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2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针对某公司使用的天然气球罐,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并通过其他检测方法验证了超标缺陷较多,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球罐的继续服役能力,对发现的超标缺陷通过失效模式分析、断裂与塑性失效评定、损伤容限分析、疲劳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安全性使用分析评价,得出了超标缺陷不影响该球罐在正常工况下安全运行的结论,并提出了定期复查的建议。因此,在探知有缺陷存在的情况下,快速准确评估球罐缺陷对保障球罐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2.
安琼  董元华  葛成军  王辉 《环境科学》2006,27(4):737-741
004年春,以南京市西南部4条通入长江的小河流为试区,采集不同断面表层沉积物和水样,以及相应流域内农田土壤样品,对所有样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及其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并讨论了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理化性质对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对水体HCHs和DDTs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不同河流富集状况不尽相同.农田土壤中HCHs与沉积物中HCHs残留量基本相近,土壤中DDTs残留量明显高于沉积物,可见土壤中HCHs更易迁移至水系.由于土壤有机质易于从偏碱性的土壤中淋出,吸附在有机质上的有机氯残留物易随之转移至沉积物中,因此在流经偏碱性土壤的河流沉积物中OCPs残留量较高.各流域内农田土壤与河水及沉积物中α/γ及DDE/DDT值的变化有一定程度的趋同性,反映了土壤是水体及沉积物中OCPs的主要来源.此外,有机氯各组分在土壤-水体-沉积物的迁移过程中,易迁移者在沉积物中含有较高比例.此外,沉降作用将大大降低小河流向长江输入的OCPs.  相似文献   
133.
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公众参与,但我国学术界对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公众参与尚缺乏研究.作者首先分析了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公众参与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途径,然后从哲学基础、法律基础和现实基础三个角度阐述了现阶段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参与层面、具体方式和促进机制,提出了几条实现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4.
Pd/C气体扩散电极用于电化学降解4-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王建龙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593-1598
采用氢气还原法制备Pd/C催化剂,利用XRD、TEM及XPS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此催化剂制备成新型的Pd/C气体扩散阴极;在隔膜电解体系中对4-氯酚进行降解,比较了不同通气方式下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中Pd以无定形态存在并高度分散在活性炭表面,形状比较规则,粒径在4.1 nm左右;制备的0.5%Pd/C催化剂表面的Pd摩尔分数达到1.29%;制备的Pd/C气体扩散阴极既对4-氯酚具有还原脱氯作用(通入H2时),又促进O2还原生成H2O2(通入O2时).采用先通氢气后通空气的方式对4-氯酚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反应60min后4-氯酚的转化率和脱氯率接近100%,120 min后阴极室COD去除率达到87.4%.因此,采用Pd/C气体扩散阴极可通过还原.氧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氯酚类有机物进行降解.  相似文献   
135.
中国畜禽养殖结构及其粪便N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总被引:61,自引:7,他引:54  
张绪美  董元华  王辉  沈旦 《环境科学》2007,28(6):1311-1318
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04年牛、猪、羊和家禽的养殖量统计数据,计算了畜禽粪便量和以氮含量为标准的猪粪当量,分析了我国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畜禽养殖结构变化情况以及畜禽粪便污染结构,进而结合农田耕地面积求出了不同地区的畜禽粪便农田负荷量及其分布状况.研究表明,中国的畜禽粪便N污染负荷呈现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加重的趋势,可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高污染负荷区和低污染负荷区.另外,北京与上海2市畜禽养殖在经历了持续高速发展之后,近几年开始回落,畜禽粪便N污染负荷开始下降,但其周边地区的畜禽粪便N污染负荷却呈现出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攀升的趋势.最后,通过对畜禽粪便N污染负荷量预警分析,发现全国只有8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负荷量对环境尚未构成潜在威胁,其余省份理论上对环境均构成潜在威胁.结果表明,畜禽养殖结构和畜禽粪便污染特征均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发达区畜禽粪便污染已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转移;东部地区的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潜在威胁较重.  相似文献   
136.
无锡鼋头渚4种鹭类繁殖期的生态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0年3月-6月对无锡鼋头渚的鹭岛繁殖期的种群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共有鹭巢36400个,巢密度为0.52个/m62,平均每棵树有巢3.36个;较早迁来的夜鹭首先占据了远离村庄及公路的相对较好的位置;鹭类筑巢对高大的马尾松利用率较高,且个体较大的鹭岛多占据树的中上部,个体较小的鹭岛则主要栖息于下部;夜鹭和牛背鹭平均窝卵数为3个/巢,白鹭和池鹭为5个/巢。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对国能宁阳项目秸杆发电锅炉配套烟气处理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防火星、防二次燃烧的结构设计及袋式除尘器的设计方案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8.
某饮用水处理厂中5种抗生素的去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美国某饮用水厂处理工艺和对象的介绍,研究各处理单元对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脱水红霉素(erythromycin-H2O,ERY)、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V)、新诺明(sulfamethoxazole,SUL)和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RI)等5种目标抗生素的去除规律;从目标抗生素的残留和各处理单元的去除率角度分别分析时间和空间对去除规律的影响,并探讨抗生素和常规水质参数去除率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原水中5种抗生素的平均浓度范围为0~26.8 ng/L,出水降至0~2.3 ng/L,该水厂工艺对5种抗生素的总去除率可达79.5%,其中CLA、ERY、LEV、SUL和TRI的去除率分别为92.8%、24%、100%、85.7%和53.2%;不同采样时间各采样点的抗生素浓度均呈现出秋季高的特点,但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在不同的季节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CLA可作为抗生素总量变化趋势预测的"指示抗生素";抗生素的总量浓度和总去除率与UV254的浓度及去除率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可以通过对UV254值的测定和去除率的计算来预测抗生素浓度的大小和去除率变化趋势。该研究从抗生素去除角度为我国新建和改扩建饮用水厂工艺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9.
介绍了包头第二热电厂200MW机组半干法脱硫系统配套电除尘器的情况,由于燃用煤质的改变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原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无法满足排放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造。通过经济、技术对比分析,确定采用电袋除尘器改造方案。改造后粉尘排放浓度降至30mg/m^3。满足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40.
螺旋藻和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啤酒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螺旋藻、由真菌和螺旋藻组成的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啤酒废水,旨在为啤酒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由螺旋藻和真菌形成的菌丝球组成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啤酒废水,与螺旋藻单独处理废水作对比,比较两者的废水净化效果以及螺旋藻的生长情况。从2组实验对比情况来看,菌-藻共生系统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螺旋藻和菌.藻共生系统对啤酒废水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COD70.59%和77.81%,TN70.17%和84.28%,TP37.99%和50.88%。螺旋藻在废水中生长积累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49.71%,明显高于在Zarrouk培养基中的螺旋藻蛋白含量(38.57%)。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及菌-藻共生系统对啤酒废水有较好的净化作用,所得螺旋藻生物质可用于加工饲料、饵料、色素的提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