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8篇 |
综合类 | 58篇 |
基础理论 | 22篇 |
污染及防治 | 10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122.
123.
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考虑“水—土—能—碳”关联,使用全局共同前沿下三阶段超效率EBM-GML模型,测度2000—2021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动态演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现实情况下粮食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为1.007,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整体得到提高,东北地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明显高于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后发现,外部因素较大程度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整体存在着34.98%的潜力未得到释放,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分别存在43.14%、24.01%和39.96%的提升潜力;粮食主产区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存在收敛,三大地区收敛性存在差异,其中东北地区各项收敛程度最大。各地结合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方向和潜力进行调整的同时,通过降低各地区间的外部环境差异是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4.
基于2000~2020年长系列监测数据,分析了太湖水文、水环境、水生态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000~2020年太湖水位较1980~2000年抬升明显,2000年以来太湖水体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波动上升,沉水植物分布面积波动下降.长期来看,太湖水位对沉水植物分布面积具有一定影响,1~2月水位、3~4月水位、1~4月水位、5~7月水位、水位超过3.5m天数与当年5月沉水植物分布面积之间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太湖年均水位、8~9月水位、水位超过3.5m天数与次年5月沉水植物面积之间显著负相关,水位对8月沉水植物面积的影响相对较弱.东西山之间水域、东茭咀水域是现阶段太湖沉水植物重点恢复区.结合沉水植物生活史,研究提出太湖适宜生态水位建立方法,建立的适宜生态水位具有较好的水文节律,且与太湖沉水植物水位需求吻合.沉水植物对太湖长期高水位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短期内正常的水位波动不会导致沉水植物分布面积剧烈降低,但受人工水草收割影响明显.降低水位是恢复太湖沉水植物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当前流域防洪、供水、水生态、水环境对太湖水位有不同需求,应在优化完善水草收割方案前提下,尽快建立太湖多目标统筹协调调度...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近年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管控措施.量化分析排放对大气污染物趋势变化的贡献,是验证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科学依据.本文基于2015—2021年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气象再分析资料,利用Kolmogorov–Zurbenko(KZ)滤波法定量评估了人为减排和气象条件对长三角地区15个典型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及粗颗粒物(PM2.5~10)趋势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2015—2021年,PM2.5和PM10污染浓度年均值分别降低了40.92μg·m-3和37.12μg·m-3,下降幅度分别为42%和38%.使用KZ滤波的低通滤波将PM2.5、PM10和PM2.5~10的浓度原始时间序列分解为短期分量、季节分量和长期分量,其中短期分量和季节分量在冬季的波动幅度高于其他季节.短期分量对原始时间序列总方差的贡献最大(65%),其次是季节分量(25%),而长期分量的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26.
温度对厌氧环境下污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行为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性基因的转移传播使得污水处理厂成为其重要的储存库,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实验采用序批式厌氧反应器,温度设定分别为15℃、中温(30℃和36℃)、高温(50℃和60℃),探究温度对污泥厌氧条件下8种抗生素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四环素类抗性基因(tet A、tet G、tet L、tet M、tet O、tet Q、tet W、tet X)、磺胺类抗性基因(sul I、sul II)和Ⅰ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 I 1)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温度升高有利于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去除,15℃、中温和高温下总抗生素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59%和78%;15℃、中温和高温下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分别削减0.52 log、0.90 log和1.50 log,磺胺类抗性基因分别削减0.56log、0.78 log和1.31 log。相关性分析发现,总抗性基因与总氮、氨氮、SCOD(溶解性COD)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2=0.744、0.760、0.315,P0.05),而与总磷无显著相关性(P0.05)。int I 1与总氮、氨氮、SCOD皆存在显著相关性(R2=0.698、0.795、0.269,P0.05),而与总磷无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微生物生长环境中的营养元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抗性基因的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127.
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管理现状,简述了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特点。分析了我国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案存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内容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