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信息化产业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和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来测算区域信息化水平,并对中国各省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研究显示:东部省区的信息化发展整体上处于领先位置,极化作用突出,本部各省只是在局部地区显示了信息化发展的相对领先,显示出非均衡发展的特点。中部还处于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均衡发展阶段。基于此,本文考虑将信息化作为一种内生经济行为,研究信息化对省域经济的影响。研究显示,信息化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贡献尤为突出。在西部地区,信息化设施对地理位置偏远的省区较工业基础相对优越省区的经济增长作用突出。即信息化是改善地理位置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重要手段。同时信息化对中部地区经济提出严重挑战。却在西部地区普遍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带动作用,也就是说信息产业对实现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22.
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燃煤电厂汞的3种排放形态,分析了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如燃烧添加剂技术、吸收剂喷射技术、稳定剂固汞防溢技术、络合剂絮凝脱汞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选择影响因素,即燃煤煤质、运行工况、脱汞后副产物等,为我国电力行业汞污染控制及减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
利用硫酸渣生产铁精粉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了一种新的工艺来处理硫酸渣,该方法能很好地脱除烧渣中的硫并富集其中的铁,解决了硫酸渣脱硫难的问题。经过处理后可以将其开发为有用的铁精粉作为炼铁原料或者是生产其他铁系产品,实现了废物的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4.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为原水,通过煤质炭、竹质炭、椰壳炭等炭种筛选小试和中试试验,研究了黄浦江上游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强化去除的最佳炭种及其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原水中投加PAC能够改善处理后水质,提高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且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增强;综合性价比、碳源等因素确定竹质炭较为经济合理;当竹质炭投加量为10~15mg/L时,处理后出水CODMn可达到3mg/L或以下。  相似文献   
25.
王铮  李焕然 《环境技术》2010,28(3):43-46
本文介绍了GB9254-2008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如检波器的选择,AMN和ISN的指标变化,测试场地要求等内容,有助于实验室进行能力扩充,为实验室通过相关认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6.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MIEX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对某水厂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MIEX树脂用量与后续混凝工艺对原水的浊度、有机物、无机阴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IEX技术可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和59%。MIEX树脂对无机阴离子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SO24-的去除率一般为80%以上,NO3-为50%以上。但MIEX树脂对低浊水的去浊效果一般,同时MIEX预处理可以有效强化混凝沉淀对有机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27.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演变特征分析与因素分解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在研究近16 a(1995—2010年)中国八大区域碳排放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分解为人口规模效应、经济发展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探讨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变化的原因与规律。结果表明:①八大区域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②东北、京津和东部沿海地区碳排放比重逐年下降,其它地区正好相反或维持不变;③经济发展效应对碳排放有最强正影响,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有最强负影响;④人口规模效应对包含直辖市的区域碳排放有较大的正影响,经济发展效应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碳排放正效应弱于其它地区,能源强度效应对经济结构调整活跃地区的碳排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源结构效应受宏观经济形式与能源政策影响,对碳排放的影响有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28.
基于STIRPAT模型的重庆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蕊  王铮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2):602-608
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减少碳排放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采用重庆市1980-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时间序列数据,基于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拟合得到能源消费碳排放与人口数量、人均GDP及其二次项、能源强度、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化水平的多元线性模型.结果表明,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将引起重庆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相应增加0.963%、(0.398 +0.463lnA)%、0.059%、0.266%,其中,A为人均GDP.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对重庆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每增加1%,能源消费碳排放将会减少0.093%.  相似文献   
29.
北京市道路扬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北京市代表性道路扬尘2004年的PM_(10)与PM_(2. 5)和2013年的PM_(2. 5)中21种无机元素含量为基础,分析和探讨北京市道路扬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北京市道路扬尘中6种主要元素为Si、Ca、Al、Fe、Mg和K,其含量之和占所有被测元素含量的比例分别为:2004年PM_(10)为96. 51%、2004年PM_(2. 5)为96. 42%和2013年PM_(2. 5)为96. 53%.2004年北京市道路扬尘中元素富集水平、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总体表现为:PM_(2. 5) PM_(10);燃煤烟尘特征元素Se在2004年的PM_(2. 5)中、Cd在2004年的PM_(10)与PM_(2. 5)中均为极强富集,富集因子分别为1024. 03、68. 15和871. 55; Co、Zn、Ca和Cu属显著富集,其富集因子在2004年PM_(10)中分别为12. 93、12. 33、8. 30和8. 07,在PM_(2. 5)中分别为17. 41、21. 80、12. 83和19. 73;但Na和Si在道路扬尘中均无富集.重金属的污染载荷指数(PLI)在2004年PM_(10)中为3. 95,PM_(2. 5)为7. 71. 2013年北京市道路扬尘PM_(2. 5)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较2004年均显著降低,在2013年PM_(2. 5)中,Cd和Se的富集因子分别下降为98. 47和0. 95; Cu、Ca和Zn富集因子分别下降为11. 90、8. 84和8. 20; PLI下降为2. 56.研究表明,北京市道路扬尘多种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极强,重金属Cd为极显著污染因子和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来源,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重金属总的RI贡献超过85%. 2004年北京市道路扬尘主干道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其它道路类型,PM_(10)表现为:主干道高速进京口次干道环路,PM_(2. 5)表现为:主干道环路高速进京口次干道;而2013年PM_(2. 5)表现为:高速进京口主干道环路次干道,且次干道重金属污染水平显著低于其它道路类型. 2013年北京市道路扬尘PM_(2. 5)中,重金属Ti、Zn、V、Cr、Cu、Pb和Ni相关性显著,主要来源于与交通有关的排放.  相似文献   
30.
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例,探讨了城市碳排放趋势预测的研究方法。采用最优增长率模型,研究了经济平稳增长的条件下,各市未来的能源碳排放趋势。考虑了水泥工业的碳排放量,并采用CO2FIX模型计算各市森林碳汇量,从而得到各市净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北京、天津、上海的能源碳排放量都呈倒U型曲线,上海的碳排放量远高于北京和天津两市。北京、天津、上海的水泥碳排放量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北京每年的水泥碳排放量最大,且增长率也是3个城市中最大的。北京和天津的累计森林碳汇量不断上升,上海的累计森林碳汇量几乎为零。北京、上海、天津的净碳排放量仍呈倒U型曲线增长,但与不考虑水泥碳排放和森林碳汇时的情况差别不大。由此可见,北京、上海、天津应重点减少能源碳排放,有效控制水泥产业碳排放,逐步扩大植树造林面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