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239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31.
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利用微波和光学遥感数据开展冰雪监测、交通拥堵状况监测评估、雪水当量时空变化监测、地表温度反演与农业受灾评估等技术方法,介绍了灾害应急阶段空间信息产品的服务情况。提出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电力通信等生命线状况的评估,将是今后灾害遥感业务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最后从数据资源、复杂灾害背景环境下灾害遥感和卫星等资源综合应用三个方面,讨论了当前灾害遥感领域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指出了建立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与服务体系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432.
范科文  李星  杨艳玲  周志伟 《环境科学》2019,40(8):3626-3632
污水的资源化与回用可作为城市和各类建筑的非传统水源,必须满足相关水质标准,其中有机物一直是广泛关注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华北某市大型污水厂的二级出水,研究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UV-TiO_2)和颗粒活性炭(GAC)技术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特性以及对纳滤(NF)的膜污染控制特性,构建了UV-TiO_2/GAC/NF组合工艺,评价了组合工艺的有机物去除效能和膜污染控制作用,解析了影响NF膜污染程度的有机物种类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UV-TiO_2和GAC技术均可不同程度地缓解NF膜的不可逆污染、降低膜通量衰减速率; UV-TiO_2/GAC联用的不可逆膜污染程度比单独UV-TiO_2或GAC技术分别降低了48. 7%或61. 4%.类蛋白质和类腐殖质等有机污染物是不可逆膜污染的主要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小于3×10~3和30×10~3~100×10~3的有机物是造成纳滤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UV-TiO_2/GAC/NF组合工艺的COD、DOC和UV_(254)去除率为45. 7%、74. 5%和89. 2%,出水中COD、DOC和UV_(254)等有机物指标均得到有效去除.研究成果为城市和各类建筑非传统水源的深度净化与多途径回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33.
针对生物质燃烧排放类腐殖质(BC-HULIS)的臭氧(O3)氧化开展模拟研究,利用总有机碳分析仪(TO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老化前后HULIS的光学性质和化学结构变化.研究表明,经臭氧氧化后BC-HULIS占相应的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比例降低,表明部分HULIS发生降解生成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此外经O3老化后,HULIS的质量吸收指数(MAE365)和芳香性指数(SUVA254)分别从1.8~2.7和4.2~5.0m2/gC下降到1.1~1.3和3.7~4.1m2/gC,表明老化后HULIS的吸光能力和芳香度均呈现降低.EEM-PARAFAC解析结果显示,BB-HULIS中荧光发色团主要由类蛋白荧光组分(C2)和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C3、C4)组成.O3老化后,BB-HULIS的总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两种性质的荧光组分相对含量和荧光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如老化后HULIS中类腐殖质荧光组分的相对含量和腐质化指数(HIX)均显著高于老化前样品,表明老化过程发生类蛋白的降解和类腐殖质的聚合.另外,FTIR分析结果显示O3老化后含氧官能团含量显著增强,表明了O3老化对HULIS官能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4.
辣子草对3种农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入侵植物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不同器官、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水稻(Oryza sativa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辣子草存在一定的化感作用。各器官水浸提液对3种作物的影响依种类有差异,辣子草水浸提液在高浓度下对水稻、小麦作物种子萌发、根长和苗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油菜的种子萌发、根长和苗高则是在低浓度下促进高浓度下抑制。辣子草的化感效应为花序>叶>茎>根,表明辣子草的化感物质主要存在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435.
逆温破坏型熏烟浓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逆温破坏型熏烟(以下简称熏烟)过程及其浓度预测中的几个问题,介绍了熏烟地面浓度最大值(Cfm)及其空间分布的正确计算方法。分析了对其影响的各种因素和高浓度区的延伸范围,Cfm比最大地面浓度Cm大几倍,Cfm〉Cm的范围可延伸到有效源高的70倍。  相似文献   
436.
安全裕度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们对安全认识和需求的不断提高 ,安全裕度的概念越来越多受到工程设计界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关注。笔者综述了安全裕度概念在不同工程技术领域应用情况 ,重点讨论了在压力容器设计、机械加工、电力系统运行、航空飞行管理、军备等复杂系统研究中安全裕度的含义、安全裕度设计方法以及应用安全裕度进行安全评定的方法。通过对安全裕度应用情况分析 ,表明安全裕度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概念 ,广泛受到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还分析了目前安全裕度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应尽快开展安全裕度理论的系统研究 ,使这一重要概念从目前主要以定性讨论为主上升到定量计算 ,建立安全裕度学科 ,并且使安全裕度理论成为安全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437.
高维空间插值在海洋环境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环境监测中心1999到2006年在上海海域的原始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在高维空间中使用最邻近插值算法,消除了周期性变化以及边界截断误差的影响,实现了对研究区域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插值,在海洋环境领域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8.
农田土壤抗生素累积及其导致的生态风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采用调查问卷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重庆市开州区菜地土壤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类这5类抗生素的赋存特征,分析了抗生素含量和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估其潜在生态环境风险.结果表明,菜地土壤存在抗生素累积,五大类共18种抗生素被检出,且以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主.喹诺酮类抗生素检出率最高(15.38%~100%),其中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检出率达100%;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最高(0~42.88 μg ·kg-1),其中土霉素含量最高为42.88 μg ·kg-1.菜地土壤中抗生素总量为1.64~233.11μg ·kg-1;其中,空心菜地(89.73 μg ·kg-1)>白菜地(32.53 μg ·kg-1)>辣椒地(32.16 μg ·kg-1)>西红柿地(32.13 μg ·kg-1)>黄瓜地(26.46 μg ·kg-1)>草地(7.32 μg ·kg-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总抗生素含量与有机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与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潜在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开州区菜地土壤中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中度生态风险,其中62%~92%和62%~100%土样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具有潜在毒性.  相似文献   
439.
为制备一种高效的吸附剂处理砷污染,以水铁矿(Fh)和花生壳生物炭(BC)为原料,合成了水铁矿@生物炭(Fh@BC)复合材料;探究了复合材料对砷的吸附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微区分析(SEM-EDS)、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BET)、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采用简化连续提取法分析被吸附砷的形态,判断其吸附稳定性。结果表明:水铁矿被生物炭成功负载,复合材料的总微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得到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对砷的吸附过程更加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可达80.09 mg·g-1;且其对砷的吸附具有较大的pH适用范围;复合材料表面的水铁矿颗粒对砷的吸附起到重要作用,其除砷机制主要包括静电引力和配位络合。另外,复合材料吸附的砷中稳定态砷占总吸附量的99.18%,污染物二次释放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40.
北京城区"7.10"灾害性强降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祚芳  范水勇 《灾害学》2005,20(2):66-70
对2004年7月10日发生在北京城区的灾害性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造成本次城区暴雨的天气系统为一中β尺度对流云团,它生成于河北西北部的偏南暖湿气流中,在移到北京城区发展并停留的1~2h内,造成了本次强降水过程.大尺度背景场分析表明,暴雨发生前北京即处于有利降水的形势场中,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可能是强对流的触发系统.此外还初步分析了城市环境对强降水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