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2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245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内容的精髓,安全文化作为全民自护文化的主体自然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企业在认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时必须切实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抓好这一主体的安全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基础,然后才能有目的地深入展开安全文化建设。 随着危害事件、事故不断增多,防灾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刻不  相似文献   
72.
采用天然气引射调峰技术,能使上海某储配站10台天然气高压球罐的储气调峰能率提高68%,大大有助于解决天然气用气高峰时的供需平衡问题,并能节约初投资人民币1亿元.但使用超音速引射器后,当球罐压力下降到某一值时会产生高频噪声,影响管束区操作环境.本文分析了噪声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噪声治理方案,并进行了方案的实施.实践证明:噪声治理效果良好,降低了管束区噪声污染,达到了国家"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73.
于桥水库沉积物-水界面氮磷剖面特征及交换通量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于桥水库是天津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但近年来呈现富营养化加重趋势,而其内源负荷及污染分布特征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Peeper(pore water equilibrium)技术获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剖面特征,分析于桥水库间隙水氮磷分布的空间差异;采集沉积物无扰动柱样分析沉积物中易释放态氮及磷的赋存特征,并利用原柱样静态培养法对其水土界面氮磷交换速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沉积物中活性磷、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分别为0.5~6.5、0.5~10.9、2.2~16.2和0.05~0.6 mg·kg~(-1),在垂直方向随深度增加营养盐含量降低,而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显著.(2)上覆水中PO_4~(3-)-P和NH_4~+-N质量浓度较低,间隙水中PO_4~(3-)-P和NH_4~+-N质量浓度远大于上覆水,表明于桥水库间隙水具有向上覆水体扩散营养盐的潜力.在垂直方向上间隙水中PO_4~(3-)-P和NH_4~+-N具有在0~5 cm快速增加,之后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3)静态释放结果表明,PO_4~(3-)-P和NH_4~+-N从沉积物间隙水扩散至上覆水中,其释放通量分别为1.1~13.3 mg·(m~2·d)~(-1)和20.6~250.5 mg·(m~2·d)~(-1);NO-3-N交换通量在-20.4~33.4 mg·(m~2·d)~(-1)之间,NO_2~--N交换通量在-7.4~0.4 mg·(m~2·d)~(-1)之间.PO_4~(3-)-P和NH_4~+-N为于桥水库主要的沉积物内源向上覆水释放营养盐,总体释放速率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淋河口和水坝前较高的释放特征.与类似研究比较可知,于桥水库沉积物-水界面通量相对较高,表明沉积物是于桥水库上覆水营养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4.
利用自制的静态模拟实验装置,通过连续抽取间隙水来研究藻细胞沉降在沉积物表面后对水-沉积物界面处的N、P变化的驱动作用及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藻细胞沉降后,在50 min内就完全消耗掉水-沉积物界面处的溶解氧,同时水体出现严重的发黑、发臭现象;形成的厌氧、强还原环境,使得死亡的藻细胞在界面处发生强烈的厌氧矿化作用,界面处的水溶性PO34--P、NH 4+-N在实验的第2 d开始向上覆水中扩散,含量不断增加.至实验结束时(实验第8 d),界面处PO34--P、NH 4+-N的含量分别达到4.00 mg/L、39.45 mg/L,分别为同期对照实验样柱中的10倍和241倍(对照样柱中的PO43--P、NH 4+-N的含量分别为0.42 mg/L、0.16 mg/L).藻细胞的厌氧矿化加剧了氮磷营养盐向上覆水的扩散,在加重水体营养盐含量的同时,也为藻华的再次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5.
风浪作用下太湖改性沉积物对藻体絮凝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壳聚糖改性的太湖原位沉积物为分散介质,应用Y-型再悬浮发生装置,通过定量模拟太湖常见的中等级别风情,研究再悬浮作用下,改性沉积物对蓝藻水华的絮凝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在黏土加入量为0.2 g·L-1,壳聚糖分别为0.100和0.150 g·L-1,其蓝藻的去除率分别为93.55%和99.19%;在静止30 min后,壳聚糖加入量为0.15  g·L-1时,水体的浊度去除率达到78.60%;静止8 h后,水体的浊度去除率达到93.88%.同时,短期内壳聚糖的加入对水体中PO3-4-P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初步结果表明,在中风风情下,壳聚糖的加入量为0.15 g·L-1时,能更有效地去除蓝藻.表明利用壳聚糖改性沉积物来絮凝沉降太湖水华藻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比研究表明,引入水动力强度和水柱高度定量模拟方法,在确定壳聚糖投加量絮凝除藻中,具有明显的方法优势.  相似文献   
76.
乌梁素海和岱海沉积物有机碳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营养化类型不同的乌梁素海和岱海为对象,开展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形态特征研究,对比分析了2个湖泊沉积物有机碳的形态特征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含量范围为4.50~22.83 g·kg-1,平均11.80g·kg-1;重组碳(HFOC)含量范围为3.38~21.67 g·kg-1,平均1...  相似文献   
77.
农田NO排放的自动观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详细介绍农田NO排放自动观测的方法原理,系统整体构造及电路和气路配置,并讨论了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同地,还就已取得的一些初步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华东秋,冬季麦田的NO排放进行自动连续观测的结果表明,秋季麦田的NO排放具有与温度几乎完全同步的日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冶炼废渣中钒(V)和铬(Cr)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集渣场周边土壤、沉积物、鱼塘底泥、鱼塘水和河水样品,分析V和Cr的浓度、赋存形态,并采用富集因子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V和Cr的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V和Cr平均含量分别约为四川省背景值的2.6和4.0倍,富集程度分别为轻微和中度富集;沉积物中V、Cr平均含量分别约为对照沉积物的5.0和3.2倍,底泥中V、Cr平均含量分别约为对照沉积物的5.5和1.4倍,V和Cr富集程度均为中度和轻微富集;水样表现为V污染,鱼塘水和河水V平均浓度分别约为金沙江水样的17.6和1.8倍。研究区V和Cr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其占比分别为57.1%和89.4%,沉积物和底泥中V和Cr残渣态占比分别为20.1%和74.9%,各环境介质中V的生物可利用率及迁移率要远高于Cr;结合V和Cr地球化学性质分析,研究区环境介质中V和Cr可能主要以V5+和Cr3+形式存在。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V、Cr污染程度分别为轻微和中度污染,沉积物与底泥中V、Cr污染程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79.
发展固硫型煤工业是治理煤烟型大气污染及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燃烧固硫型煤将产生大量固硫煤渣,对环境构成新的威胁。本文从实验探索的角度,研究开发利用固硫渣的途径。实验中对固硫渣做了化学全分析,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PD)对固硫渣及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后的煅烧产物进行物相鉴定,证实在一定的条件下固硫渣可以烧制成硫铝酸盐水泥熟料  相似文献   
80.
为探明九龙江流域表层水体氮污染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来源,于2020年7月(丰水期)和2021年1月(枯水期)开展九龙江全流域表层水体多点多断面原位观测,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对不同水期全流域表层水体氮污染来源及贡献率进行解析,耦合相关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水期流域表层水体氮污染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表层水体氮污染存在明显的水期分异特征,ρ(TN)为0.72~13.14 mg·L-1,丰水期ρ(TN)为1.39~10.95 mg·L-1,枯水期为0.72~13.14 mg·L-1。硝态氮(NO3--N)、氨氮(NH4+-N)、亚硝态氮(NO2--N)和溶解性有机氮(DON)浓度均表现为丰水期大于枯水期,但颗粒态氮(PN)浓度则表现为枯水期大于丰水期。丰水期氮污染以N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