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高峰 《环境》2011,(6):56-60
地震后,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这牵动着众人的心。据科学家介绍,破损的核电站可,能释放出一系列放射性物质,一些物质相对无害,而另一些却极具危险性,比如碘-131和铯-137。  相似文献   
12.
高峰 《环境》2011,(3):33-35
从纯军事角度讲,变相的生态环境战争,遗弃在从太空到地表乃至深海的军事垃圾,已成为破坏环境的隐形“杀手”。难怪有人预测,环境灾难是21世纪对人类安全的真正威胁,人类军事行动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很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3.
高峰 《世界环境》2011,(6):66-67
作为公认的可行性传统能源替代品,可燃冰的开采利用日益明朗化,这让人们有理由期待和见证新能源应用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引"冰"取火前景广阔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它既指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笼形结晶化合物,也包括那些由天然气与水在同样环境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丰田汽车最近宣布将推出首款商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车将于明年上市销售。不仅仅是丰田,现在主流的汽车厂商几乎都有一个氢燃料汽车计划:2015年开始,现代计划在美国出租1 000辆氢燃料汽车;雷诺和日产宣布,与戴姆勒、福特共同分担研发成本的氢燃料汽车最快将在2017年推出;通用与本田2013年宣布将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在2020年量产氢燃料汽车。  相似文献   
15.
从英美等国能源转型的实践看,用天然气替代煤炭是战胜雾霾的一大途径.但对“富煤贫油少气”的中国来说,被各地寄予厚望并强力推进的“煤改气”真是一剂治霾良方吗?在治霾压力倒逼之下,中国天然气产业会迎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的深入推进,环境统计工作责任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其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分析了当前环境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峰 《防灾博览》2011,(2):52-57
2010年7月20日8时,三峡工程迎来了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洪峰,超过1998年的最大峰值。洪水经由三峡大坝拦截后,出库流量减少到4万立方米/秒,有效缓解了特大洪峰对中下游河道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高峰 《环境》2010,(4):54-56
秒杀,曾经是电脑游戏中的名词,成为网购用语后迅速走红,然而,有个叫"秒杀病态症候群"的东西正向你袭来,注意、警惕!  相似文献   
19.
1贺兰山东麓宜林荒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1地貌、地形及生态条件贺兰山位于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呈北北东一南南西走向,南北长约250km,东西宽约20km~40km,海拔为2000m~3000m,山麓地区平均海拔约1100m,由缓坡石砾洪积平原与黄河冲积平原两部分组成。同时,贺兰山处于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大陆性季风气候的西界,冬季受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干燥严寒,盛行西北风;春季增温较快,乍寒乍暖;夏季降水量少,天气炎热;秋季较短,降温较快。贺兰山还位于我国温带草原区与荒漠区的分界处,各类植物成分相互渗透,过渡性极为明显,植被…  相似文献   
20.
高峰 《环境》2013,(11):56-59
文化遗产是先人活动的遗存,它凝聚着先人的思想、智慧和生活气息。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且毁之不再生,摧之不可成。然而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因素导致文化遗产在不断毁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