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10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51.
452.
453.
454.
455.
在许多作业环境中,人们都要受到热应激的作用,热应激不仅能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还会对人的行为特性有不利的影响。人们往往注重于热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及生理耐受极限,忽视了它对人的行为特征的影响。本文侧重论述热应激对人的行为影响,以加深了解热应激的作用,为存在热应激的人-机系统设计及改善人-机关系综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6.
苏州市继2003年实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一片红"和2004年实现全国生态示范区"一片绿"之后,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经过6年多来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所辖的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吴江市以及吴中、相城区已全部建成国家生态市(区),苏州国家生态市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全市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57.
研究了 5种国产活性炭吸附水中沙林的性能及影响因素。果壳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优于煤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WP 2 0 2的吸附等温线方程为 qe=11 45C0 39e ,其粉状炭在 10min时能达到吸附容量的 98%。活性炭颗粒小则吸附速度快 ,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活性炭与水中的氯反应后 ,吸附性能下降 3 0 % ,在含盐量 2 0 0 0mg/L的苦咸水中吸附量降低 5 %。处理化学战剂 -沙林染毒水宜多种水处理技术相结合 ,并采用活性炭吸附作为最后一级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458.
459.
在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槽对坑和铁龙尾矿库酸性矿山废水,选取不同p H水体的9个采样点,进行水样和底泥的稀土元素以及水样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探讨酸性矿山废水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p H值对酸性水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矿山酸性矿山废水的稀土总量及轻重稀土比值较高:槽对坑水样稀土总量为115.71~1 307.68μg/L,LREE/HREE比值为7.45~13.59;铁龙水样稀土总量为6.86~2 498.83μg/L,LREE/HREE比值为6.32~10.98。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分布模式呈略为右倾的重稀土元素亏损模式,Gd为正异常,与底泥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但水样中Ce呈正异常。(2)酸性水的稀土总量明显受p H值控制,p H值越低,水样的稀土总量越高;在p H3时,水样的稀土总量显著增高,达812μg/L以上。(3)影响酸性水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关键p H值为3;p H3不仅有利于稀土在水体富集,而且会使水体发生富含Ce和中稀土元素(MREE)的稀土分异作用。(4)在p H4时,水体同时富集稀土元素和Cu、Pb、Zn、Mn、Cd等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460.
"十三五"时期改进环境空气质量是首要任务,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地方环境质量改善的引导和激励功能。文章提出了基于环境空气质量导向的财政激励资金分配模型和实施机制,并以2014~2015年的城市PM监测数据2.5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分配模型和实施机制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为建立环境空气质量导向的财政机制提供管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