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63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33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由生活方面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分摊“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第四个局限性是指:在由于生活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环境污染是,通常难以确定责任者并责成这些责任者为此支付环境治理费用。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长沙地区林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基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长沙地区樟树林土壤水分及0~130 cm土壤水、地下水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监测数据,分析了土壤水中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与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表现为丰水期(3-6月,土壤蓄水量大而稳定)、耗水期(7-10月,土壤水分以消耗为主)、补水期(11月-翌年2月,土壤水分以补给为主)3个阶段,土壤含水量由表层至深层呈增加趋势,稳定性增强,土壤含水量的垂向差异依次为耗水期 > 补水期 > 丰水期.②受到冠层截留和地表枯枝落叶吸持的影响,林地的有效降水为降水量(P)>3.3 mm,并且LMWLP > 3.3 mm(降水量>3.3 mm时的当地大气水线)较LMWL的斜率和截距显著增加,与各深度SWL(土壤水线)更接近.③由表层至深层,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受降水入渗、新旧水混合和蒸发的影响减小,0~40 cm土壤水中δ18O均表现为丰水期 > 补水期 > 耗水期,而40~130 cm土壤水中δ18O的季节变化不显著.④观测期间不同水体中lc-excess(δD与LMWL的差值)的平均值依次为降水(0) > 地下水(-2.80‰) > 土壤水(-5.00‰),土壤水中lc-excess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显示:土壤水下渗时新旧水混合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旧的土壤水逐渐被降水替代;受土壤结构、质地等性质的差异及不同降水事件的影响,土壤水分的补给在剖面上存在时滞.   相似文献   
43.
酸热活化对海泡石吸附水溶液中Cd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增加SP(海泡石)的比表面积并提高其对水溶液中Cd的去除效率,采用HCl对SP进行酸热活化,探索制备HHSP(酸热活化海泡石)最佳的c(HCl)、酸改性时间和热活化温度,并比较SP和HHSP对Cd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征,通过对吸附前后的SP和HHSP进行SEM-EDS(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以阐明HHSP吸附Cd的微观反应机理.结果表明:0.9 mol/L的HCl改性24 h后,500℃下热活化1 h制备的HHSP吸附性能最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均能够很好地描述SP和HHSP对Cd的吸附特征.SP和HHSP对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溶液中Cd的去除率在2 h内分别达73.13%和85.96%,在24 h内达到吸附平衡.HHSP的最大饱和吸附量(qmax)为22.147 mg/g,比SP(4.200 mg/g)增加了4.23倍.酸热处理降低了SP的pH和pHpzc(零电荷点),表明在SP表面吸附活性中心增多.SEM-EDS显示,酸热活化未改变SP的纤维状结构,Cd吸附量由SP的1.57%增至HHSP的2.13%.XPS分析表明,SP和HHSP对Cd的吸附作用包括了表面羟基(-OH)络合作用以及产生CdCO3、CdCl2、CdO和Cd(OH)2沉淀.XRD分析表明,酸改性通过清除SP的CaCO3成分,比表面积增加,从而增加了HHSP对Cd的吸附量.研究显示,酸热活化可增加HHSP对Cd的吸附效能,为利用HHSP有效控制稻田土壤Cd生物有效性提供了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44.
传统农村环境治理技术缺乏高针对性,整体治理效果较差。对此基于TREELT环境治理模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TREELT农村环境治理技术。首先根据自然环境治理要素,建立农村环境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对农村整体自然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获取相关向量参数。引入静态塔逻辑分析结构,建立农村自然环境TREELT环境治理模型,最后通过TREELT环境治理模型,导入求取的向量参数,获取自然环境集中评估分析值,实现高针对性环境治理。相比较传统农村自然环境治理技术,应用农村环境宏观治理技术后,农村整体自然环境评估指数上升14,环境健康因素离散度下降48.7%,整体自然环境具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5.
一、开发概况我们知道,苛性钾(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硅混合后煅烧,便可生成难溶于水但能溶于弱枸椽酸的枸溶性物质硅酸钾(K_2SiO_2)。但二氧化硅的获得存在着开采及运输等问题;另一方面,以粉煤为燃料的火电站所排出的粉煤灰,作为一种污染环境的废渣,存在着如何治理的问题。粉煤灰的化学组成,虽因产地、煤质、燃烧条件等不同而略有差异,但一般地说,其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多达40—  相似文献   
46.
在市场经济机制下大力发展和提高环保产业枣庄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章勇毅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环保事业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如“三废”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先进高效的垃圾处理设备、噪声防治设备、节能设备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环保产业作...  相似文献   
47.
在碱性介质中,淀粉分子用环氧氯丙烷交联成更大的分子,交联后的产物称交联淀粉。其性质稳定,不溶,不熔,不糊化。再将交联淀粉黄原酸化,则得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下称ISX)。因其制备简单,用它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率高,操作  相似文献   
48.
北京的水危机表现在三个方面:防汛、抗旱、防治水污染。但对北京而言,防汛需立足于抗旱。这是针对北京连续几年干旱,城市建设规模加大和北京防汛能力增强而提出的新概念。北京的防汛抗旱工作在预案与措施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我们发现,人们习惯应付简单的危机和简单的处理方法,定一套方法可以尘封若干年不动。可是世界在变,针对的  相似文献   
49.
在新疆准噶尔、塔里木、吐哈三大盆地,选取聚合物、聚磺等10种钻井液体系钻井产生的28个钻井岩屑,分别检测了重金属、苯系物、多环芳烃、CODcr、石油类、溶解性总盐、钻井液中可能含有的其他特征有机污染物及小鼠经口、经皮肤急性毒性等因子,最终筛选出了钻井岩屑的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重点控制因子,为钻井岩屑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0.
由于LNG加气站各定量和定性指标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往往会出现矛盾,导致建立的动态模型与实际评价单元贴近度不高。针对其自身危险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将基于熵权理论的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LNG加气站的安全评价,充分利用物元模型,将其与LNG加气站中设备、物料、工艺流程涉及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对应,结合现有LNG加气站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从设备因素、卸车流程、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管路系统5个方面对LNG加气站进行分析,建立了LNG加气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LNG加气站安全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定量计算其熵权系数和综合关联度,进而使用关联函数对其安全等级进行定性分析,对LNG加气站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基于可拓理论对山东省滕州市顺驰LNG加气站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LNG加气站管路系统的安全等级为"优",而设备因素、卸车流程及环境和管理因素的安全等级均为"良"。评价结果与加气站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表明基于可拓理论的LNG加气站安全综合评价方法不但有助于提高LNG加气站的安全水平,而且具有可行性。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其安全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