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草地利用方式和混播组合对群落特性的长期影响不同。利用方式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盖度没有显著影响,而混播组合与利用方式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白三叶在宿营处理和刈割为主利用下的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混播中的比例最低,而在刈割利用和宿营处理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组合中的盖度最高。混播组合对禾本科组分盖度影响不显著,但利用方式和交互作用有显著的作用,长期放牧绵羊的混播草地多年生黑麦草很少。混播组合对杂草密度、盖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明显,而利用方式和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杂草盖度和多样性指数。放牧草地中的杂草密度高于刈割草地的,其中放牧利用的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最高。放牧牛的草地杂草密度较少,而放牧绵羊的草地杂草较多。白三叶、禾本科牧草以及杂草的密度都显著地受混播组合、利用方式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说明密度是一个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2.
赵维  蔡祖聪 《生态环境》2011,(10):1387-1394
在土壤最大持水量60%和温度30℃的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对采自江西的15个第三纪红砂岩母质发育的自然土壤(灌丛和林地)和农业利用土壤(茶园、旱地和水稻)进行了56 d实验室培养,研究了土壤NO3--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及阶段特点。结果显示,发生净硝化作用的14个土样NO3--N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表现"J"型增长和"S"型增长2种模式。"J"型增长模式的6个土样,67%为自然土壤,其NO3--N质量分数增长具有15~35 d的延滞期,符合指数方程N=N0e kt(P〈0.001),N0值与有效磷质量分数呈显著的指数关系(P〈0.05)。"S"型增长模式的8个土样,88%为农业利用土壤,NO3--N累积无明显延滞期,符合Logistic修正模型N=Np/(1+e2.e-rt)(延滞期td=0,P〈0.001),由模型获得的土样最大硝化速率vm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和全碳质量分数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达到最大硝化速率所需的时间tm与风干土的NO3--N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上述结果表明,农业利用措施,特别旱作种植可消除亚热带土壤硝化作用的延滞期,从而使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快速转化成为硝态氮,增大硝态氮淋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53.
汞的毒性、环境行为、生物有效性不仅跟其浓度有关,还决定于其化学形态,因此汞的形态分析在环境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样品前处理几乎是汞形态分析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步骤,而色谱和光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分离检测方法。文章对近十年来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酸/碱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单滴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等,以及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与光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离子体质谱等)的联用技术在汞化合物形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今后应重点研究建立高效、简便的前处理方法,发展高分离度、高灵敏度、高速度的分离检测联用技术,以便更好地对汞的形态进行分析监测。  相似文献   
54.
国内外不同尺度的旱灾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实践的科学基础,旱灾风险评价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4个不同的区域尺度对国内外旱灾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作了综述。结果表明:(1)目前所有区域尺度研究中,农业旱灾风险评价研究较多;(2)地区尺度的旱灾风险评价是研究其他尺度的切入点,可为实现空间尺度上推(全球和国家尺度)和下推(县乡农户尺度)旱灾风险评价结果的转换提供依据;(3)随空间尺度从全球和大洲→国家→地区→地方尺度,旱灾风险评价的文献量逐渐增多,内容逐渐深入;(4)旱灾风险对饥荒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农业系统和农作物承灾体的旱灾风险评价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旱灾发生频率较低但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旱灾风险评价需加强;从干旱灾害链的角度以及综合旱灾风险与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的关系来研究旱灾风险是今后的重点。  相似文献   
55.
火灾演化、整体火安全和火灾蔓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介绍了自然火灾演化过程及关荷载如何确定后,对建筑整体火安全概念进行了讨论,包括火灾时居民和消防人员的安全性、自然抗火时间、结构火安全设计和财产损失。对结构破坏后的火蔓延计算及标准热荷载的应用也进行了讨论和介绍。  相似文献   
56.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 mental deterioration, residents’ desire for improved air quality is increasing. In order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willingness-to-pay (WTP) for improved air quality in Jinan of eastern China, a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 was employed. A sample of 1,500 residents was chosen on the basis of multistage sampling methods with face-to-face interviews by using a series of hypo-thetical, open-ended scenario questions which were designed to elicit the respondents’ WTP. Results showed that 59.7% of respondents were able to express their WTP and the mean WTP is 100 Chinese Yuan (CNY) per person per year. A probit model on the probability of a positive WTP and a regression model were developed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genous variables and WTP. Most parameters in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had the expected sign.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and expenditure on treating respiratory diseas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WTP. The rates of positive WTP and the monetary amount are larger for men than for women.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people who lived in more polluted areas were willing to pay more for clean air. Unlike developed countries, clean air may only be considered as a public good in China in that more than 40% of respondents had no incen- tive to bear the costs of attempting to achieve better air quality, which indicates the relatively low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相似文献   
57.
此文对利用塑性介质挤胀成形三通管接头变形力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一套挤胀成形三通管接头的通用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进行了三通挤胀成形实验。此研究给出了影响成形过程的一些重要参数。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8.
能见度的降低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重庆十年能见度及气象数据和大气监测数据,作出了不同风向上能见度玫瑰图和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水平能见度距离的降低,主要是空气污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59.
DetoxifyingmoniliforminingrainsandwaterZhangHong,LiJilunColegeofBiologicalSciences,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0...  相似文献   
60.
闽江河口湿地资源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宁 《福建环境》2003,20(6):42-44
该文介绍了闽江河口湿地的基本状况,分析了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护闽江河口湿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