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01.
活性污泥中臭氧传质效率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  王琳  王宝贞  蒋轶锋  刘硕  朱葛夫 《环境科学》2007,28(8):1703-1709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臭氧传质效率与系统参数间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臭氧传质效率U的影响因素,即污泥浓度、进气浓度、混合液的高度h、表观气速uobs和气泡直径d.通过试验设计,进而考察了这些影响因素对臭氧传质效率的贡献.结果表明,混合液的高度h和气泡直径d对臭氧传质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污泥浓度和进气浓度、表观气速uobs的影响很小.当混合液高度h为0.2 m时,臭氧的利用率仅为0.45;h为0.8 m时臭氧的利用率为0.883;h为1.4 m时臭氧的利用率几乎为1,臭氧的利用率和高度呈现较好的指数关系.在h为0.8 m的混合液中,d由0.007 5 m减小到0.005 m时,U值从0.89增大到0.96;h为0.6 m的混合液中也出现类似情况,d由0.007 5 m减小到0.005 m时,U值从0.80增大到0.93.最后得到臭氧传质效率U、混合液高度h和平均气泡直径d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其相关系数R2为0.861 6,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2.
目的 研究南沙岛礁典型海洋大气环境对GH901高温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南沙美济礁典型环境中开展GH901高温合金大气暴露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GH901高温合金在我国南沙美济礁典型环境中的腐蚀特征,定期测试该材料的拉伸强度,分析样品的外观和微观形貌。结果 自然暴露1a,GH901高温合金拉伸试样基体表面尚未发生明显的腐蚀现象,在575℃高温力学测试条件下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略有波动,其高温力学性能并未在短期自然暴露中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变化。结论 GH901高温合金拉伸试样在岛礁大气环境短期暴露下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575℃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3.
生物炭中溶解性碳黑(DBC)具备强迁移性,其理化性质会随着原生质和热解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菲具有强生态毒性及致癌特性。以4种DBC(源于花生壳原生质及其200、400、500℃下热解得到的生物炭)为吸附剂,探究了它们的理化性质及对菲的吸附行为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花生壳生物炭中DBC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减少。200℃热解得到的生物炭DBC芳香性最强,对菲的吸附能力也最强。(2)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DBC中会形成更多的酚羟基和醚键,而脂肪族碳链、醇或酯会逐渐断裂。  相似文献   
204.
膜与臭氧化生物活性炭组合系统的运行效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膜与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组合,在臭氧化-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前,先经MF过滤,去除能被O3氧化的固体颗粒状有机物,减轻BAC的有机负荷,再对BAC出水进行UF过滤,能有效地防止由BAC表面脱落的微生物进入水中,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为60%-85%,CODMn值全部在1.2-17mg/L之间,平均为1.3mg/L能确保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5.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净化水厂的运行效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林省前郭炼油厂生产区及其居民区的优质饮用水净化水厂采用臭氧化 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传统水处理厂的滤后水。传统水处理厂由混凝、絮凝、沉淀和快速过滤组成。该饮用水深度净化厂运行性能稳定,最后出水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GC/MS分析结果表明,最后出水中含有5种微量有机污染物,不含重点及潜在的有害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而传统水处理厂的滤后水含有115种微量有机污染物,5种重点有害污染物和23种潜在的有害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6.
污泥减量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占污水处理厂基建和运行费用40 ̄65%的污泥处理和处置,因费用高 及污泥最终处置对环境污染的潜在危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因此,如何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已成为污水自理的研究热点。概括介绍了目前在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新和新工艺。如: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摄食细菌的方法,能减少污泥产量60%以上。对于固定式淹没生物膜法甚至没有剩余污泥产生;微生物强化方法,利用外投优化菌种减少污泥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7.
饮用水中致突变性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哈尔滨月亮湾度假村的生产规模的臭氧-生物活性炭Ames实验结果表明,原水中的致突变性不是由直接碱基置换突变物所致,而是由直接移码突变型突变物造成的,为中度污染的原水.所采用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出水,在最大实验剂量7L水/皿时为阳性,诱发回变率MR值为2.42.以7L水/皿为例,MR值由原水的5.25降至最终出水的2.42,降低了53.9%.  相似文献   
208.
抑制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强氧化剂对活性炭进行改性,改变了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性质,使原来具有催化还原能力的官能团,改性为具氧化能力的官能团,从而抑制了活性炭吸附水中亚硝酸盐的形成,使出水中亚硝酸盐浓度从未改性活性炭的2.0mg/L,降低为改性后的0.01 mg/L.  相似文献   
209.
陈威  杨冠  程寒飞  王琳  裴圣 《环境工程》2018,36(8):35-38
针对进水含难降解污染物、高色度造纸中段水的污水处理厂,可通过投加H2O_2与含Fe2+酸洗废液在预曝气池中进行类芬顿反应,再通过混凝沉淀预处理与后续的二级生化处理及三级深度处理使出水稳定达标排放。经实验室烧杯试验确定H2O_2与含Fe2+酸洗废液的投加量分别为50,500 mg/L。以此投加量进行1个月的工程应用,最终出水COD与色度可稳定达到45 mg/L与30倍以下,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9.54%与86.54%。进水碱度平均值为627.55 mg/L,最终出水碱度平均值降至116.81 mg/L,对生物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10.
为了解沙颍河流域典型癌病高发区居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暴露状况和健康危害,通过采集饮水和蔬菜样品,调查和计算不同人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暴露途径和暴露剂量,对居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受到沙颍河污染的影响,饮水和蔬菜暴露剂量中,癌病高发村庄居民雨季硝酸盐暴露剂量的54.57%和亚硝酸盐暴露剂量的93.77%来自饮水.癌病高发村庄、镇区和其他村庄居民饮水及蔬菜的NO_3~--N年均暴露剂量分别达到2.052、1.457和1.028 mg·kg~(-1)·d~(-1),均超过了0.836 mg·kg~(-1)·d~(-1)的日允许暴露剂量(ADI),癌病高发村庄居民雨季的NO_3~--N最高暴露剂量达到4.594 mg·kg~(-1)·d~(-1),健康风险达到4.11×10~(-8)a~(-1),存在明显的硝酸盐暴露健康风险.除癌病高发村庄居民在旱季存在饮水亚硝酸盐直接暴露的健康风险外,研究区居民饮水和蔬菜亚硝酸盐直接暴露的健康风险总体上不明显.癌病高发村庄居民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暴露的健康风险明显高于区内其它居民.硝酸盐是癌病高发村庄居民健康风险的显著危害因子,较高的硝酸盐暴露剂量及其在体内的转化,可能成为癌病高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