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362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就太平沟小流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分析,绘制了SD模型流程图,编制了SD模型程序,经微机模拟仿真,确定了“综合型”发展为该流域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为该类型区小而域经济建设及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2.
印染废水生物脱色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印染废水脱色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油烟的污染日益严重。探讨分析了目前油烟污染的净化处理现状 ,论述了新型高效的油烟净化技术机理 ,从而开发研制出经济实用的油烟净化设备 ,为我国控制油烟污染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4.
不同絮凝剂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同条件下用3种常用的聚硅酸盐类絮凝剂(PASS,PZSS,PFSC)和高铁酸钠(Na2FeO4)处理焦化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除聚硅酸铝在去浊方面优于高铁酸钠外,高铁酸钠无论在CODCr、色度去除率及固体悬浮物生成量等方面均优于聚硅酸盐类絮凝剂。  相似文献   
85.
因畜禽废水除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还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因此,研究利用UASB处理畜禽废水,在不同环境条件和工况条件下对氨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化菌适应的pH值范围较宽,在6.5—8.0范围均可以较好的生存,其中以7.0为最佳;温度与氨化率基本成正相关关系,从经济等多种角度考虑,中温阶段38%为最适宜;氨化率随进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进水有机负荷越大,氨化率越小。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06Cr19Ni10不锈钢波纹管的腐蚀失效机理。方法 对失效导管进行宏观形貌分析,确定宏观腐蚀特征。进一步对失效管段进行显微组织以及化学成分的分析。采用体式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开展失效管段的微观腐蚀形貌观察和腐蚀产物分析。结果 宏观来看,导管上金属网套和波纹管外面有几处轻微腐蚀,波纹管侧面腐蚀略微严重,内部没有发现腐蚀。金相组织显示,波纹管基体材料为奥氏体晶粒,在U型波纹管顶部有少量马氏体存在,波纹管基体材料化学成分符合国标要求。扫描电镜下,波纹管外表面发生了严重的点蚀,在U型波纹管的顶部和波纹间的平台均有较大的点蚀坑,U型顶部的点蚀更为严重,并且波纹管不同部位发生了明显的晶间腐蚀。点蚀坑处的EDS显示,腐蚀产物多为Fe的氧化物,坑内还发现了少量的Cl?,并且坑内产物的Cr元素含量明显少于基体。结论 由于波纹管固溶处理不当,导致晶界间贫铬,使材料表面大部分区域产生晶间腐蚀。同时由于波纹管顶部的塑性变形诱导马氏体生成,使得该处更容易发生点蚀,而海洋大气环境中的氯离子进一步促进了这种点蚀的发生,最终导致了波纹管的腐蚀失效,U型顶端发生的点蚀是材料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
考察了碳酸氢盐(HCO3-)和硝酸盐(NO3-)对水中双氯芬酸(DCF)紫外光解的影响,探讨了UV/NO3-/HCO3-体系中NO3-和HCO3-用量对DCF降解的影响,研究了DCF在UV/NO3-/HCO3-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HCO3-对DCF的紫外光解几乎无影响;由于光激发NO3-产生的羟基自由基(HO·)的作用,NO3-的存在可以明显促进DCF的降解;HCO3-和NO3-的共存可以进一步加快DCF的去除,这可能归因于生成的HO·和HCO3-反应产生的碳酸根自由基(CO3·-).通过向UV/NO3-/HCO3-体系中加入HO·淬灭剂甲醇,有力地证明该体系中CO3·-的存在及其对DCF的降解.DCF在UV/NO3-/HCO3-体系中的去除可能归因于3种反应途径,分别为直接紫外光解、HO·氧化和CO3·-氧化.其中,直接紫外光解和自由基氧化对DCF去除的贡献分别为25%和75%.在UV/NO3-/HCO3-体系中,NO3-用量的提高可以导致反应体系中生成的HO·稳态浓度的提高,故DCF的降解效率随着NO3-用量的提高而逐渐增大;HCO3-用量的提高对DCF去除的影响较小.在UV/NO3-/HCO3-降解DCF反应中,利用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LC-QTOF/MS)共检测到11种转化产物,根据这些检出的反应产物提出DCF在该体系中的反应机理主要包括5种不同的降解路径,分别为脱氯氢化、脱氯环化、脱羧基反应、甲酰化反应和醌化反应.  相似文献   
88.
大亚湾混凝土鱼礁和铁制鱼礁附着生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人工鱼礁的生物附着状况,于2008年6月和7月,对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中已投放1 a的混凝土礁体和铁制礁体上的附着生物进行了调查。2次调查共采集和鉴定出附着生物94种。其中,混凝土礁体附着生物种类达到73种,总生物量为27903.50 g/m2,多样性指数为4.68,均匀度指数为0.76。铁制礁体种类达到80种,总生物量为23023.00 g/m2,多样性指数为4.53,均匀度指数为0.72。人工鱼礁投放1 a后,礁体表面100%被生物所覆盖,三角藤壶(Balanus trigonus)是人工鱼礁区占据绝对优势的种类,其优势度达到0.1464。  相似文献   
89.
国际水法是实现国际水资源公平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与法律保障,公平开发国际水资源,实现国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国际水法追求的价值目标,而国际水法价值目标的实现则要重视国际水资源的整体性,要具有生态系统为本位的流域管理理念,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宗旨、以国际水资源的损害预防为重要内容、以区域合作机制作为解决国际水冲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
阐述了中小模数齿轮零件冷滚轧技术的工艺、模具、坯料和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法和要点。分析了汽车转向器转向齿轮零件的结构特点及采用冷滚轧成形工艺加工的技术要点;并设计出了转向齿轮的冷滚轧工艺和滚轧轮;进行了滚轧轮与工装的安装、调试和冷滚轧工艺的试验研究。滚轧出了符合用户要求的转向齿轮零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