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用剂量作业试验和短时记忆法2个指标对处在不同声环境条件下的两所中学的学生之学习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噪声会导致中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2.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确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家修订发布了GB 4915-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企业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现有企业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在修订过程中,如何确定可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成为标准限值确定的关键.标准编制组系统调查分析了我国水泥工业污染排放现状、污染控制技术应用情况、环境管理需求、国外标准控制水平等,提出了可行的排放控制要求.新标准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增加了污染物控制项目,提高了颗粒物、NOx等指标的排放控制要求,同时增加了适用于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新标准的实施将成为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总量减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的重要抓手,新标准将促进水泥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23.
基于对汶川8.0级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和震后5年来龙门山中北段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刻画,对震后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及其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震后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北川-映秀断裂上盘10 km范围以内,相对于同震崩塌、滑坡具有更明显的上盘效应。震后泥石流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松散堆积物分布范围、地形地貌、岩性、降水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同震崩塌、滑坡松散堆积物为震后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地形地貌是控制震后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泥石流提供了势能和启动的空间条件;震后泥石流集中发生在前震旦系彭灌杂岩和古生界粉砂岩、砂岩等岩性分布区;降水是导致震后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4.
25.
废弃线路板重金属浸出毒性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华  黄卓辉  郑正  罗兴章 《环境科学》2009,30(5):1533-1538
使用4种毒性浸出方法[中国的GB 5086.1-1997,GB 5086.2-1997,美国的1311 (TCLP)、 1312 (SPLP)]综合评价废弃线路板的重金属浸出毒性,并依此选择一种适合评价废弃线路板重金属生态危害的方法.结果表明,这4种方法中,使用TCLP方法浸出液的重金属 (Cu、Pb、Ni、Mn、Zn和Fe) 浓度均超过其他3种方法,且浸出液中Pb的浓度超过相应的标准数倍,因此废弃线路板属于危险废弃物;而使用我国现有的浸出实验方法,浸出液的重金属浸出量低,实验条件与实际的环境条件相差大,对危险废物的控制不利,而使用TCLP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价废弃线路板重金属浸出毒性;浸出液中这6种重金属浓度随着浸出液的初始 pH 值降低和废弃线路板粉末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26.
科学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进行了多次修订。为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电力行业污染物控制的成功经验和科学制定我国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比分析了中美欧等国家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SO2,NOx和颗粒物排放控制历程,当前中美欧现行燃煤电厂排放标准和控制技术水平及我国火电污染物控制现状,提出了科学制定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从化学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物品的易燃易爆性能,存在的各种火源入手,分析了化学实验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和爆炸事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火防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8.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铜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对铜浸出的作用,从某煤堆积水中分离得到A.f菌,利用该菌对铜进行浸出实验,设置3个处理,3个处理的浸出液分别为9 K培养基(简称S),成熟菌液(简称MS)和过滤除菌液(简称FS)。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铜都得到了浸出,浸出铜浓度按S、FS和MS依次递增分别为4 433、5 377和6 296 mg/L;浸出初期,MS中的铜,浸出速度最快,过滤除菌液中次之,而培养基中的速度比较稳定,比前两者均慢,24 h后三者浸铜速度趋近一致;三者中pH、Eh变化相似,pH均先升高至3.4左右保持相对稳定,Eh均先迅速下降至280 mV后保持稳定。由实验可知,氧化亚铁硫杆菌主要在浸出初期促进了铜的浸出,且菌液中溶解氧氧化Fe2+以及酸性条件下氧化Cu0对铜的浸出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9.
文中系统分析了抚顺市固体废物的收运及处理现状。并对其对策进行了讨论,认为抚顺市应立足现实,完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尝试应用多种先进的综合处理新技术,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快固体废物处理市场化、产业化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相似文献   
30.
开发新型的、无害化降解卤代烃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有关卤代烃污染物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处理方法也逐渐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在论述了电化学氧化和电化学还原两种方法处理卤代烃污染物的技术原理基础上,对电化学处理卤代烃污染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目前应用该技术处理一些卤代烃污染物的电流效率以及电极研究的进展.探讨了电化学氧化还原降解技术在这一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