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2001~2011年固城湖水环境污染状况评价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固城湖的特征污染物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固城湖水质污染的主要超标因子为TN和TP;总体水质呈现先恶化再改善的趋势,污染由拦河网水域向小湖区水域扩散;固城湖湖体水质基本上劣于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固城湖特征污染物为COD+M n、NH4-N、TN、TP、BOD 5;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之后又有所改善;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水产养殖污染。  相似文献   
22.
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很多政协委员就环保问题提交了自己的提案。其中,以赵忠祥、陈建功、牛文元、梁从诫等4位委员的提案最具代表性。本刊记者专访了4位理论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就这4个提案,他们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3.
随着新的发展观的确立, 绿色GDP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改进以传统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真正实行绿色GDP却面临重大技术障碍。举其要者,大致有三: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非货币贡献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环境资源的价格没有正确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 没有正确反映资源环境对人类经济增长的贡献。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与发展危机, 其根源在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经济体系和运行模式。在物质层面上,这一经济体系是由环境生产力支撑的,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当前的经济体系无视甚至否定环境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24.
企业用水、排水量巨大,排水污染成分复杂.在高质量发展新形势要求下现行的水价标准和水环境持续改善目标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该研究通过问卷调研获得一手数据,运用水平衡模型计算了目标工业园区内企业的真实用水和排水量,并就两档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情境下企业的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工业园区企业存在着私自取水和偷排废水情...  相似文献   
25.
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我国流域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交织着中华民族与水之间的不解情结。从治理洪水到防治水土流失,从力求解决水资源短缺到应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人们发现随着流域水问题的日趋复杂,现行流域管理的弊端也逐渐显露。虽然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越来越有希望调控流域的水资源、渔业资源、航运、发电、旅游等来满足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资源的需要;但是从流域特定功能的使用群体来看,存在着上下游之间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明显的或潜在的冲突;从政府角度来看,有诸多部门在管理着流域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有限性和部门利益最大化倾向阻碍着部门之间的协调,使得当前的法律制度、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难以调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无法满足促进流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保证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可持续性的要求。在协调流域各类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多目标基础上,强调部门协作,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进行流域综合管理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6.
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污染日趋严重,调水工程已不仅用以解决城市资源型缺水,也成为一些地区缓解水质型缺水问题的途径,但是这些耗资巨大的调水工程往往对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可能带来的环境成本不容忽视。以千岛湖配水工程为例,通过在调水地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基于意愿调查法(CVM)分析了建德市人民对千岛湖配水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支付意愿,并以此估算该工程的环境成本。结果表明,调水地居民对恢复和改善可能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平均支付意愿约为每人每年377.6~542.1元,按照年配水量9.78亿 m3可以计算每吨水的环境成本约为0.15~0.21元。由此估算,工程期内千岛湖配水工程可能造成的环境成本总计约为5.80~8.28亿元,高于2014年公布的《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下文简称《报告书》)中对该工程的环境经济影响评价3.70亿元。千岛湖配水工程的环境成本不容忽视,必须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监管;同时受水地也应积极加强污染治理和节约用水,共同解决城市水质型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27.
欧盟碳减排目标分解方法解读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璐  马中  单葆国 《环境保护》2013,41(1):65-67
我国能源和气候政策正逐步从强度控制向绝对量控制转变,在目标的地区分解过程中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博弈,其中方法学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建立完善。欧盟为实现《京都议定书》承诺的减排目标,率先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地区碳减排目标分解实践,其方法和经验可以为我国一系列目标分解方案提供参考。2012年10月发布的《中国能源政策白皮书》,阐述了我国未来5~10年的能源发展政策和目标,明确提出了我国将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也重申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承诺。从国内的能源政策趋势以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和经济政策,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提出政策建议,以及强调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要以发展农村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29.
国家能源局近日表示,为推进“十二五”期间能源优化工作,首先要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到“十二五”末期,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预计从目前的3.9%提高到8.3%左右,提高4.4个百分点。这将极大地优化我国传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也极大地促进了“十二五”环保规划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的实现,对于改善我国目前依然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我国城市天然气替代燃煤集中供暖的大气污染减排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国家发改委“天然气利用政策”中的天然气利用领域,利用等热值替代方法计算不同领域天然气替代后的污染物减排效果,从大气污染减排角度对天然气各个利用领域的优先次序重新排列,并对2010年全国15个重点供暖城市天然气替代燃煤集中供暖的大气污染物减排量进行测算.结论表明:天然气集中供暖的大气污染减排效果排序处于前列,城市利用天然气替代燃煤集中供暖对CO2、颗粒物(PM)、SO2和NOx都有较明显的减排效果.2010年我国15个重点城市如果采用天然气集中供暖,共可减少CO2排放量2190.71万t、颗粒物(PM)排放量734.24万t、SO2排放量40.21万t、NOx排放量22.56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