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田氮肥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我国地下水氮素污染的两大来源,从氮肥-垃圾渗滤液复合影响区域内采集6份土壤剖面-地下水样品,分析非饱和-饱和带全剖面中氮素的分布特征,来清晰判识该类典型区域的氮素跨介质污染特征和途径,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进行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分析,来解析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对氮素分布的响应.结果发现,在高施肥量采样点中,土壤中的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含量均显著高于低施肥量采样点(p<0.01),NO3--N大量分布在深度0~240 cm的土壤中(p<0.05),部分NO3--N下渗进入地下水,高施肥量采样点地下水中NO3--N浓度在总溶解性氮(Total Dissolved Nitrogen,TDN)中占比达31.93%~84.70%,硝化菌在氮循环功能菌中占比为27.08%~87.99%,说明氮肥是该区域地下水NO3--N的主要来源.铵态氮(NH4+-N)在非饱和带深度0~20 cm和400~460 cm的范围内含量较高(p<0.05),垃圾填埋场下游的地下水NH4+-N浓度均超标,在TDN中占比为26.40%~59.71%.统计分析表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可能是造成地下水中NH4+-N浓度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并很可能是导致地下水位波动带附近出现NH4+-N高积累的主要原因(p<0.05).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复合影响区氮素的污染评估和防控.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临界值迫近度分析法,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最大钻屑量以及钻屑温度差这3个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考察了它们对发耳矿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敏感性,比较其突出危险敏感性的大小,找到突出预测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鹏  曹学章  董杰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6):433-435,472
利用1995年和2000年TM卫星影像资料和马尔柯夫链的理论,分析了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的5-10年内,三峡库区土地利用非农化速率减少,但占用农地面积仍然较大,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浅水湖泊在不同水动力扰动下水体营养盐及有机物释放量的变化,在实验室进行了连续长时间的不同风浪条件下水土界面扰动试验,以确定不同风速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扰动促进了沉积物中颗粒态有机质(POM)的再悬浮,但随扰动强度加大,颗粒物中有机质的比例反而降低,而溶解态营养盐及有机质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解析有机物(DOM)的荧光特征,共识别出2类5个荧光组分,分别为类蛋白荧光组分C1(280 nm,322 nm)、C3(235 nm,353 nm)、C5(270 nm,300 nm)和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2(275 nm,383 nm)、C4(260 nm/335 nm,443 nm)。在试验过程中类蛋白组分所占比重接近80%,表现出明显的内源释放特征。同时,a355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也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不同水动力扰动促进颗粒态有机物再悬浮,但对溶解态有机质的浓度和组分变化影响并不显著。此次室内模拟试验是水体有机物对水动力扰动响应的初步研究,原位观测需考虑更多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滇池水环境治理的“调水”“活水”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0MaB P,沿普渡河断裂发育的普渡河和沿小江断裂发育的小江均汇入到昆明盆地,形成滇池,并产生厚达千米的堆积物。早更新世晚期,金沙江贯通,导致普渡河和小江均倒流汇入金沙江,从而滇池处在金沙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水系的风口的位置,滇池的补给系数变小,换水周期增长。近几十年来,污染物的输入和积累,导致滇池水质急剧下降。因此滇池水环境的整治,除了减少污染物的输入外,建议在禄劝县引掌鸠河的水入螳螂川,并流入滇池。滇池的集水面积增加到16 066 km2,滇池的入湖地表径流量就增加到26.64×108 m3,换水周期减少到197.2 d。与此同时使滇池在昆明向北流出,污染物不再扩散到整个湖泊,这样便可较好地解决滇池污染,整治滇池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人的心理和行为在遭遇不同外界状况时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在特殊环境如发生火灾时人往往容易失去理智,从而发生以错误方式逃生等危及生命安全的行为。因此,消防人员了解这些心理行为并学习如何应对非常必要。本刊将分3期介绍火灾中的心理问题,内容分别为:心理及行为表现,影响心理行为的因素和如何保持火场人员心理稳定。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探险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险旅游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相比,探险旅游侧重旅游目的地的原始性和区域性、旅游过程的惊险刺激性、游客的局限性和主动参与性以及旅游服务的技术性等专业性特征。在分析滇西北探险旅游条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滇西北开发探险旅游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董杰 《环境技术》2016,(5):136-139
湿热试验箱的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稳定的供水。当前使用的湿热试验箱,由于加湿用水直接采自于市政用水,锅炉水垢一直是影响温湿度试验设备正常运行的一大难题。在日常工作中,为了排除锅炉水垢,尝试了各种办法,实践中发现离子交换方法最为方便,因此通过改造现有试验箱水路结构,以压力引流方式,加入水处理装置,通过水路管道和开关引导加湿用水经过p H调节、过滤、防护、检测仪表、加压等装置,最终进入湿热试验箱锅炉内部,提高进入锅炉的水质,有效解决锅炉水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南京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为例,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创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城市绿地景观,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等5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调查表明,影响火灾中人的心理行为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诱发火灾中人的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内因和外因2个方面。内因性别通过火灾实例调查,女性较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