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结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现状,分析现有安全生产检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安全检查成本过高,效率低下,检查流于形式,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检查上缺乏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政府调整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采用"少检查,大处罚"的方式,结合计分制度,加强群众舆论监督,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积极性,逐步把安全生产检查转变成企业主导行为,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2.
CMAQ-DDM-3D在细微颗粒物(PM2.5)来源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 M5 (Fifth-Generation NCAR/Penn State Mesoscale Model)-Models-3/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空气质量模拟系统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了模拟,分别采用Brute Force方法和DDM-3D(Decoupled Direct Method in 3 Dimensions)技术对两个代表性城市石家庄、北京的PM2.5来源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50~0.989之间;其次,在某一地区浓度贡献较低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但随着浓度贡献的增加,Brute Force方法的计算结果逐渐高于DDM-3D方法,直线拟合的斜率在1.14 ~2.05之间.以石家庄为例,Brute Force和DDM-3D方法估算的河北南部地区排放的浓度贡献分别为54.7%和64.4%,相差10%左右.浓度贡献空间分布的对比表明,Brute Force方法计算出的浓度影响范围更大,出现某些离散的负值点,或某些负值点与很大的正值点相邻,反映了数值计算带来的计算误差;相比之下,DDM-3D方法的计算结果则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3.
在夏秋季对我国北方某石化炼油厂附近大气中的O3及其前体物的体积分数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其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并分析了O3超标与未超标期间气象条件与O3前体物的特征。结果表明,夏秋季炼油厂附近O3体积分数超标严重。O3体积分数呈单峰型日变化,在午后15:00左右出现日最大值,夜晚体积分数较低;而NOx和VOCs体积分数与O3相反,白天较低,夜间较高,并呈现双峰型日变化。烯烃和苯系物体积百分比的日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烷烃体积百分比的日变化趋势则相反。夏秋季O3体积分数变化与温度、风速成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成负相关。O3超标与未超标期间前体物体积分数及气象条件均存在显著差异,温度、相对湿度在O3超标期间均大于未超标期间,风速则相反。NO和VOCs体积分数在O3超标期间均小于未超标期间,而NO2体积分数差别不大。在O3体积分数最大的午后14:00,烯烃和苯系物体积百分比在O3超标期间小于未超标期间。  相似文献   
24.
华中地区供水水库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辛蕊  李贶家  王倩  王亚南  许智恒  崔向超  魏巍 《环境科学》2021,42(10):4753-4760
为明确华中地区饮用水水源地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赋存特征,本研究选取了11个大型饮用水水源地,分别于2019年秋季和2020年夏季对整合子基因intI1和19个ARGs进行了定量.结果表明,水库环境中ARGs的丰度并不随时间产生明显变化.四环素类、磺胺类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是华中地区供水水库的优势基因.选取的2种磺胺类ARGs sul1sul2丰度和检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这两种基因是水库环境的优势基因.耐多粘菌素基因mcr-1并未检出,表明我国抗生素限用政策已取得一定效果.与其他环境介质相比,水库环境中ARGs丰度处于较低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质指标与ARGs有一定相关性,表明水质指标可以成为水库环境中ARGs污染的指示指标.由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量受到严格限制及其易降解的特性,其相应ARGs丰度及检出率均较低;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与其他类耐药基因关系密切,基因的水平转移可能是导致该现象的重要因素;intI1虽然整体上与ARGs相关性不强,但仍可能是导致水库环境中个别基因传播扩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利用现场采集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抚顺西露天矿及其周围平原地区冬季逆温特征,并简单分析了其成因。对两者进行比较,得出了在露天矿坑特殊的地形及小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逆温现象与典型的中纬度大陆地区逆温的差异及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6.
以有机硅高沸物和Na2SiO3·9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疏水性的类氧化硅气凝胶吸附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和比表面与空隙度分析仪对该吸附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该吸附材料呈海绵状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94.48 m2/g,孔径分布较宽(为2 ~140 nm),平均孔径为8.95 n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吸附材料常温下静态吸附处理质量浓度为10 mg/L的罗丹明B(RhB)溶液,在类氧化硅气凝胶吸附材料加入量50 g/L、静态吸附时间5 h的最佳静态吸附工艺条件下,RhB去除率为98.8%,吸附后RhB质量浓度为0.124 mg/L;采用该吸附材料常温下动态吸附处理质量浓度为15 mg/L的RhB溶液,吸附4 h后开始穿透,吸附7 h后完全穿透。穿透时间较长,表明该吸附材料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27.
我国能源消费面临着满足经济增长和降低能耗的双重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迫在眉睫。那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节约能源消费量吗?文章基于我国1992-2011年数据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回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所导致的能源效率提高能节约能源消费量,但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显著存在,我国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介于9%-75%之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能源效率的回弹效应进行扩展,提出能源效率的回弹效应包括技术进步的回弹效应和结构调整的回弹效应两部分,理由是:根据现有能源效率分解方面的经验研究,能源效率提高可以分解为两种效应,一是技术进步效应;二是结构调整效应。因此,能源效率的回弹效应也可以分解为两种效应,即能源效率的回弹效应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可以提高能源效率,进而节约能源消费量,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也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部分地抵消了所节约的能源。最后,基于中国1992-2011年数据的测算结果表明,结构调整的回弹效应要远大于技术进步的回弹效应,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能源效率提高同样能节约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也显著存在,由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能源效率提高对节约能源贡献不大,不同年份中结构调整的回弹效应呈现出较大波动,绝大部分年份中的结构调整回弹效应处于两种极端情况,即大于100%或为负值。  相似文献   
28.
2017年春季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空气质量监测站小时监测数据、NECP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2017年5月3—5日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由前期的浮尘和后期的扬沙天气造成.前期,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将沙尘源地的沙尘抽吸到空中并在偏西风作用下,长距离传输到华北地区沉降,造成大范围浮尘天气,多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PM10浓度增高显著.后期,随着高空横槽转竖并东移,受强冷锋影响,京津等地出现大风扬沙天气,大风过后,空气质量转好,PM10浓度降低至较低水平.起沙源地高空辐散、近地面辐合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将沙尘带到空中并向东传输至华北上空,近地面处于弱辐散场,高空的沙尘缓慢下沉,形成了浮尘天气;高空槽东移,高空辐合,近地面辐散,700 hPa至近地面为强烈下沉运动,是形成此次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结合天气形势分析和特征量诊断,给出了华北地区此次浮尘和扬沙天气的天气学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9.
通过煤完全燃烧理论空气量和烟气产生量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利用烟气参数测量值、煤中全硫量及锅炉效率值等易于测量的参数,导出锅炉负荷率的计算公式,从而达到锅炉烟尘排放测量中负荷率的测量需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意义。通过实例计算介绍了负荷率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0.
"电能替代"是治理城市雾霾的重要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雾霾已经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研究表明,传统化石燃料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终端用户中直接使用是产生城市雾霾的主要原因.为了治理城市雾霾,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有关单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方案.其中,利用绿色能源电能,在生产和生活中,代替传统化石能源,这一方案在城市终端用户中都可以大面积使用电能替代,是阻止城市雾霾的重要举措,电能替代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雾霾,还可以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