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79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41.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苯胺浓度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前处理条件,并对色谱柱进行优选.采用该方法对企业污染场地土壤中的苯胺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苯胺在20~40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为1.5μg/kg,相关系数(r)为0.9991,加标回收率为90.1% ~97.6%,相对标准偏差(R...  相似文献   
442.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为两栖类野生保护动物,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但目前探讨其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研究较少。以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大鲵分布等因素,融合最小费用距离、空间统计学方法的Ripley′s K函数、核密度分析和Iso聚类等多种方法,对张家界市域内水域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大鲵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1)聚类结果所处位置和河段符合大鲵生境要求,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加以验证;(2)保护区总面积为13 101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 46%,缓冲区面积占35. 73%,实验区面积占28. 81%。功能分区结果考虑了大鲵水陆两栖特性,且符合生态和经济发展双重需要,对两栖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3.
煤岩变形破裂的电磁辐射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受载煤体变形破裂电磁辐射规律进行了研究及分析 ,并对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应用于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电磁辐射与煤岩体的载荷、加载速率及变形破裂过程呈正相关。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在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等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4.
徐庆华 《环境保护》2007,(15):13-14
WTO正在不断"绿化",其既定规则和新规则的谈判表明环境外部性日益成为国际贸易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WTO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之间分歧明显,一方面是发达国家要维护在贸易中的既得利益,推动国内需求日趋降低的一些产业部门的出口;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贸发展速度引起国际社会关注,资源与能源进口成为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借口,然而我国却在输出廉价商品、赚取外汇的同时,输出了我国的环境容量、能源、水资源等.  相似文献   
445.
垃圾焚烧飞灰磷酸洗涤对重金属的固定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的固定是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技术的核心问题.通过系统试验,研究了垃圾焚烧飞灰磷酸洗涤对重金属溶出、后续烧结过程中重金属挥发,以及重金属化学形态变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酸洗涤在有效洗脱飞灰中氯盐的情况下,能够显著减少洗涤过程中重金属的溶出,抑制烧结过程中重金属的挥发,从而避免了飞灰处理过程的二次污染;同时,磷酸洗涤使飞灰中的重金属在烧结前后均向更为稳定的化学形态转化,烧结产物中重金属主要以残留态存在,从而提高了烧结产物资源化利用的长期环境安全性.  相似文献   
446.
城市生活污泥烧结制陶粒的两种工艺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试验比较了"湿法造粒-烧结"和"干化-烧结"2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泥烧结制陶粒的工艺路线.分析了工艺路线、原料配比和烧结温度对污泥陶粒的产品强度、吸水率和密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同时指出了沸石粉和粘土作为助熔剂的不同作用机理和作用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干化-烧结"制陶粒更有优势.烧结陶粒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综合考虑产品性能与经济性,适宜的物料配比为干污泥50%、粉煤灰30%~40%、粘土10%~20%.  相似文献   
447.
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因2200名学生和老师无一伤亡而声名远扬,这一“奇迹”完全得益于该校校长每年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  相似文献   
448.
以农林废弃物橘子皮(OP)为原料,经氢氧化钠皂化处理,得到了改性橘子皮生物吸附剂(MOP),并将其用于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浸泡时间对改性产物产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化学耗氧量、比表面积、Zeta电位的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橘子皮皂化改性的机理.结果表明,橘子皮用0.2...  相似文献   
449.
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氧化铜,并对产物进行XRD和TEM分析。以纳米CuO为催化剂,高压汞灯为光源,对染料中间体间氯甲苯工业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了CuO用量、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影响的顺序是:光照时间〉溶液pH值〉CuO用量;得出最佳降解条件:CuO用量...  相似文献   
450.
副球菌BW001的生理特性及其对吡啶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武钢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吡啶高效降解菌BW001,经菌株生理特性研究和16S rRNA序列测定,其属于副球菌(Paracoccus sp.).BW001为革兰氏阴性,具有固氮作用,对头孢、卡那霉素和利福平具有抗性.用SDS碱裂解法从该菌株中提取到1个小质粒和2个大质粒,其中2个大质粒可被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BamH Ⅰ、Hind Ⅲ单酶切.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在投菌量为0.03 g/L、吡啶初始质量浓度为493.4 mg/L、温度为30℃、pH为6.5的条件下,BW001可在33.0 h内将吡啶完全降解,降解速率为16.16 g/(L·h),吡啶中50%~60%的氮转化为NH4 ,高浓度吡啶对BW001产生一定抑制,但菌株在适应后,对吡啶的降解速率更高;降解吡啶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为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