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含不同乙烯氧基重复单元数n的烯丙基聚乙烯氧基硫酸铵(ASn,n=5,10,15,20)和马来酸酐(MA)为单体在水溶液中聚合,合成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磷酸钙垢有显著阻垢效果的共聚物MSn(n=5,10,15,20),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聚合物MS10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阻垢方法探讨了共聚物MSn中n值以及聚合物用量、溶液中Fe2+、Ca2+、杀生剂和溶液pH值、溶液温度对共聚物阻磷酸钙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Sn用量存在临界值效应,MS10阻磷酸钙垢性能最好,在投加量为6 mg/L时MS10阻磷酸钙垢率达92%,且在高Fe2+浓度、高Ca2+浓度、高pH值以及高温条件下具有优异的阻磷酸钙垢性能,与异噻唑啉酮杀生剂和含氯含溴杀生剂有很好的配伍性。实验表明MS10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循环水用阻磷酸钙阻垢剂。  相似文献   
92.
试验研究了电石渣投加方式、聚丙烯酰胺种类以及加药顺序对洗煤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石渣与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顺序对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而且是先投聚丙烯酰胺的效果明显好于先投电石渣;电石渣的投加方式和聚丙烯酰胺的种类对处理效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陈健  刘德均 《环境工程》2009,27(2):35-37
焦炉装煤烟气中含有焦油等成分,为防止黏结与堵塞,传统上一般采用湿式除尘系统。随着滤料技术、预喷涂技术和防爆技术的发展,使布袋除尘器代替湿式除尘器成为可能。通过对干式布袋除尘器及其系统和湿式双文氏管除尘器及其系统在装备、运行成本和实际使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式布袋除尘系统在节能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是焦炉装煤除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
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福建环境》1996,13(6):11-11,30
针对龙岩地区煤矸石的特点,提出煤矸石资源化的综合利用途径,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5.
根据目前我国钼冶炼行业的生产现状,通过对三氧化钼的焙烧、钼铁冶炼主要生产工艺、产污环节及污染治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重点阐述二氧化硫、烟尘和铼回收利用后的经济效益,说明环保治理可成为钼冶炼行业的经济增长点,发展钼冶炼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96.
阐述了钢铁行业面临的氮氧化物的减排背景以及新颁布实施的钢铁企业污染物减排标准对烧结烟气污染物治理措施的影响,对烧结烟气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活性炭吸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氧化等烧结脱硝技术路线及其特点,对各种脱硝技术路线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烧结脱硝设施建设时需引起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揭示了烧结脱硝的独特性。无论采用何种烧结脱硝技术,其建设投资或/和运行成本都很高,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伴随脱硝过程的是能源的消耗和新的污染物的产生。提出通过对生产工况的调整、采取合理的烧结配矿技术以及辅之于一定的末端治理措施,来减少烧结工序氮氧化物的产生与排放,使烧结机头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基本控制在国标规定的排放限值内的设想思路。  相似文献   
97.
研究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和氮肥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影响的差异,探究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关键土壤理化性质,为改良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提供理论参考.以江苏省镇江市下蜀林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60 d的培养实验,设计对照(CK)、添加300℃生物质炭(BC300)、添加500℃生物质炭(BC500)、添加氮肥(N)、添加300℃生物质炭和氮肥(BC300-N),以及添加500℃生物质炭和氮肥(BC500-N)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相比CK, BC500和BC500-N处理的真菌/细菌比值分别升高了2.82%和3.54%(p<0.05), BC500处理的放线菌比例提高了7.94%(p<0.05),这表明500℃生物质炭增强了微生物对土壤难分解有机碳的分解. BC500、N和BC500-N处理分别降低土壤G+菌比例5.14%、5.14%和5.24%(p<0.05),并且分别提高G-菌/G+菌比值8.05%、4.74%和9.55%(p<0.05),这表明500℃生物质炭和氮可能缓解了土壤...  相似文献   
98.
高交通密度道路周边乔灌草型绿地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杭州临安一高交通密度道路周边的乔灌草型绿地中监测了PM1浓度、PM2.5浓度、PM10浓度、温度、湿度、风速、气压、CO2浓度,研究了颗粒物的日变化规律、乔灌草群落对其的消减影响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PM1、PM2.5、PM10的日变化特征一致,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的现象,3者与同一气象因子的决定系数基本相同;(2)道路两边的绿地宽度并不一定越宽越好,还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配置结构、植被密集程度及经济性;(3)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温度、风速成负相关关系,与湿度、气压成正相关关系,其中风速是影响颗粒物浓度的最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99.
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引起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0倍。微生物通过甲烷厌氧氧化(AOM)可以减少自然环境中该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大作用。根据耦联反应的不同,可将AOM分为3类,包括硫酸盐还原型、反硝化型以及铁锰依赖型。系统地介绍了AOM的类型及参与的微生物的特性,并对未来更多的AOM微生物的发现以及机理的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甲烷排放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预制床技术在油泥(砂)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涛  陈健  陈敏 《环境工程学报》2007,1(10):132-135
采用预制床生物修复技术首次对江苏油田3个井站的罐底油泥(砂)和三相分离器废油泥(砂)进行工艺研究,建立了运行稳定的处理与利用现场示范工程,取得了满意的试验效果,现场油泥(砂)的总油含量>100 g/kg(土),装置运行2个月,总油去除率96.4%~98.4%,其中烷烃去除率74.7%~98.5%,沥青质去除率75.0%~89.4%,芳香烃去除率85.5%~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