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陆敏  大洋 《安全与健康》2012,(13):24-25
温馨提醒:暑期安全是第一统计表明,近年来暑期少年儿童意外受伤率比平时增多三成。多项研究数据表明,与上百种导致儿童死亡的疾病相比,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岁至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也是0岁至17  相似文献   
22.
水生态环境中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对氮循环起着重要作用.采用泥浆培养实验,并结合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对长江口青草沙水库沉积物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的温度敏感性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温度10℃时沉积物中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DNRA速率分别是0.18~6.86、0.26~3.16和0.09~0.25μmol N/(kg·h).当培养温度升高到20℃和30℃时,反硝化速率分别是0.43~6.22和0.68~6.56μmol N/(kg·h),平均比10℃时升高了15.7%和21.6%;厌氧氨氧化速率分别是0.61~3.2和0.77~3.54μmol N/(kg·h),平均比10℃时升高了27.8%和42.6%;DNRA速率分别是0.09~0.23和0.1~0.18μmol N/(kg·h),均比10℃时降低了4.2%.沉积物厌氧氨氧化对温度最为敏感,其次是反硝化,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DNRA最不敏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有机碳、氨氮、二价铁和硫化物是影响硝酸盐异化还原的主要环境因子.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硝酸盐还原的贡献分别是34%~71%和28%~49%,而DNRA为2%~17%.青草沙水库沉积物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每年可去除活性氮大约为3.25×103t和1.68×103t,约占库区输入氮的54.17%.  相似文献   
23.
梅梁湖水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2008年的4月—11月梅梁湖水域应急监测数据,探讨了梅梁湖水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蓝绿藻含量与TP、pH值和DO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N、SD和EC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H3-N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梅梁湖浮游植物生长受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但主要为TP、TN、水温和风速。  相似文献   
24.
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沿海地区作为人口积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在台风灾害中遭受的损失往往是惨重和致命的,所以亟待开展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根据1990-2007年的台风灾情资料,选取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了台风灾情评估模型,并对沿海省市的台风灾害损失及其与致灾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除个别区域外,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都呈下降趋势,但各区域下降的幅度不等,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和海南省下降幅度较低,均不足10%;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18年间平均台风灾害损失较大;上海市以南各区域台风大风和暴雨的频次多、强度大,灾害损失大。  相似文献   
25.
城市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多环芳烃(PAHs)分布及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武子澜  杨毅  刘敏  陆敏  于英鹏  汪青  郑鑫 《环境科学》2014,35(11):4148-4156
以上海市不透水下垫面降雨径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交通道路、校园、小区路面和小区屋面径流样品中16种溶解相、颗粒相PAHs质量浓度和场次降雨事件平均浓度(EMC).研究了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PAHs冲刷过程.通过对不同样点降雨径流初始冲刷散点进行幂函数拟合,定量表征了降雨径流PAHs和悬浮颗粒物(TSS)的初始冲刷强度.对径流样品中PAHs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径流样品Σ16PAHs(包括溶解相和颗粒相)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317.21~10364.32 ng·L-1,其中龙吴路Σ16PAHs质量浓度(均值)最大,而校园最小.污染物的EMC值在不同样点具有很大的差异.不同样点PAHs含量在径流过程中皆呈现出明显的衰减特征,并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初始冲刷效应.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解析PAHs来源发现,降雨径流PAHs来自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石油泄漏、炼焦等,且各源的贡献率在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中有差异.  相似文献   
26.
上海市多环芳烃排放清单构建及排放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优先控制污染物清单中16种多环芳烃(PAHs)为研究对象,仅考虑人为排放源,根据11种主要排放源排放数据和相应排放因子估算上海市PAHs年排放量。结果表明:2012年上海市16种PAHs的排放量约为447.8t,7种致癌性PAHs排放量为60.06t,排放密度为70.6kg/km2。从排放源看,炼焦用煤和民用燃煤是PAHs排放的主要来源,两者占总排放量的56.0%,天然气、炼油排放量次之。从排放谱看,萘(NAP)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30.8%,其次为菲(PHE),致癌性PAHs占排放总量的13.4%。另外,PAHs排放以低环(2~3环)为主,占排放总量的71.1%,其次为4环的Fl、Py、BaA和Chr,高环的D[ah]A排放量最低。利用地区生产总值(GDP)和能源消耗数据拟合公式预测2020年能源消耗量,进而预测得2020年PAHs排放量约为356.57t。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选取中国碳排放价格数据和8种能源价格指数为研究变量,运用灰色关联方法研究了中国能源价格对中国碳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化石能源价格对中国碳排放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煤炭、成品油和基础油价格对碳价的影响最大;低污染能源中,与天然气相比,液化气价格对中国碳排放价格影响明显。研究结果指出了保持碳市场价格稳定、防范价格异常波动的重要性,并从能源价格体系和能源消费结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武子澜  杨毅  刘敏  陆敏  于英鹏  汪青 《生态环境》2013,(12):1922-1929
以上海市高架桥降雨径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4场高架路面降雨径流溶解相、颗粒相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和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vent Mean Concentration)。探讨了城市高架降雨径流中PAHs质量浓度特征、动态变化过程和污染状况。通过对无量纲累积径流量和无量纲累积污染物负荷曲线M(V)进行幂函数拟合,对4场降雨径流不同环数和总PAHs冲刷强度进行了定量表征。以水样中8种PAHs的监测质量浓度及其对3至40种水生生物的LC50为基础数据,采用推广风险系数法对径流水体PAHs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中溶解态PAHs的质量浓度为27.9~979.4 ng·L-1,主要以3环和4环组分为主;颗粒态PAHs中的质量浓度为1120.1~4892.6 ng·L-1,主要以4-6环的组分为主。径流样品中PAHs更容易吸附在颗粒物上,PAHs主要以颗粒相为主,且4-6环颗粒相PAHs所占比例更高,也显示了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特征。4场降雨径流以2013-05-26次降雨EMC值最大,PAHs污染水平最高。其中通过对BaP的EMC值计算,发现4场降雨径流中BaP的EMC值皆超过了国家的排放标准,应引起相关监测管理部门重视。4场降雨径流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初始冲刷效应,雨强和径流量是影响初始冲刷的2个重要因素。初始冲刷散点拟合状况良好,定量表征发现2013-06-27次降雨初始冲刷强度最大。风险商表征说明,径流水体PAHs造成的生态风险较小,但部分单体PAH对水生生物的生态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9.
纳米铁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纳米铁在氯代有机物的脱氯,重金属离子的还原处理,染料废水的脱色以及地下水原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纳米铁在水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核电设备射频辐射抗扰度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的行业规范RG1.180,对比研究该规范中涵盖的两大标准体系,并以射频辐射抗扰度试验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MIL-STD与IEC标准在干扰信号特性、试验布局、测试方法以及结果评价等关键技术上的差异。举例说明了具体测试中的技术细节以及试验结果的评估和使用方法。最终,形成试验实施的指导建议,为核电设备电磁兼容试验提供技术支持,并最终实现核电站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