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13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09篇
综合类   511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广西不同石漠化等级下SPAC水势梯度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艳  胡阳  马祖陆  朱鑫  梁晓 《地球与环境》2014,42(2):213-220
以野外观测为基础,对广西不同石漠化等级(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下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简称SPAC)系统中的水势日变化、气象因子日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大气水势降低,大气水势对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反应敏感。岩溶区石漠化等级下植物和土壤水势较低,不同石漠化条件下的植物叶水势在-7.79±0.43~-2.68±0.11 Mpa之间,土壤水势在-4.00±0~-0.08±0.04 Mpa之间,重度石漠化等级下植物处于萎蔫状态。植物在正午受到的水分亏缺程度为:重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无石漠化下植物叶片水势与大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下植物叶片水势与大气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水分在SPAC系统中运移,其能量消耗主要集中在叶片-大气的过程。叶-气水势差差值大小为: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无石漠化。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SPAC水势梯度提高,各介质层水势差的增大,提高了水分循环和能量交换的强度。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及其在有机污染土壤化学淋洗吸附技术中的应用,具体阐述了从表面活性剂淋洗废水中回收表面活性剂淋洗液的常用方法,并对主要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显示有机膨润土吸附法为经济有效的回收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并简述了膨润土吸附表面活性剂的机理。  相似文献   
63.
中国磷石膏资源化管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工艺过程中的伴生物,产生量巨大,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正在国内悄悄兴起,对磷石膏的规范管理也势在必行.阐述了美国磷石膏的产生以及管理的现状,对比中国现有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及管理的现状,为中国磷石膏的资源化管理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4.
采集广东某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一期(WI-A)和二期(WI-B)的进厂垃圾、渗滤液、飞灰、底渣和烟气样品,分析了各样品中砷、镉、钴、铬、铜、汞、镍、铅、锌共9种重金属含量,研究重金属的迁移特征。结果显示,9种重金属呈现4类不同的迁移特征,钴、铜、镍、铬主要迁移至底渣中,锌、砷、铅主要迁移至底渣和飞灰中,镉主要迁移至飞灰中,汞主要迁移至飞灰和烟气中。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尘器的组合对除汞以外的重金属治理效果明显。WI-A和WI-B垃圾中的汞分别约有28%、37%随烟气排到环境中。  相似文献   
65.
采用铁镁改性粉煤灰絮凝剂絮凝沉淀得到光合细菌和小球藻絮凝颗粒,然后通过颗粒化菌藻系统进行了缓流微污染水体原水净化处理,优化了絮凝剂投加量,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菌、藻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液(藻液)中絮凝剂质量浓度达到500 mg/L以上即可使光合细菌和小球藻絮凝率均超过94%;光合细菌、小球藻絮体颗粒总投加量为0.5%(体积比),HRT为48 h,菌/藻比(体积比)为1:1时,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9.86%~62.16%、61.35%~63.72%、76.98%~79.42%和65.48%~68.32%,出水中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1.75~4.31 mg/L、0.18~0.59 mg/L、0.30~0.96 mg/L和0.05~0.09 mg/L,系统具有稳定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66.
200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自然保护区或总体规划没有按规定审批,或保护区内存在违禁开发资源、违法开展旅游与生产经营活动等现象.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问题突出,与一些地方政府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建设和管理机构能力薄弱、管理体制不顺,环境执法与监管严重不到位密切相关.加强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必须充分行使环保部门的综合管理职能,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对自然保护区强化统一监管、加强环境执法,落实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惩处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7.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是美丽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与具体呈现。面对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整体部署及美丽城市建设现实需求,本文明确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的工作背景及重大意义,评估我国美丽城市建设的进展、成效,分析识别当前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从重点任务、工作机制、政策支撑、带动示范等层面提出开展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的思路与任务建议,为推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明生态因子对维西糯山药品质性状的影响,寻找影响维西糯山药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该研究采用GPS定位及“点对点”采样方法采集了不同生态区维西糯山药块茎样品和土壤样品各60个,对维西糯山药品质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分析了维西糯山药品质与土壤养分相关性,筛选出了影响维西糯山药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并对品质指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维西糯山药在不同生态区种植时,其品质存在明显差异。(2)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可知,对维西糯山药品质指标影响最大的是粘液蛋白含量、皂苷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多糖与灰分含量;维西糯山药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综合评价结果为:扎子村>碧罗村>保和镇周边。(3)影响维西糯山药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为: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全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铜、交换性钙。(4)Pe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RDA)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最低温度和海拔是影响维西糯山药品质的显著气象因子。生长季最低温度与多糖和多酚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外,与糯山药其他品质均为正相关关系;海拔与多酚、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粘液蛋白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与多糖...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在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中,柴油车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通过测试和文献检索等方法收集了97组与柴油车排放颗粒物无机元素排放有关的数据,采用k-means均值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柴油车无机元素排放占颗粒物比例的大致区间为:Si(0—4.62%)、Al(0—1.53%)、Ca(0—4.09%)、Na(0—2.61%)、Mg(0—2.68%)、K(0—0.85%)、Fe(0—3.4%)、Zn(0—0.54%)、Cu(0—1.49%)、Ni(0—0.06%),且所得无机元素的排放区间的置信水平均大于94%.同时得到的柴油车排放颗粒物无机元素分析结果,可以为后续柴油车排放颗粒物无机元素数据分析以及相关污染治理提供参考,进而促进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更好地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0.
为了在常规淡水养殖条件下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脱氮,研究了自制陶粒组建SND生物反应器的脱氮能力。结果表明,在陶土中添加1.5%(质量分数)纸纤维,900℃烧蚀6h,可制得内部具有丰富开孔孔隙结构的多孔陶粒;利用该陶粒构建SND生物反应器,在常规淡水养殖条件下,可顺利启动SND反应,亚硝态氮在第2天时开始显著积累,氨氮质量浓度在第6天起即可从15mg/L降至检测限以下;开孔陶粒借助内部孔隙形成好氧/厌氧微环境,抑制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生长并促使氨氧化细菌(AOB)成为优势菌,同时陶粒对溶液中氨氮具有选择吸附能力,促进了SND生物反应器的脱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