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177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61.
为提高石墨电极的安全性能,采用浸渍法讨论不同活性组分负载的石墨样品在750 ℃环境下的抗氧化性能及影响机制。通过一系列单一活性组分筛选实验和复合活性组分筛选实验讨论活性组分对单位面积质量损失的影响,验证组分优选的可靠性;通过浓度变量实验,得到复合组分浸渍液的优化配比。根据石墨的微观结构和元素组分变化,提出活性组分抗氧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组分与石墨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络合物层能够有效延长石墨电极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62.
通过对小东江近3a的常规水质监测与分析发现,小东江水质呈逐年好转趋势;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13a来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小东江水体污染从石油化工型逐渐向社会生活型转变。  相似文献   
263.
为掌握流沙湾养殖区贝类毒素的特征情况,作者进行了贝类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表明:(1)PSP毒素在各季节均有出现,但含量值较低,且染毒的生物品种不多。春季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较多,有6种,属低毒性值和中等毒性值成分,但其总毒性值相对较高;而在冬季样品中,春季出现的各毒素成分均未被检出,取而代之的是两种新的中高毒性值的毒素成分,但其总毒性值低于春季。污染的主要贝类品种是牡蛎。(2)DSP毒素的含量值较高,季节性和染毒的生物品种均较为普遍。但OA成分未检出。(3)在贝类消费方面,PSP和DSP毒素一年四季均应予以关注,但PSP更应注意春季,而DSP应多注意秋季。在该海域,应重点注意的是DSP毒素的危害。(4)该海域存在能产生DSP毒素的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  相似文献   
264.
为了探索利用微生物控制正在爆发水华的富营养化城市内湖的效果,试验利用光合细菌(Rhodop seudomonas palustris)、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种微生物菌剂,采用直接投放的方式,治理武汉市重度富营养化湖泊四美塘湖(西),治理时间从2008年8月1日持续到2008年9月27日,治理结束后,湖水水质从劣Ⅴ类提高到Ⅴ类,高锰酸钾盐指数除去率达52.78%,TN除去率达49.26%,TP除去率达73.02%,氨氮除去率达16.18%,Chl-a含量降低了46.70%。治理进行1个月后,湖水的感官效果大幅提高,藻类水华完全消失,透明度提高,不良气味消失。在投菌结束后的3个月内,湖水水质仍然保持良好,没有出现反弹。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治理富营养化湖泊,控制水华的爆发,是一种经济、快速、无二次污染的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方法,如将其与其他的治理技术相结合将会使其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5.
The biphasic production of the energy gases hydrogen and methane was possible in a fed batch culture resulting in a volumetric mix of approximately 20% H2 and 80% CH4 and an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95%, based on the measure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ssuming that the substrate (a dairy waste permeate) was lactose. Gas production showed a rapid initial phase over 0–20 h in which the composition was up to 50% hydrogen with the balance mainly carbon dioxide. This was accompani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 in which butyric was predominant. A slower second phase of gas production produced a mixture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with a reduction in the accumulated acids. The duration of this second phase depended on the initial load applied to the reactor, and in the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lasted between 6 and 12 days. Where the applied initial load led to an acid accumulation such that the pH fell below 5.5, the second phase of gas production was inhibited. Where pH control was exerted to prevent the pH dropping below 6.5, ethanol accumulated alongside VFA as a first phase product, with the gas comprised entirely of carbon dioxide. Despite the excellent energy convers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biogas fuel elements matching those for hythane (a mixture of hydrogen and methane, with improve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overall process loading was considered too low for efficient volumetric conversion of the feedstock to energy. The concept c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based on high rate reactor systems with granular or immobilised biomass either as a single tank biphasic system or in a split tank two phase produc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266.
一株耐盐原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株新分离到的耐盐原油降解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并对其生长特性和降解特性做了初步研究,确定了该菌株降解原油的最适条件为:原油的质量浓度为0.5 g/L、NaCl的质量浓度为30 g/L、pH值为8、温度30℃、摇床转速140 r/min、接种量为3%.在最适条件下,经过5 d的培养,原油的降解率为68%.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治理海洋石油污染的应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267.
大亚湾典型生态系统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亚湾典型生态系统状况调查表明:过度捕捞,乱捕及违禁捕捞使大亚湾水产资源大幅下降,传统的渔汛早已不复存在;岸线、海滩过度开发、非法盗猎、航道阻隔、海域环境污染和诸多人为误捕、滥杀和破坏产卵环境等原因,大亚湾绿海龟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港口开发和水下爆破等致使珊瑚礁群落的优势种发生改变及石珊瑚出现白化现象;大型海岸工程的建设和过度对滩涂的围垦养殖,导致大亚湾红树林多以小簇或单株零散分布,红树林生态系统已处于一种极不健康的状态;大亚湾地区的滨海湿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工湿地面积逐渐增大,天然湿地林相退化严重,湿地的外貌和结构日趋简单,降低了湿地生态和环境的功能.  相似文献   
268.
唐山城市湿地生态特征与保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作为唐山城市湿地的唐海湿地和南湖湿地在湿地面积、湿地类型、湿地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生态特征,提出了把城市湿地的保育纳入城市的整体规划、对城市湿地进行动态监测、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标评价体系、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等保育对策,为我国城市湿地的研究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9.
长江口南支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C-ECD测定了长江口南支表层沉积物中20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对其组分、分布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总量为0.46~12.09ng/g(平均值为4.54ng/g),其中主要为HCHs和DDTs,其组分特征表明它们来自环境中的早期残留.有机氯农药含量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趋势呈南支南岸沿线>南航道>北航道.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差异性表明沿岸排污口和城市支流是长江口南支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来源.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区的有机氯农药含量较低;以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估值为基准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内DDT含量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70.
研究发现,在环境水平的甲醛染毒之后,动物体内的谷胱甘肽(GSH)含量会发生显著减少,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值得思索的是,GSH的减少对甲醛所致的遗传毒性指标DNA-蛋白质交联(DPC)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为了深入探讨GSH与甲醛的联合作用,进行了体外和体内两项实验.体外实验以Hela细胞为实验材料,实验组分为4组:对照组、250μMGSH组、250μM甲醛组、250μM甲醛和250μMGSH联合作用组;体内实验以昆明小鼠为实验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方法连续染毒两周.实验组分为4组:对照组、1mMGSH组、1mM甲醛组、1mM甲醛和1mM GSH联合作用组.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单独GSH染毒组所致DPC与试剂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甲醛染毒组所致DP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联合作用组所致DPC不但显著高于试剂对照组(p<0.01;p<0.01)而且还显著高于甲醛染毒组(p<0.05;p<0.01).结果提示,GSH单独作用不能诱导DPC形成,但是GSH对甲醛所致的DPC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论文对这种协同作用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GSH与甲醛的协同作用,和GSH与一氧化氮的协同作用的分子机制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