壤各理化性质与土壤重金属相关性表现不一致,土壤重金属富集与迁移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③Tessier连续提取法测定土壤5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均为:残渣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铁锰结合态含量较高与污水中铁锰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关系;凉水河污灌区重金属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Cu>Zn>Pb>Ni>Cr.④综合分析各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形态分布及其生态毒性,Cu和Pb是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进行温室盆栽试验,观测Cd、Zn、Pb复合污染条件下,硅(Si)对黑麦草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Cd使黑麦草根系发育受阻导致生物量下降,中等水平的Zn和Pb有利于黑麦草生物量的积累;Cd、Zn、Pb复合污染造成黑麦草叶绿体结构的破坏,使叶绿素含量减少;低水平的Cd、Zn、Pb复合污染对黑麦草CAT和POD活性起到激发作用,但随着添加水平提高,两种酶活性受到抑制.Si可以促进黑麦草根系生物量的增加,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保证地上部分的养分供给,使叶片生物量增加;硅化细胞的形成有利于黑麦草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利用,Si也使叶绿素含量增加;Si对CAT和POD有显著激活作用,从而减轻重金属复合污染对黑麦草产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8.
区域循环工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循环工业基本原理及Delphi方法,构建了包括资源利用效率、污染减量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和科技水平在内的区域循环工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型,测算了指标权重。据此,以南京市为例,评价了1996~2003年间南京市循环工业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自1996年以来,南京市循环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自2000年以来,在南京市工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同时,资源利用效率、污染减量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科技水平等指标增长缓慢,乃至出现波动性下降的状况,为此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近岸河口海域蟹类资源分布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2010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椒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椒江口蟹类资源密度的分布、优势种以及水团、水深等环境因子对蟹类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椒江口海域春季和秋季蟹类平均重量密度分别为74.57 kg km-2和62.73 kg km-2,尾数密度均值分别为3.63×103 ind.km-2和5.07×103 ind.km-2;蟹类密度平面分布特征,春季在调查海域蟹资源密度中部高于两侧,高密度区出现在椒江河口北部区域,尤其是受椒江径流影响明显的北部岛礁海域;秋季则两侧明显高于中部,尤其是大陈岛东南部受台湾暖流和浙江上升流影响的海域以及受椒江径流影响明显的西北部海域.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椒江口温、盐度和水深与蟹类资源密度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春季和秋季,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对蟹类资源密度贡献率均最大,为两季节唯一的优势种.本研究表明,椒江口蟹类资源密度分布不均匀,水团交汇处是蟹类资源密度的高值区,主要环境因子对蟹类资源分布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0.
最近,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波兰学者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极寒"的消息,其中还提到了亚洲国家也可能出现寒冬。一时间,这一说法甚嚣尘上,好似一粒投入湖中的石子,立竿见影泛起了舆论的涟漪。“千年极寒”之说缘起何因?是否有科学依据?它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是否南辕北辙?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认为:“千年极寒”之说有点儿“瞎子摸象”的意味:波兰的这位学者仅仅依据单一影响气候的因素预测未来气候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