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安全科学   246篇
废物处理   62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826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水质监测分析一般是现场采样、送回化验室分析,本文探讨了水中不同污染物的波谱特征与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关系,进行了地面水体波谱测量、污染成分及对应卫星图谱解析,力求找到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22.
一、前言 我国已成为家电生产和消费大国,根据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不久将产生家电的报废和再生利用课题,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方针,对此应高度重视。为此兹介绍日本的经验以供有关方面参考。鉴于我国石油进口过多,已成为“十五”计划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废塑料合理再生利用涉及节油问题,且技术较为复杂,故据日刊“塑料时代”2000年增刊号“废塑料的再生利用”专集中摘译有关家电用废塑料再生利用及关键的分选技术重点介绍如下。 二、日本家电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1.现状日本政府于1998年6月5日颁布了“特定家用电器再商品化法”,规定从2001年4月开始实施。为此,各有关单位均在开发和完善再生利用设施中,以使依法行事。 大宗家电的使用寿命一般为7年,该法规定第一批实施对象的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和空调机4大类1998年的报废量为1800万台,约合60万t。由于仍在逐年增加,预计到2001年时将达到2100万台,但由于再生费用由用户负担,亦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923.
辽河油田超稠油废水潜流湿地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以经过驯化的芦苇湿地为介质处理超稠油废水.在辽河油田进行的中试研究表明,即使超稠油废水的BOD5/COD仅为0.06,潜流湿地系统也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当系统的水力负荷为2cm/d时,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为石油类91.83%,COD 83.16%,BOD5 90.66%,TN 89.37%;出水平均浓度为:石油类 2.26mg/L,COD 77.34mg/L,BOD5 3.13mg/L,TN 1.66mg/L.中试研究还表明,该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超稠油废水处理新技术.对系统内外芦苇的生长量、纤维素、木质素、戊糖及纤维素的长宽比的研究表明,超稠油废水对芦苇材质无明显影响,可回收用于造纸等.  相似文献   
924.
固定化蒽醌对偶氮染料生物降解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非水溶性蒽醌固定化技术对偶氮染料生物降解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对比了海藻酸钙,聚乙烯醇-硼酸,聚乙烯醇-海藻酸钙和琼脂4种固定化技术,探讨了溶解氧对脱色过程的影响和固定化蒽醌系统脱色广谱性.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蒽醌可提高多种偶氮染料生物厌氧脱色速度1.5~2倍和降低偶氮染料脱色过程氧化还原电位-10~-15 mV;经4次循环使用后,其加速作用仍保持在90%以上;固定化蒽醌微生物系统具有很强抗氧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925.
设计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分格复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采用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出水为初始微污染水,调试反应器对微污染水的深度处理效果,同时对填料表面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在曝气量为3.0 L·min-1,水力负荷为20m3·m-3·d-1,回流比为125%的条件下,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48%、91%、91%;该工艺对磷的去除率仅为14%,通过投加聚合氯化铝可使出水中总磷(TP)含量降至0.50 mg·L-1以下.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好氧段中与硝化过程中密切相关的硝化螺菌属微生物占群落总量的8.0%,而在缺氧段与反硝化相关的脱氯单胞菌属微生物可占群落总量的1.5%,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反应器功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表明,该工艺可以高效去除总氮,与聚合氯化铝联合作用可去除86%的总磷,达到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可作为城市杂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进行回用.  相似文献   
926.
滇池环境综合治理框架及其投资估算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滇池流域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恶化 ,三者表现各异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滇池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必须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问题 ,从点源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湖内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四个方面开展。根据 2 0 1 0年前设想工程项目估算 ,总投资应达95 5亿元左右 ,上述四方面的投资分别占 30 3%、 1 0 8%、 1 0 1 %和 8 8%。从 1 990年到 1 998年 ,已有30 95亿元纳入滇池治理计划 ,1 999年计划不低于 8亿元 ,2 0 0 0年以后尚需安排更大的投资。  相似文献   
927.
DDT和三氯杀螨醇对蚯蚓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人工土培养法,通过急性和亚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DDT和三氯杀螨醇对蚯蚓(赤子爱胜蚓)的存活、生长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DT在急性暴露期对蚯蚓存活具有一定的毒性,其14 d的LC50为484.76 mg·kg-1;三氯杀螨醇对蚯蚓的存活基本没有影响(LC50>4000 mg·kg-1).DDT在急性和亚急性暴露期(10~28 d)对蚯蚓的生长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三氯杀螨醇在急性期对蚯蚓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p>0.05),在亚急性期对蚯蚓生长的影响尚不确定.DDT和三氯杀螨醇都显著抑制蚯蚓的繁殖能力(p<0.05).  相似文献   
928.
我国燃煤过程中汞的排放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燃煤烟气中排放汞的形态主要以零价汞为主,将气态零价汞转化为易于脱除的二价汞是控制零价汞排放的有效途径。为此,文章对燃煤烟气中零价汞的转化机理以及控制技术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不同零价汞控制技术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其发展趋势。结论得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烟气净化设备,经济有效地发挥其在烟气除汞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9.
鸟粪石法回收养猪废水中氮磷时产物的组分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鸟粪石法回收养猪废水中氮磷时产物的组分与性质,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物料衡算,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回收产物的化学组分,利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了不同条件下回收产物的形貌、粒度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各条件下废水中PO3-4-P去除率均超过93%,而NH+4-N去除率在28%左右;回收产物中主要为棒状鸟粪石(MgNH4 PO4·6H2O)晶体,同时还存在少量磷酸钙(Ca3(PO4)2·xH2O,ACP)和氢氧化镁(Mg(OH)2)等无定形颗粒;回收的鸟粪石纯度最高为87.72%,颗粒体积平均粒径最大为110 μm;鸟粪石纯度和颗粒粒度与反应液pH和进水PO3-4-P浓度相关,反应液pH由8.5±0.2升至9.5±0.2,鸟粪石纯度降低,粒度减小;进水PO3-4-P浓度由55.29 mg·L-1升至81.98 mg·L-1,鸟粪石纯度增大,粒度减小.  相似文献   
930.
中国北方地区50年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61  
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变化对农业和环境的影响比平均温度更加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最低温度升温速率大于最高温度的升温速率;冬季升温速率大于夏季;偏北(纬度较高)地区的升温速率大于偏南(纬度较低)地区。黄淮海和西北区,夏季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对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作突变性检验,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发生于1992年,年平均最低温度变化的突变点发生于1981年。最低温度明显升高的年份远远早于最高气温,这说明最低气温的变化比最高气温变化敏感,中国北方气候变暖主要来自于最低温度升高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以来,中国北方喜温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作物种植北界向北推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