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掌握土壤质量因子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关系对于优化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改善和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川中紫色土区典型小流域276样点土壤样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研究了川中紫色土区土壤质量主要敏感因子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1)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氮(STN)质量分数均值介于0.90-1.30g·kg~(-1);土壤总磷(STP)质量分数均值介于0.48-0.78 g·kg~(-1);土壤有机质(SOM)质量分数均值介于9.90-19.73 g·kg~(-1)。(2)主成分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质量敏感因子主成分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且主成分与土地利用方式相关性排序表现为:第一主成分(铵态氮与物理性质),水田水旱轮作田旱地林地果园;第二主成分(STN和SOM),水田水旱轮作田林地果园旱地;第三主成分(STP和硝态氮),水旱轮作田旱地水田林地果园。(3)土壤质量主要敏感因子的变化能较好地响应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且土壤质量敏感因子与土地利用方式的CCA排序结果说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质量敏感因子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关系。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紫色土区土壤质量敏感因子改变的重要驱动力,这将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及提高紫色土区土壤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特别是减轻区域水土流失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揭示四川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定量评估影响其时空分异的驱动因子,基于2003~2018年(16a) MODIS气溶胶产品数据,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空间自相关,空间热点探测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地统计方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8年四川盆地AOD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突变年为2015年,并依据趋势变化将2003~2018年分为6个时段.四川盆地气溶胶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AOD高值区主要聚集在盆地中部低海拔地区,而AOD低值区则多聚集在盆地边缘高海拔地区.AOD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聚集性规律(空间正相关,Moran's I指数>0),自2012年以来高-高值聚集区面积不断减小,且不同时段聚集区AOD年际变化与AOD值分布变化态势一致.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优选出8个因子,经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16a来盆地区域AOD时空分异主要是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引起的.2014~2015年所有驱动因子的驱动力较之前时间段出现11.2%~59.2%的减小,且社会经济因子尤为明显,与2015年为突变年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中国用户使用数据的工况分析,识别出与DCT失效模式相关联的典型工况;通过工况转化和等效技术开发出一定质量目标下的试验场车辆行驶规范。兼顾了中、低扭矩或负荷下的DCT在整车条件下的试验认证。  相似文献   
54.
工业余热脉冲喷吹法拆卸废弃印刷电路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弃印刷电路板上电元器件的拆解是其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第一步,文章自行设计了WPCBs自动拆卸设备,利用热空气模拟工业余热作为热源与脉冲喷吹动力源,详细研究了预热温度、通气温度、拆卸时间对废弃印刷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的拆卸率与损坏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元器件的损坏情况随预热温度和通气温度的升高以及拆卸时间的延长而加剧。电子元器件的总拆卸率随预热温度和通气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拆卸时间对拆卸率的影响不显著。当预热温度为140℃、通气温度240℃、拆卸时间为4 min时,元器件拆卸率达66.3%,并且此时所有电子元器件均无损坏。此方法在实现低成本、自动化拆卸WPCBs上电子元器件的同时,为工业余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缓解了工业余热的环境热污染及能源浪费等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5.
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事故模拟研究。通过模拟一个建筑行业常见的场景,估算落物事故的概率,并且通过加入指示标示这一简单的物体,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事故概率,对比来研究安全标示对于落物事故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比较精确地估计建筑行业关于落物风险的发生概率,对各事故的机理研究以及其他一些重大事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58.
近十年来,颗粒层除尘器逐步成为水泥—石灰工业熟料冷却机废气及该工业几乎所有其他粉尘都合适的除尘设备,而且在木材、陶瓷、煤炭、焦炭、化学以及电冶金工业中进行了推广。颗粒层除尘器显著的发展并不能最终替代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电除尘器净化工业废气。为了发展颗粒层除尘器,应尽可能地发扬其优点,同时克服缺点。其主要优点如下: 1.在很大范围内与烟气温度无关,因而可适应各种高温烟气,废除冷却设  相似文献   
59.
60.
古建筑火灾会造成重大财产和文化损失,一直是我国消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国古建筑消防相关法规与技术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部门与消防部门加强对古建筑消防法规与技术体系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与规范,为我国古建筑消防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技术依据。本文对我国古建筑火灾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古建筑消防法规与技术规范发展历程,并对其中存在制度单一,灵活性差;发展滞后,内容不完善;体系封闭,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