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58篇
安全科学   451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168篇
综合类   933篇
基础理论   186篇
污染及防治   115篇
评价与监测   116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91.
进出水方式对高负荷浅层渗滤净化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农村分散住户用水不均匀和排放泵井运行不连续条件下高负荷地下浅层渗滤系统的净化效果,建立渗滤试验柱,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在12.5 cm.d-1日均水力负荷下,比较连续进水、间歇进水和自由排水、间歇排水对实际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渗滤柱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均大于96%。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41.2%~67.7%,其中采用间歇进水、间歇排水方式的渗滤柱去除率最低,但出水仍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各渗滤柱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17.5%~37.2%,其中采用间歇进水、间歇排水的渗滤柱平均去除率最高,表明强化反硝化作用是提高脱氮效率的主要途径。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51.0%~78.0%,其中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渗滤柱平均去除率最高,表明延长污水停留时间、增加与填料的接触面积能增强对TP的去除效果。间歇进水、间歇排水方式下,渗滤柱对COD的去除效果有所下降,但是对N、P营养盐的综合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92.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hRI)是细胞质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可以与血管生长因子(Angiogenin, Ang)紧密结合从而抑制血管形成.利用全基因组合成法合成针对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hri)的发夹shRNA序列,亚克隆到siRNA表达载体pKD;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后,用脂质体法与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融合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EGFP-C1-hri共转染到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干扰效果.用Image-Pro plus 4.5软件对绿色荧光照片半定量分析干扰效率.结果表明,荧光显微镜显示B16中表达的绿色荧光被干扰,荧光强度半定量分析干扰效率可达80%以上.成功重组构建了针对hri的siRNA表达载体.图5参9  相似文献   
393.
在人工配制的污水中投入一定量的基质,不同条件下振荡培养,评价沸石、炉渣和陶瓷滤料3种基质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对氨氮(NH4+-N)和总磷(TP)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吸附时间时,沸石对NH4+-N的吸附效果最好,陶瓷滤料对TP的吸附效果最好;进水浓度对沸石吸附NH4+-N的影响较大,其吸附量随进水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进水浓度对炉渣和陶瓷滤料吸附NH4+-N及炉渣吸附TP影响不大;3种基质对NH4+-N和TP的吸附量均是随吸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要达到较好的去污效果,应根据实验结果考虑基质投入量;pH值对沸石吸附NH4+-N影响显著,pH值6~7范围内吸附效果最好,pH值8~12的碱性条件有利于基质对TP的吸附。  相似文献   
394.
针对活性污泥厌氧消化水解速率慢的问题,通过工业化规模超声波反应器对不同固体浓度污泥开展了破解研究。采用粒径分析及溶解性COD、蛋白质和多糖浓度监测的方法研究了超声波破解前后污泥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评估了超声波破解对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及有机物降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化规模超声波破解不同固体浓度污泥后,污泥粒径均有所降低,而溶解性COD、蛋白质和多糖的浓度均有增加;超声波对污泥的破解程度与破解时间和固体浓度有关,其随破解时间增加而增加,随污泥固体浓度增加而减弱;超声波破解固体浓度2%和4%的污泥30 min后,累积甲烷产率分别提升41.2%和30.2%,当破解时间和固体浓度进一步增加时,污泥甲烷产率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超声波破解污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5.
探讨了一种再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了相关再生水标准中涉及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两类物质。在质量浓度为20~1 000μg/L时,两类物质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是0.060、0.002μg/L,DBP、DEHP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7.4%、5.1%~6.1%。利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预处理,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6%、89.6%。检测了北京市4座再生水厂出水中DBP和DEHP含量,其中,DBP在1.74~5.59μg/L,低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规定的限值(不超过0.1mg/L),但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19772—2005)规定的限值(不超过3μg/L);DEHP在0.42~4.93μg/L,满足GB/T 19772—2005要求(不超过8μg/L)。  相似文献   
396.
青海西宁建设绿色城市开展园林绿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才  赵广明 《青海环境》2005,15(3):108-109,114
“绿色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观念,是新世纪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然趋势。文章对西宁市建设绿色城市的构思进行了论述,并就城市园林绿化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97.
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开设的"石油工业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为例,阐述了将视频教学融入传统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促进课程改革的优势、取得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石油高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也为我国石油工业实现绿色发展培养更加优秀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8.
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记者来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五 中学,映入眼帘的是洁白的雪已覆盖了整个校园。此时虽然不 见绿色环境,但是在教学楼前的环境宣传画廊里,却看到该校 曾经耕耘绿色的展示,记录着该校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过程。 双鸭山市第五中学始建于1963年,现有东、西两校,占 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00多人, 教职工143人,教师高、中级以上占85%,是双鸭山市唯一 一所示范性初中学校。这个学校的教学楼虽然有些陈旧,但在 校园里的师生们的精神面貌却非常有青春活力。尤其在校长 王丽华的带领下,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环境 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1995年该校迈入省级"两 全"学校的行列,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庭院绿化先进单位,环 境教育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2000年被评为"市级绿色 学校",2004年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399.
美国页岩气开采的水环境监管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开采所使用的核心技术——水力压裂技术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而且向地下注入裂解液可能污染地下水。为应对页岩气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美国已开展并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环境监管经验和技术。文章就美国页岩气开采场地的水环境监管体系、法规、制度及技术等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我国在页岩气大规模开采初期的水环境监管思路及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400.
火山灰的研究作为探讨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一种手段,近十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气候学和古环境学的研究表明,火山喷发可以导致某一区域内短期的气候变化或者对冰期产生强烈影响。同时,火山灰层的成因机制决定了其空间分布的等时性和广泛性,因此,火山灰的地层学特征和精确定年,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目前,全球各地已经开展了许多火山灰年代学与地层学的研究。在中国,尤其是东北地区,虽然有着丰富的火山资源,但是火山灰年代学与地层学的研究工作依然比较匮乏,本文简要回顾了一下中国东北、欧洲、新西兰、日本、俄罗斯等地区的火山灰研究工作,旨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