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41.
陈燕  刘国华  范强  汪俊妍  齐鲁  王洪臣 《环境科学》2015,36(7):2610-2616
应用一个在不同的溶解氧(3、2、1和0.5 mg·L-1)浓度下长期运行的缺氧/好氧(A/O)小试系统考察了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对系统的除碳和脱氮效果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O系统的除碳和脱氮效果不随溶解氧(DO)的降低而降低,在低溶解氧(0.5 mg·L-1)条件下,系统仍具有很好的除碳和脱氮效果,即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89.7%、98.3%和88.0%.通过PCR-DGGE方法,对系统中的细菌群落结构随DO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随DO浓度的变化有所不同,高DO和低DO环境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但是与高DO条件下系统内的细菌群落相比,在低DO条件下系统内细菌群落仍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在低DO条件下,系统内的优势细菌主要被鉴定为Proteobacteria.  相似文献   
42.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LIMS系统在我国第三方实验室得到应用.实验室由此改进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管理成本.但是多方面制约因素使其成熟度和先进性与国外类似系统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LIMS的功能、信号采集、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和延伸服务能力四个方面,简要介绍目前国内第三方实验室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今后L...  相似文献   
43.
为揭示桂西南喀斯特区域群落主要环境因子及稳定性对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入侵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群落生存状况、土壤环境因子的调查分析,研究群落的稳定性特征,探讨不同植物群落对外来入侵种飞机草生长扩散的影响。结果发现:植物群落内本地种盖度、群落高度等与飞机草的盖度和多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本地种的生长能对飞机草的入侵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光因子可能是影响飞机草生长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本地物种多样性对飞机草的盖度和多度影响也较显著,说明本地种多样性能有效抵御飞机草入侵;人为干扰对飞机草的盖度和多度则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干扰能促进飞机草的入侵;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与飞机草的盖度和多度的关系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群落内肥水充裕程度与调节飞机草生长的主导因子光水平呈负相关关系造成的。群落的稳定性与飞机草的盖度和多度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稳定性较高的群落更能有效的抵御飞机草的入侵,稳定性较低的群落更容易受到飞机草的入侵。  相似文献   
44.
2003年三峡水电站蓄水发电后,漂浮物将严重地影响机组的正常发电、危及机组的安全运行,并且对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造成威胁,本文根据三峡水电站漂浮物的组成特点,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再生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漂浮物的三种处理方案-卫生填埋,焚烧回收热能,再生利用。根据三峡水电站周边地区垃圾处理现状,漂浮物治理现状以及经济的角度等,对三种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再生利用漂浮物更加可行。  相似文献   
4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硅藻土/MnFe2O4复合型催化剂(DMF),以金橙Ⅱ为目标污染物,分析DMF活化过一硫酸盐(PMS)的性能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 MnFe2O4颗粒均匀负载于硅藻土上,使DMF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活化性;2) DMF对PMS的活化能力优于单一MnFe2O4,DMF (1:1)/PMS体系降解金橙Ⅱ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且降解速率是MnFe2O4/PMS体系的2.16倍,0.5 g/L DMF和0.5 mmol/L PMS在40 min内对50 mg/L金橙Ⅱ降解率达到93.1%;3)反应体系中存在·OH、SO4-·、1O2、·O2- 4种活性物种,其中·OH和SO4-·起主导作用;4) DMF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金属离子溶出量远低于MnFe2O4。研究结果可为新型高效PMS催化剂在处理工业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因工业氟的污染,使一些地区家畜发生了慢性氟中毒。对家畜氟病的诊断依据,已有不少文献做了介绍,都认为骨氟含量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指标。 我们以资料报导的测定方法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对原方法做了一些修改。通过大量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47.
(接上期) 5 塑料的二次应用 巴塞尔会议留意到保护人民健康、保护环境和节省能源的必要性.一些国家已经采纳了许多在环境上友好处理废弃物、减少废弃物填埋量的处置政策,重视机械式回收的价值.在塑料回收的地方,若不能提供在环境上最友好的方式从废塑料中抽取价值,一种可替代的选择是使用回收原料和能量回收,以致不失去回收原料的价值.  相似文献   
48.
运用FLAC3D分析澜沧江某边坡地震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FLAC3D对澜沧江左岸某边坡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数值模拟,通过人工合成50年超越概率10%加速度时程的地震波,将其利用积分转换成应力时程输入到边坡模型中,并采用莫尔-库仑本构模型分析了该某边坡在地震波作用下剪应力位移矢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应力方面,坡肩出现剪应力集中的现象,随着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两者差异增...  相似文献   
49.
符波  陈燕  姜谦  王燕  刘和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2):2921-2928
为探讨污泥中温厌氧消化(MAD)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对肠道病原菌的杀灭机理,在连续流污泥MAD反应器中,研究了两种pH条件下VFA对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和志贺氏菌(Shigella spp.)杀灭的影响.结果发现,中性条件下(pH≈7),污泥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经厌氧消化处理后明显下降,均下降了2个数量级,但VFA浓度为1000~6000mg·L-1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差别不明显.在pH酸性条件下(pH≈5),高浓度VFA反应器中污泥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数量分别下降了3、6和2个数量级,达到污泥A级标准.对于纯培养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VFA浓度8000mg·L-1、pH=5条件下培养6d后病原菌浓度低于检测限.结果表明,VFA对污泥厌氧消化中病原菌的杀灭效应与未解离状态的VFA浓度密切相关,高浓度VFA、低pH时,未解离态VFA浓度增加,从而提高病原菌杀灭效率.  相似文献   
50.
城市污泥厌氧消化和脱水工艺对肠道病原菌的杀灭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燕  符波  陈燕  姜谦  陈坚  刘和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3):683-688
运用最大或然数(MPN)培养法和定量PCR(qPCR)技术对不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处理和脱水处理前后,污泥中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spp.)和志贺氏菌(Shigellaspp.)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MPN检测结果表明,污泥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数量经厌氧消化处理后明显下降,平均下降2~5个数量级,但qPCR检测结果显示,种病原菌平均下降1~2个数量级.脱水处理3后,污泥中的肠道病原菌含量基本没有变化,没有发生脱水后再生长现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含量分别在104~107、104~105和103~105MPN·g-1(以污泥干重计)之间.MPN和qPCR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显示厌氧消化会造成肠道病原菌的有活性但不可培养状态(VBNC),同时也提示应用传统的培养检测方法检测病原菌含量和评定污泥排放的生物安全性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