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我国的化工园区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一带,由于园区企业在生产、储运等过程中涉及众多危险物质,存在着潜在的环境风险。本文先对化工园区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从风险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公众对某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可接受性,通过风险偏好理论来解释不同人群对环境风险可接受性的差异,并提出了改善公众可接受性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2.
掌握工业废水重金属污染区域及行业分布格局, 是有针对性开展全国性重金属污染防控的必要前提. GIS空间分析表明, 2003-2010年间, 工业废水重金属Hg、Cd、Pb、As排放主要集中在以湖南为核心、包括江西、云南、广西在内的南方四省区, 和北方甘肃、陕西两省, 而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省区Cr6+排放所占比重较大; 在行业分布格局方面, 南方和北方省区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与当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和加工行业密切相关, 而东部沿海地区则更多与当地电子、电器、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工、金属制品、纺织、皮革制品等行业密切相关.各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别重金属排放特征及减排成效存在较大差异, 反映了工业废水重金属防控亟需多学科研究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3.
为探寻我国低成本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以我国主要耗煤产业、电力、供热、交通以及森林碳汇量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低成本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多目标模型.以成本最小、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以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少为模型的多目标,以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以及2060年前碳中和为研究目标设置相应约束条件,并设置产业需求、电力需求、供暖需求、交通需求、各行业新能源比例、污染物控制等约束条件,其中产业考虑煤炭消耗量较大的钢铁、化工、建材以及其他行业,电力考虑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此外,模型除考虑森林碳汇外,还考虑了碳捕获与封存(CCS)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手段.结果表明:①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的可行性较高,2030年及2060年的时间节点设定科学,碳达峰当年的各行业成本约为17.54×1012元,代表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68.63×108和34.50×108 t.②以钢铁、化工、建材等为代表的工业转型可行性较低,且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贡献较小;电力、供热以及交通转型可行性较高,且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贡献较大,电力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在2030年与2060年将分别达72.86%和43.34%.③煤电装机容量将在规划期内持续减少,需取消部分已规划的煤电项目并改造和提前淘汰部分已有煤电设备;相对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加,二者装机容量总和于2030年达12×108 kW,于2060年达24×108 kW.④CCS将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助力.研究显示,未来我国碳减排工作将重点聚焦于电力系统,其次为供热与交通,建议根据行业特征制定不同省份、不同经济圈的绿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4.
农村居民生活碳达峰路径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碳达峰目标已经明确,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是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来源,亟待得到有效控制.为研究农村居民生活碳达峰路径,基于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分析,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2000—2018年农村居民生活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基于情景分析法,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角度,设定不同情景分析农村居民生活的碳达峰时间及峰值.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量占国家碳排放总量的3.0%~4.0%.②在2030年国家碳排放强度下降65%的目标下,农村居民生活同步碳达峰目标约为3.64×108 t;农村居民煤炭消费的碳排放已在2017年达峰,总量达峰则依托于能源结构调整情景实现目标.③基准情景下,2030年前无法实现碳达峰;政策情景下,将在2027—2028年达到峰值,峰值约为3.66×108 t;优化情景下,将在2024年达到峰值,峰值约为3.44×108 t.④基于能源结构调整的碳达峰路径主要表现为煤炭消费占比降至18.0%左右,天然气、电力、其他能源消费占比分别提至1.5%、35.0%、30.0%左右.研究显示,促进碳达峰的措施可重点从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农村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加强节能减排技术保障、创新资金支持、普及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加强实施,从而推动农村的能源变革与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35.
基于世界银行数据库1960~2020年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和Spearman's Rho(SR)检验,对全球219个国家及地区的CO2排放及社会经济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MK检验和SR检验得出一致结论,共有42个国家和1个经济体联盟实现碳达峰,46个国家处于碳达峰平台期.多数国家碳达峰时...  相似文献   
36.
本文结合国际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分析开征燃油税后对环境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燃油税的全面开征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紧缺、机动车污染严重、城市交通拥堵、税费制度不合理等热点问题,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极其有益的,但是要及时做好税收分配、非道路用油返还、打击走私和安置分流人员等工作.  相似文献   
37.
关于建立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标志认证制度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有效手段,大力发展低碳标志认证制度是顺应国际趋势、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在分析中国开展低碳标志工作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先进经验,初步设计中国低碳标志认证制度框架,并根据中国的自身特点提出推进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若干建议,为推进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突发性环境事件时间序列特征可表征环境风险管理成效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控制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以及噪声振动危害年发生频次呈大幅度降低趋势,但固废污染事件自2003年以来的年发生频次变化不大,而其它突发性环境事件自2002年以来的年发生频次则呈快速增长态势,说明中国在强调突发性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事件监管的同时,还需加强固废污染事件及其它类型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39.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王瑞贤  罗宏  彭应登 《环境保护》2003,(3):35-37,56
我国目前已被正式确认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有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和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已通过建设规划论证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有黄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和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40.
SARS流行与环境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流行与环境密切相关,笔者通过分析SARS流行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在环境安全上存在的若干启示,提出了相应的环境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