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伟  陈晓红 《安全》2007,28(10):13-15
本论文分析了我国对事故经济损失计算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方法:事故经济损失的理论计算方法、事故经济损失构成计算方法述评和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包含着可确认、可计算的准确的损失,又包括不好计算的隐含损失,所以计算直间比不科学,意义不大.而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法把事故损失分为可确认经济损失和隐含经济损失,可确认经济损失包括那些可确认、可计算的准确的损失,隐含经济损失包括不好计算的隐含损失,因此确认-隐含系数比,比直间比系数更有意义.提出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法的计算更容易、可控、科学和实用.因而认为我国应该统一采用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法计算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的区域问题与区域间功能置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整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在系统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有效性、人地系统均衡性是我国土地利用空间政策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调整的合理性、有效性判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理论思辨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定性地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制度等因素对于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并将自然空间、经济空间与行政空间进行叠合分析。结果认为:土地利用受到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非均质自然空间与经济空间的叠合使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呈现非均衡特征,在区域边界的限定下,土地供求的区域矛盾成为一种必然;系统条件下,区域内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区域系统进行外部化,区域间土地利用功能置换能够优化区域系统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缓解土地利用的区域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工程施工会带来诸多环境问题,本文讨论了在施工企业中实施环境管理体系(EMS)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建立EMS的步骤、建立EMS为企业带来的各种益处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政府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对施工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推行绿色施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晓红 《绿色视野》2014,(12):42-46
传统农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近几年,农业面源污染愈演愈烈,成为严重制约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水平提高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卫泽斌  陈晓红  吴启堂  谭蒙 《环境科学》2015,36(5):1864-1869
化学强化的植物提取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土壤的重金属.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可生物降解螯合剂谷氨酸N,N-二乙酸(GLDA)不同用量或者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复配使用对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吸收土壤重金属Cd、Zn和Pb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GLDA提高了东南景天对土壤Cd和Zn的提取效率,GLDA用量为2.5 mmol·kg-1时东南景天对Cd和Zn的提取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的2.5倍和2.6倍.螯合剂的总用量为5 mmol·kg-1时,EDTA、柠檬酸分别与GLDA复配,未能进一步促进东南景天对土壤Cd和Zn的提取.上述结果表明,可生物降解螯合剂GLDA在诱导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特别是Cd和Zn污染土壤具有明显潜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陈晓红 《安全》2011,32(2):54-57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职工的安全健康极为关心,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工艺装备不良,加之法制不健全,企业安全不完善等,致使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仍然十分严重,重大事故屡屡发生。这不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严重阻碍社会发展。例如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各类事故的人数近10万人。在工业伤亡事故中,我国井下开采的煤矿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环境污染防治面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新挑战,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目标,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研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对因地制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以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时空特征(不包括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的数据,下同);同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碳减排与大气污染物控制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在全国、八大经济区和各省份的时空特征;并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揭示了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影响因素的空间演化规律和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①2011—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缓慢增长,污染物排放当量自2014年开始明显下降;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东北、北部沿海和黄河中游经济区. ②2011—2019年我国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整体上明显提高,不同经济区和省份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③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因素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鉴于此,本文从制定差异化的减污降碳协同策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加强地区和部门间的协同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中国气象局1961~2018年地面降水日值格点(0.5°×0.5°)数据集(V2.0)及位势高度、风速、比湿等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确认江南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并对其天气图进行综合分析提取锋面型和气旋型极端降水,并对两类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环流演变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锋面型极端降水事件主要分布在春季,而气旋型主要分布在夏季,并且锋面型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约为气旋型的3倍;(2)锋面型极端降水主要分布于武夷山脉、南岭等地势较高地区,而气旋型则位于东南沿岸地区,福建等地受两类极端降水影响都较大;(3)锋面型和气旋型极端降水发生前两天至当天,气流垂直上升速度均增大,副高西移,锋面型极端降水的最大水汽辐合中心由江南地区850 hPa等压面降至地表,而气旋型的水汽辐合中心位于地表由南向北移至江南地区;(4)锋面型极端降水形成所需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汇合于江南地区,而气旋型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并呈涡旋型随时间西移。  相似文献   
20.
以2003-2015年的中国资源型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耦合协调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对中国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及交互响应机制进行综合测度。研究发现:(1)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各地区间差异有所减弱;环境质量亟待改善,各地区间差异在波动中有所增加。(2)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有待提升,耦合协调度由高到低排名依次为成长型、衰退型、再生型和成熟型。(3)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精明发展与环境质量均有自我增强和惯性增长趋势。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对环境质量呈现先正后负的作用机制,成熟型资源城市精明发展提升对环境质量具有正向增强机制,而衰退型资源城市环境质量对精明发展、再生型资源城市精明发展对环境质量均呈现先负后正的交替作用机制。未来15期,成熟型和再生型资源城市精明发展将会促进环境质量提升。针对不同类型资源城市提出了差异化的对策与转型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