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电镀污泥中铜镍回收方法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电镀污泥中铜、镍的回收方法及工艺,采用硫酸浸出,浸出液在电压为2.4 V时电解3.5 h,铜的总回收率在99%以上,同时将Fe2 氧化成Fe3 ,电解余液(电解铜之后的溶液)加热至90℃,用磷酸盐调节pH至3.0,磷酸钠投加倍数为形成磷酸盐沉淀理论用量的1.4倍,99%的铁、铝、铬被去除.镍的总回收率约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212.
为了提高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甲烷产率,固体厌氧发酵以及预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水生植物菹草为例,探讨了厌氧固体发酵同步碱处理提高甲烷产率的可行性。采用2种来源的微生物(厌氧污泥和牛粪),初始生物质浓度为20%TS(total solid,总固体重量),考察不同的NaOH添加量(基于反应体系总TS 0%、2.0%、3.5%和5.0%)对菹草厌氧发酵产气和固体水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实验组相比,初始NaOH加入量为3.5%时,接种污泥和牛粪的实验组中甲烷总产量分别为787.1 mL和1 165.4 mL,与对照实验组相比(619.1 mL和834.8 mL),分别提高了27.1%和39.6%,而且接种牛粪的实验组中单位挥发性固体(VS)产甲烷率最高,为186.5 mL/g。对发酵后的木质纤维素残渣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有助于促进菹草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分解,以及木质素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了菹草厌氧发酵产气产甲烷效率。  相似文献   
213.
在生物淋溶锰渣的过程中,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0~100 mg/L)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研究两种活性剂对硫杆菌生长和对锰渣中锰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均能有效强化硫杆菌对锰渣的淋溶性能,SDS和PVP的最佳浓度分别为35 mg/L和15 mg/L,在最佳浓度条件下,两者均能显著降低培养液的pH值,提高锰的浸出率,其浸出率分别达到88%和83%,均高于对照组的72%.进一步分析表明,SDS比PVP更能有效提高浸出体系的ORP电位,促进锰的浸出.电镜结果表明,在最佳浓度条件下,SDS比PVP更能有效促进硫杆菌对锰渣表面的侵蚀,降低锰渣的表面粒度,提高锰渣中锰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214.
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及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决定了对其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的必要性及难度,而如何对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做出实时、准确的监测和评价就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传统的调查方法主要基于地形图进行人工勘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